太原城府衙之中,清军统帅叶臣正与副将哈托顶、副将张存仁以及参领金砺等人一同商议南下的战略部署。
叶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率先说道:“此次太原城的攻陷之战,实在是迁延日久啊!。”
“王爷对我们行动如此迟缓极为不满,所以才特意调来了张大人的火炮队前来助阵。虽说如今太原已然攻克,可终究还是延误了我们南下扫平山西,进而追击那李逆的进程啊。”
张存仁紧接着附和道:“确实如同叶臣大人所言,我前来此地的时候,王爷大发雷霆,宣称若是有人耽误了他追剿李逆的大事,定要取其项上人头。”
其他将领听闻此言,心中皆是一惊。
他们都深知这位阿济格王爷的暴躁性情,王爷向来是说一不二,若是真的误了他的事,那可绝不是仅仅吓唬人的空话,脑袋落地是迟早的事情。
此时叶臣又接着讲道:“我们既然身为先锋部队,那就必须要加快速度。
听闻之前姜镶的部下攻打武乡县未能成功,转而前往汾阳去了。
诸位都来谈谈各自对此事的见解吧。”
副将哈托顶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后说道:“根据探报传来的消息,守卫武乡县的乃是原先反叛李逆的部下李岩所率领的军队,如今他们的首领名叫周云。
这周云已然攻下了泽州、潞安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占据了武乡县的昂车关。”
叶臣不禁感叹道:“这便是由于我们先锋部队被长久地拖在太原城下,才致使地方势力得以不断壮大。若是我们能够早一步拿下太原城,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了。”
众人听了之后,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一个个全都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等待着叶臣的安排。
果不其然,叶臣很快便开始安排南下攻打武乡昂车关的人员
“由哈副将,张副将与金参领等先行带领五千兵马再加上三千降军出发,去打通武乡通往山西南部的通道,我等将太原的防务妥善安排好之后,便会随后跟上。”
哈托顶,张存仁、金砺等将领赶忙站起身来,单膝跪地,行礼应命。
张存仁本就是炮兵统领,此次他将自己麾下的二十余门红衣大炮全部带上,随军一同前往。
清军的大军从太原出发,一路经过榆次,途经太谷,最后抵达祁县才停下来进行休整。
在祁县,清军派出了大量的探马分别朝着南北两关前去探查情况。
原来孙明远已经放弃了占领的祁县县城,仅仅只是占据了祁县的北门关以及武乡的南门关和昂车关。
正因如此,清军才得以较为轻松地进入祁县。
清军在祁县休整了一日之后,便朝着北门关浩浩荡荡地进发而来。
在周云所率领的夏军这边,近卫二团的孙明远被周云任命为战时武乡都统,临时负责武乡周边的一切军事调动指挥工作。
随后孙明远做出安排,让夏军近卫二团程铁牛带领的一营负责驻守北门关,而南门关则交由贺长风带领的三营前去驻守。
并且孙明远对北门关的守军下达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要尽可能地去杀伤敌军,尤其是清军。
如果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北门关的一营可以先撤回南门关,然后在南门关与三营协同进行防守。
其目的与在北门关时一样,若是依旧无法抵挡清军的攻势,那就一起撤回昂车关,千万不要盲目地与清军硬拼。
清军队伍之中,参领金砺等将领率领着骑步军走在前面,而孙存仁因为带着大炮,行军速度较为缓慢,所以落在了后面。
大军在正午时分抵达了北门关前,此时北门关的关门紧紧关闭着,关墙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夏军的兵丁。
他们正神色冷峻地注视着这支来势汹汹的清军精锐部队。
按照惯例,清军派遣了一名士兵走上前去,来到关墙之下进行劝降。
可还没等这名劝降的士兵把话说完,就被城墙上的守军一枪给打翻在地。
这一下可惹恼了清军阵营中的将士们,顿时阵内一片“哇哇”的叫嚷声,都愤怒地大声呼喊着要上前去将这北门关的守军碎尸万段。
哈托顶,也同样是一阵气恼,心中暗自咒骂这守关的将领简直是不知死活,完全没有把大清放在眼里。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哈托顶当即下令,让三千降军率先开始攻城。
三千来自各地的降军在清军督战队的严厉威压之下,抬着攻城器械,快速地朝着北门关城冲了过去。
关上的守将程铁牛大声地叫嚷着:“大家先别着急,等敌军再靠近一些的时候再开枪射击。”
等到敌军接近到六十步那个提前标记好的位置时,程铁牛扯着嗓子大声下令:“开火!”
一时间,“噼噼啪啪”的火枪声骤然响起,第一轮近三百杆火枪同时发射,射出的密集弹雨铺天盖地般地朝着冲锋的清军和降军倾泻而下,使得前进的清军和降军倒下了一大片。
紧接着第二轮枪声、第三轮枪声相继响起,如此循环往复地射击,打得降军们纷纷调头就向后跑去。
可这些降军们却忘记了,在他们身后有着比前方夏军的火枪更为可怕的存在——那就是清军的督战队。
向后逃跑的降兵们,就如同被驱赶的鸭子一般,又被从后面的清军督战队给赶回了前面,继续无奈地朝着北门关墙冲了过去。
这些降军们心中暗自想着,反正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死在冲锋的路上。
说不定冲上去之后还有一线生机能够活命,要是往后跑的话,这帮如同杀神一般的督战队是绝对不会给自己活命的机会的。
就这样,冲锋向前的降军一波又一波地倒下,但是在清军督战队的强力压制之下,他们仍然舍命地朝着北门关冲去。
由于距离较近,这几十步的距离,也就只能够给守关的兵士们每人轮到放两到三枪的机会。
即便如此,还是有敌军冲到了关墙脚下,并且迅速地搭上云梯开始攀爬。
守城兵士们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火枪,迅速地抬起关城上的石头,照着攻城云梯上的兵丁狠狠地扔了下去。
不时有云梯上的兵丁被石块砸中,发出阵阵惨叫,然后从梯上跌落下去。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天色将近黄昏的时候,清军才敲响了鸣金收兵的铜锣,进攻的节奏这才终于停了下来。
当清军撤兵回营的时候,三千降军此时只剩下了不足两千人的数量,由此可见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
此时在北门关城关上的一营,程铁牛也正在紧张地清点人员的损失情况以及物资的剩余数量。
这一战虽说夏军收获颇多,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算少,虽说他们处于守城一方,有城墙作为遮蔽掩护,可还是导致了近百多名兵士的伤亡。
程铁牛想起孙都统之前下达的军令,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杀伤敌军,这一战就损失掉了一百多兵士。
他心中也在暗自琢磨,不知道孙都统对于这样的结果会不会认为是合理的呢?
他只是一心想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能再有这么大的损失了,必须要尽可能地在远距离用火枪去杀伤敌军。
翌日,清军继续组织降军率先发起进攻。
不过这一次,清军先给降军们准备好了盾牌,另外还在其中掺杂了几个小队的清军士兵,准备凭借这样的安排一举攻下这北门关。
清军改变了进攻的策略,而关墙上的守军自然也相应地改变了应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