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氏集团敲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后,整个公司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各个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这场重大变革。
首先面临的就是实体店铺的精简工作。运营部经理张辉亲自带队,对全国范围内的两百多家实体店铺进行了全面评估。经过详细的数据测算,他们发现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且业绩排名前 30 的店铺,销售额占到了实体店铺总销售额的 60%,而其余大部分店铺则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于是,他们决定率先关闭那些业绩不佳、租金高昂且发展潜力有限的 120 家店铺。这一决策引发了不小的风波,许多老员工对这些店铺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店铺关闭意味着部分员工将面临失业或岗位变动。
为了安抚员工情绪并顺利推进转型,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华忙得不可开交。他组织了多场员工沟通会,向大家详细解释公司的转型战略和员工安置方案。根据统计,在首批受到影响的 800 名员工中,有 300 名员工选择接受内部培训,转岗到线上运营、客户服务和数据维护等新兴岗位。这些岗位都是根据转型后的业务需求精心设置的,并且公司邀请了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培训,培训费用高达 500 万元。另外 500 名员工则领取了优厚的离职补偿金,补偿金总额达到了 3000 万元。公司还与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人才推荐渠道,帮助离职员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仍有部分员工表示不满,但整体上转型工作还算平稳地推进着。
与此同时,创新部门负责人苏瑶全身心投入到线上平台的建设中。她带领团队与一家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投入 8000 万元用于开发全新的电商平台。这个平台采用了最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实现每秒处理 10 万笔订单的高效运算,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 50 多个行为数据维度进行精准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在平台测试阶段,他们邀请了 10 万名忠实用户进行试用。根据试用反馈数据显示,用户对平台的界面友好度评分达到了 8.5 分(满分 10 分),对推荐商品的满意度达到了 70%。然而,也有用户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搜索功能不够精准,商品分类不够清晰等。苏瑶的团队迅速根据这些反馈进行优化,经过三轮的迭代更新,平台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显着提升。
在产品研发方面,研发部主管王浩按照敏捷开发模式对团队进行了重组。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 200 名研发人员被分成了 10 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专注于不同产品线的研发工作,并且各个小组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例如,在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过程中,通过这种并行开发的模式,研发周期从原来的 9 个月缩短到了 6 个月,整整缩短了 33%。而且,新产品在功能上增加了健康监测的深度分析功能和与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功能。在产品发布会上,这款智能穿戴设备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据预订单数据显示,在发布后的一周内,就收到了 20 万份预订单,远超预期目标。
然而,林氏集团在转型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线上平台在正式上线初期,就遭遇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黑客试图入侵平台系统,导致平台出现了短暂的瘫痪。技术团队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成功抵御了攻击并修复了系统漏洞。这次事件让林氏集团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又追加了 2000 万元的网络安全防护预算,聘请了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来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行。
随着转型工作的逐步深入,林氏集团也开始看到了曙光。在第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中,虽然实体店铺销售额下降了 40%,但线上平台的销售额却实现了 300%的爆发式增长,总体销售额相比上一季度增长了 20%。这一数据让公司上下备受鼓舞,也证明了他们转型战略的正确性。董事长林宇在季度总结大会上感慨道:“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我们凭借着团队的智慧和勇气,正在逐步走出困境,迈向数字化商业的新未来。虽然前方仍然可能有未知的风险,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创新与优化,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商业变革中站稳脚跟,实现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