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身着儒衫,一副运筹帷幄尽在掌控的姿态,声音沉稳道:“是啊,这确实是造孽啊!战场上不留活口...顾将军此行,未免过于决绝!殿下,您可知,兵法云:‘上兵伐谋’,我军虽胜,却也需虑及后续之战。我朝兵力本就不占优势,此次北漠之行,更是前有豺狼,后有虎豹,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啊。”
禄嘉,双眸一皱反驳道:“周先生此言差矣!太子殿下,此次我们虽只带了八万将士,但英山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士气如虹,正宜乘胜追击,直捣黄龙之时。顾将军之举,虽看似狠辣,实则是为了速战速决,减少我军伤亡。试问,若不如此,何来今日之胜?殿下,此时若不趁机补给武器物资,助张将军夺下鹿城,更待何时?”
太子殿下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在两位谋士之间来回游移。
传信哨兵见状忙问询:“殿下,这武器物资,是准备还是不准备?”
太子殿下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起来:“准备!孤已经下令三军听命于顾将军,武器物资务必尽快到位,以助我军夺取鹿城!”
哨兵领命而去,城墙之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
太子心中的忧虑并未因此消散。他望着眼前两位各执一词的谋士,愁容满面地问道:“如今,我因顾将军之举而声名狼藉,这该如何挽回?请先生们赐教。”
禄嘉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薄怒,心中暗道:太子殿下既想抢功,又不想担责,岂不是太过贪心?
但面上依旧恭敬道:“殿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继续前行。只要我军一举夺回数城,那些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
周先生深知皇家对顾氏的忌惮,他反对道:“殿下,若要挽回声誉,或许可考虑牺牲一人,以平息众怒。顾云芷虽有大功,但其行事过于果决,难免引人非议。若殿下能借此机会,将其...”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意味。
太子心中一惊,他虽与父皇同样,对顾家有所忌惮,但顾云芷毕竟是此次战役的关键人物,若真如此做...
禄嘉忙上前阻拦:“不可啊,太子殿下!英山一战,若无顾将军的浴血奋战,我军岂能取胜?如此做,岂不是让前线战士心寒,更让天下人耻笑君上无义?”
周先生闻言,微微一笑,反驳道:“禄嘉大人此言差矣。英山一战,乃是我军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太子殿下英明决断的体现。说她个人之功,未免太过片面了吧。况且禄先生,莫不是忘了谁才是你的主子!”
说完,当着太子的面,周先生一甩衣袖,转身离开了。
太子殿下听着两位谋士的辩论,心中觉得周先生说的不错,此时也有些恼火道:“禄先生,周先生乃是长者。你们都是孤的左膀右臂,但也莫要失了规矩啊!”
“...”
目送太子离开,禄嘉站立在这雄伟壮阔的城墙之上,望着英山方向,闭上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