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要把最后一批公粮交到县城,他们初四那天晚上能回来,李海就拜托大队长帮忙,回来的时候把照相师傅和做饭师傅带回来。
做饭师傅是三哥帮忙找的,据说祖上是宫里的御厨,老爹是给吴俊升做饭的大厨。
他兄弟六人,都是老爹亲自教导的,兄弟五个都在大城市给领导做饭,只有他天赋不够,没得到老爹的真传,留在了这边。
即便是这样,他在这边也是做饭数一数二的好吃,想要约到他也是很难的,不是花钱就能请得动。
对于带人这种小事儿大队长自然不会拒绝,让李海把地址和人名写下来以后放到了兜里,保证会帮着给带回来。
新房子的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都贴上了大红对联,显得十分喜庆,新房子搬进去前要提前亮灯三天,让屋子里一直保持着明亮的状态。
李海也不知道这是哪里的规矩,但是老妈这么说了,他也就这么做了,反正都是图吉利的事情。
窗户被贴上了大红喜字和鸳鸯窗花,里外都能看得到,漂亮又喜庆。
客厅里面,木质的茶几和椅子当中摆放着,看着就非常气派,椅子上面都放着皮毛的坐垫,保暖又舒适。
北面是一排立柜,既可以装东西,又能把房间分割成两部分,后面是一个小炕和暗室。
两边是通体立柜,中间是分段式柜子,功能更加全面,桌面和格子里面摆放着花瓶,里面插着布和塑料做的假花,旁边还有收音机,梳妆镜和一些小饰品,很简约,但一点都不丑。
土质的地面做了硬化处理,平整坚硬,打扫得也非常干净,并不会随意的起灰,而且有的火龙的存在,踩上去也是暖暖的很舒服。
卧室的炕上铺上了新的炕席,炕席上面铺了炕布,既美观又舒适,现在大家普遍用的都是草席,皮革的炕席还没有出现,能做到李海家里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八床崭新的被褥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好,堆在炕尾的开门柜里面和上面,柜子里面是不常用的,上面则是晚上要用的。
以前的人流行八铺八盖,只不过后来条件不允许了,这个习俗就变成了六床或者四床,最少也要两床。
再后来城里人居住的地方不够大,更没人弄那么多被褥了。
厨房里面,锅碗瓢盆水缸都已经置办齐全,还有洗衣盆和搓衣板,凡是常用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李海后来专门隔出来一块区域当做洗澡房,是一个灶台上面放了一口大锅,在外面可以把锅里的水烧热,同时也会把火墙会把温度提起来,在里面洗澡一点都不遭罪。
甚至陈秀兰如果愿意,在里面泡澡都没问题,李海就不行了,他体格子太大,锅里放不下。
唯一的缺点就是排水问题,冬天太冷了,就算用了下水沉井也容易被冻住,所以只能手动倒水。
不过这已经算得上是顶级享受了,在县城里面的平房都没有这个待遇。
就这还是李海担心会遭人妒忌做了减法,不然还能更加的豪华,他也不着急,这个条件先住着,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去城里买房子再享受。
在这里他敢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里没出现过红卫兵,甚至就连公社的制度都不那么严格,但凡这里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估计日子都不能过好了。
……
初五这天,李海来大队借马车,顺便把两个师傅接回家。
其实他们三家离得那么近,根本用不上马车,但是图个热闹嘛,还是选择了使用马车。
结婚婚车是不走来时路的,李海打算明天从老妈家里出门在村东边绕一圈,到陈家去接亲,然后再到西边绕一圈,回到新家。
路过知青处的时候又看到了沈南湘,她明显有些憔悴,干活太多造成的那种憔悴。
从秋收开始她们这些知青就没闲下来过,再加上她之前受伤休养了好久,所以这会儿她只能更努力地干活才不会让人诟病。
“你要结婚了?”沈南湘看着李海柔声的问道。
“是啊,明天正日子,大队长他们也会过去,到时候你要是有空可以过去参加我的婚礼。”李海点点头,笑得很开心。
搬新家,娶新媳妇儿,人生最大的两件喜事儿一起来了,双喜临门能不开心吗?
“恭喜你啊!我一定会去的。”沈南湘笑着点点头,只不过笑容下面有着一丝的苦涩和落寞。
她感觉心一抽一抽的疼痛,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她就是开心不起来。
这一次两个人并没有闲聊,说完话李海就走了,留下沈南湘一个人站在门口。
看着李海离开的背影,她的眼泪流了出来,只不过东北的寒冬太冷了,眼泪还没有落下去就冻住了。
李君卿和李海商量了一下,还是邀请了李君恒他们过来,不过也提前说好了,如果他们敢在婚礼上闹事儿,肯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经历过上次的恐吓之后,老太太根本不敢来李海家了,也就没勉强她过来。
大姐和姜建国,秀秀娘他们一家也被请了过来,正好可以看一看闺女,还能热闹一下。
婚礼要宴请两天,第一天铺场,第二天正日子。
初五这一天是铺场,晚上宴请一顿,主要宴请的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和明天正席儿帮忙的那些人。
婚礼要邀请的宾客就是本村人和大队长他们几人,所以并不麻烦,婚宴用的食材也都准备好了,管饱的肉菜。
做饭师傅从中午就开始忙碌起来,同样的食材,经过他的手一处理,那味道,整个村子都闻得到香味,不知道馋哭了多少小娃娃。
新房这边不能住人也不动火,所以第一天还是在老妈她们这边进行的。
晚上安排住宿的时候也比较简单,大姐和大姐夫去了老姑家,其余的男亲戚在大哥屋里,女亲戚和李英在二哥屋里,做饭师傅和照相师傅等人则留在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