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段时间里,五王爷麾下的一部分门人,由于各种各样复杂且难以言喻的缘由纷纷辞别朝堂。对此,众人皆是心照不宣——这定然是那新立的太子暗中捣鼓所致。想当初,谁能料到这位看似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的新太子竟怀有如此深沉的心机和高明的手段呢?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万万不可小觑任何一个人呐!
曾经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五王爷身边,如今已不复往日的喧嚣与繁华。然而,面对这般境况,五王爷却显得颇为淡定从容,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待到早朝结束之后,那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太子殿下身旁自然而然地簇拥起一大群趋炎附势之徒。此时此刻的太子,可谓是意气风发、风头无两,仿佛整个天下都尽在其掌握之中。众人皆在暗自揣测,或许不久后的将来,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终将落入他的手中。
就在此时,楚丞相被圣上召唤至御书房议事。而另一边,孙尚书则领着两个孩子缓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旁走过。看着眼前这一幕,年纪尚轻的孙思齐不禁心生感慨,喟叹这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当他们行至五王爷跟前时,父子三人赶忙恭敬地向王爷行礼请安。五王爷见状微微一笑,随口问道:“不知三位此去欲往何处啊?”,孙尚书连忙拱手作答:“回王爷,下官还要前往户部处理一些紧急事务。眼瞅着科举大考日益临近,需要操办的诸多事宜堆积如山,实在是令人焦头烂额呀!”,简短寒暄几句过后,孙尚书便带着孙思齐匆匆离去,只留下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
楚锦轩凝视着那两人迅速离去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总觉得这两个人的行为举止透着一丝神秘和古怪。就在这时,五王爷将目光投向了楚锦轩,并开口询问道:“楚大人,不知此刻是否繁忙?”。
楚锦轩微微拱手,回应道:“王爷若有何事,尽可直言相告。”,只见五王爷面带微笑地说:“其实,我只是想诚邀楚大人今晚共进晚餐。”,听到这话,楚锦轩的内心不禁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起来。虽然他对五王爷突然发出的邀请感到有些疑惑,但又不好当面回绝,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能得到王爷的盛情款待,下官深感荣幸之至。”
辞别五王爷后,楚锦轩匆匆赶回主客司。随着科举考试日期的日益临近,需要整理的各类文书数量急剧增加,简直令人应接不暇。遥想十年之前,桐凤国郑重宣告,此次科举考试不仅面向本国人士开放,其他国家的人才亦可参与其中,旨在广纳天下英才。正因如此,如今主客司里便多了好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官员。他们个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表现堪称优异,为主客司的事务处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楚锦轩缓缓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身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着,显得有些沉重。这时,刘掌固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文书资料,那正是此次国外考生提交上来的重要文件。
楚锦轩微微仰起头,靠在了舒适的椅背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似乎想要从那里找到一些答案或者解脱。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就这样静静地待着,一动不动,整个人如同失去了灵魂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楚锦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像是终于鼓足了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他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份文书,翻开了封面。“沐兰人”,,楚锦轩不禁喃喃自语:“沐兰人……我发现确实有不少沐兰人都喜欢来咱们桐凤国啊。”
恰好在此时,刘掌固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走到了楚锦轩身边,听到他的话后,微笑着解释道:“大人应该知道,这沐兰国与咱们桐凤国距离甚近,两国之间可谓颇有渊源呐!早在一百五十年前,桐凤国和沐兰国其实本属同一国度。然而世事难料,大约在一百一十年前的时候,当时的皇室内部却发生了激烈的争斗。那位皇子和皇女因为种种原因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后来,当时的皇长女——流萤公主,毅然决然地发动了兵变。她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与太子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生死较量的战争。战火纷飞,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生活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最终,经过无数次艰难的谈判和协商,双方达成了一个无奈的协议,决定将原本统一的国家一分为二。以鲁河为界限,河流以西的土地划归沐兰国所有,而以东则成为了如今的桐凤国。自那时起,两国虽然各自为政,但民间的往来交流却从未间断过。后来,曾经强大而繁荣的沐兰国,在一场场残酷激烈的战争中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的土地被割裂出去,国土日益缩小,人口数量亦随之急剧减少。往昔那热闹喧嚣、繁华昌盛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衰败与凄凉。
如今的沐兰国,已然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荣耀。国家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就连那高高在上的君王,此刻也仿佛成了一个徒有其名的空架子,手中虽掌握着政权,但却无力回天,难以改变国家日渐没落的命运。
面对如此困局,许多沐兰国的百姓们感到绝望和无助。他们渴望能够摆脱这种贫苦潦倒的生活,寻找新的出路和希望。于是乎,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邻国桐凤国,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便能获得功名,从而改变自身卑微的身份地位。因此,众多沐兰国民众纷纷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前往桐凤国,希冀能在那里一展身手,实现人生的逆袭。”
楚锦轩对两国之间的历史倒是有所了解,但此刻才惊觉其中竟隐藏着如此之多错综复杂的缘由。他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随后,目光转向刘掌固,带着一丝好奇问道:“我记得刘掌固也是沐兰人吧?”,刘掌固微微颔首,脸上流露出一抹感慨之色:“下官的确出身于沐兰国。想当年,桐凤国发布那则告示之后,我便毅然决然地来到此地考取功名。”
就在这时,楚锦轩刚欲开口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打断。只见一名手下急匆匆地跑来禀报:“大人,武主事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