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悠悠逝去,大殿之内那方才的喧闹与纷扰慢慢褪去,重归平静。燧人、有巢等六人,连同那奇特的一马一狗,皆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端坐于上首的伏羲,神色间满是好奇,姿态乖顺,宛如等待受教的学子,静候着即将到来的重要训示 。
伏羲见众人已然心绪平复,也不再多让大家久等。他抬手握住那赤色葫芦,轻轻拔出葫芦嘴,而后将葫芦缓缓向下倾斜。
刹那间,众人只见一抹青色的幽光从葫芦口缓缓流淌而出,恰似山间潺潺的溪流,带着丝丝缕缕的神秘气息。这青色光芒迎风便迅速膨胀,眨眼间,其形态逐渐清晰可辨。
片刻之后,一条浑身碧绿、晶莹剔透的腾蛇,出现在众人眼前。它的双肋之下,生着一对薄如蝉翼的翅膀,在大殿内微微晃动的气流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这条腾蛇体长约三尺,脑袋圆滚滚的,模样甚是可爱。此刻,它正俏生生地立于大殿下首的正中央,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环顾着四周,眼神中满是懵懂与茫然,显然还未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
淄衣和风兖两位女子,一见到这条灵动的腾蛇,双眼瞬间瞪得圆溜溜的,目光像是被牢牢黏住,再也无法挪开。她们的眼眸中闪烁着无数颗小星星,那是满满的喜爱与贪恋之情,仿佛这条腾蛇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而燧人、有巢、九黎以及相士四人,虽同样被腾蛇独特的外貌所吸引,但毕竟定力稍强,不像女性一般痴迷美好,仅仅片刻之后,他们便从惊叹中回过神来,恢复了正常的神色。随后,他们一同抬头望向坐在上首的伏羲,脸上均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心中暗自揣测着伏羲此举的深意。
再看那一旁的一马一狗,见到腾蛇的出现,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它们的面色隐隐透着一丝暗爽,内心也平衡了不少。暗自思忖道,终于又有一个 “倒霉蛋” 落入了这看似暗无天日的 “深渊”,往后便不再是形单影只的一马一狗,而是热热闹闹的一马一狗一蛇了。
就在这时,伏羲那沉稳而又带着几分沧桑的声音在大殿内悠悠响起:“人族迁徙至首阳山,都快过去千年了,你们的圣母娘娘依旧没有归来。”
众人听闻,心中皆是一震,面上露出担忧之色。紧接着,伏羲又道:“我欲离开首阳山,前往那遥远的天外天混沌之中,去助吾妹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淄衣、风兖二人像是被突然惊醒一般,瞬间回过神来。她们与燧人、有巢、九黎、相士四人一同,满脸疑惑与惊愕地看向坐于上首的伏羲。片刻之后,六人反应过来,正欲急忙开口询问其中缘由,却被伏羲接下来的话语硬生生地堵了回去。
“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问。”
伏羲的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与毅然。说完,他看着殿下那欲言又止的六人,微微顿了顿,随即便接着说道:
“从人族背井离乡,踏上这漫长迁徙之路,直至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悠悠然已然过去了六千多个春秋冬夏。”
“在这悠悠岁月长河之中,我始终如影随形,整整守护了你们将近六千多个年头。寒来暑往,我目睹着人族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一步步开智,看着你们学会狩猎、采集,学会建造房屋,抵御野兽侵袭,每一步成长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可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没有谁能永远庇佑他人。我虽拼尽全力守护人族,却也无法阻拦时间的脚步,无法阻挡岁月带来的变数。人族的未来,就如同一片广阔无垠却又迷雾重重的未知天地,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去闯荡。”
“未来的道路必定荆棘丛生,会有凶猛野兽的觊觎,会有恶劣气候的侵袭,甚至还会面临其他未知种族的威胁。但这正是你们成长的磨砺,是你们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只有凭借你们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凭借团结一心的力量,在一次次的困境中顽强拼搏,在一场场的挑战中奋勇向前,你们才能真正守护住人族的荣耀,开拓出属于人族的辉煌未来。”
燧人、有巢等六人听闻伏羲这一番决然之语,只觉心口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酸涩之感瞬间涌上心头。眼眶也在刹那间微微泛红,那是不舍与依恋交织的情绪在翻涌。
燧人紧咬着下唇,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就是说不出口,有巢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无奈,一向豪爽粗犷的九黎,此刻也红了眼眶,平日里果敢坚毅的面容上,此刻写满了不舍。风兖与淄衣两位女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眼神中满是楚楚可怜,微颤抖着嘴唇,试图发出挽留的声音,却被酸涩的情绪堵住了喉咙,相士,平日里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此刻却收起了笑容,神情凝重而悲伤。
伏羲的目光仿若春日暖阳,却又带着几分秋夜的深沉,温柔且饱含深情,于燧人、有巢等六人身上缓缓游移。千般情绪,如乱麻在伏羲心中交织;万般感慨,似汹涌波涛在心底翻涌。这无数复杂的情感,最终汇聚成一声悠长且沉重的叹息,在大殿中缓缓回荡,诉说着无尽的牵挂与眷恋 。
大殿内,凝重且静谧的氛围中,伏羲神色愈发凝重,周身似笼罩着一层无形却庄重的气场,仅仅片刻的沉淀,便仿佛历经了无数个春秋的思量。
他微微挺直脊背,双唇轻启,郑重其事地开口,那声音犹如洪钟,在大殿内悠悠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撞击在众人的心间。
“我离开后,暗中的护持之力与威慑之势,也将随之消散。”
伏羲的目光中满是忧虑,缓缓扫视着殿下的六人,仿佛已预见了人族未来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届时,人族所面临的危险,绝非过往可比,不仅数量会与日俱增,其凶险程度更是会愈发强大。隐匿于暗处的妖邪精怪,觊觎人族领地的异族势力,都将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涌来。”
说到此处,燧人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他们深知伏羲之言绝非危言耸听,过往那些艰难的岁月,即便有伏羲的庇佑,人族也历经了无数次生死考验。如今伏羲即将离去,这压力犹如泰山般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然而,伏羲紧接着的话语,又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众人带来了希望。“但你们无需过度惶恐,为了人族的安全,也为了你们能在这艰难的世道中站稳脚跟,传承人族的火种,我现在将传授给你们护道之术。”
“其实,这护道之术早该传授于你们。”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遗憾,“在过往的岁月里,人族发展之路波折不断,不是面临生存的困境,就是遭遇突发的危机,始终没有寻得一个安稳且合适的时机。再加上这护道之术,需得你们具备元神方能修炼,所以此事便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燧人、有巢等六人听闻,心中既感动又振奋。他们深知,伏羲所传授的护道之术,必将成为人族未来抵御危险的关键所在。
六人顿时齐刷刷地挺直身躯,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待,恭敬地聆听着伏羲即将传授的护身之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此时的伏羲,沉浸在暗自思索之中,并未留意六人的言行。他只是自顾自地缓缓说道:“你们六人虽然都已成功凝聚元神,但修为却各有高低。修为高的,像燧人、九黎,已然功至金仙境界;而修为低的,如相士,才刚刚堪堪摸到天仙的门槛。”
众人听着伏羲对自己修为的点评,皆是神色凝重,默默点头。
“以你们如今的修为,均未达到大罗金仙之境,所以道祖传下的三十六天罡之法,你们皆不能修炼。”
伏羲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不过,你们还能修炼道祖传下的七十二地煞之术,以此来守护自身与族人。”
说到此处,伏羲的目光变得愈发专注而认真,他看着六人,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们且仔细听好我接下来要说的七十二地煞之术的修炼之法。之后,可从中选择数种适合自己的术法,勤奋练习。但切记,切不可贪多,须知贪多嚼不烂,凡事过犹不及。”
1.通幽:谓与神灵相遇,谓深邃入神,可以洞察冥府地狱,又能看破虚妄也。
2.驱神:可以拘传和调遣山神土地,又能役使诸般精怪和鬼魅以及黄巾力士。
3.担山:能负山的重量,又是移山之术。
4.禁水:能通行或有毒的河流,能在禁水中畅通无阻,来去自如。
5.借风:能驱使风,自由的进行操纵。
6.布雾:指可以在任何地方或时间下雾。
7.祈晴:能让雨天转晴,让雨水停止。
8.祷雨:行雨之术,让某个地区下雨。
9.坐火:谓之入火不焚,为避火决。
10.入水:在海中又称潜渊而不溺也。
11.掩日:此乃是掩盖天机之术。
12.御风:乘风而行,乃是飞举之功。
13.煮石:诸凡五金八石者,炼制金石炼煅之药以服食,此即是种练丹之术。
14.吐焰:可以吞吐烈焰,焚烧妖邪也。
15.吞刀:把刀吃到肚子里,丝毫无损。
16.壶天:可以开辟空间或洞府,纳须弥于芥子。
17.神行:精神超脱形体,元神出窍也。
18.履水:可以在水面行走,能如履平地。
19.杖解:祭练某物载人空行,配合尸解能使某物代形,倏歘之间,已成真人。
20.分身:可以分化多个分身,也可以把其他东西分化,高深时更能分化亿万。
21.隐形:此乃能让自己或他人,乃至一切物体可以隐去身形与遮蔽气息也。
22.续头:即是砍头不死之术,头被砍下,亦能完好如初,又能够长出新头。
23.定身:使人身躯与灵魂,乃至神禽异兽或一切物体被固定,从而不能动弹。
24.斩妖:能以法术加持于武器,可以驱鬼降魔,以及消灭没有形体的魔物。
25.请仙:“术”字门中之道,乃是扶乩求仙,以卜休咎,指的是招灵之术也。
26.追魂:夺取人的魂魄,至人死命之术。
27.摄魂:摄取魂魄之法,摄者,收取也。
28.招云:乃是驾驭祥云,可以腾云驾雾。
29.取月:此法乃取月现壁,即玄光术。
30.搬运:驱使五鬼运财,又称五鬼搬运。
31.嫁梦:即是令人黄粱一梦,可以编织梦境或自由出入,以至能影响现实也。
32.支离:分离身体的各个部位而毫发无损,又可以瞬间复原,无有半点伤痕。
33.寄杖:将所受攻击产生的伤害,寄于他物身上以代形,从而可以伤害转移。
34.断流:乃是使江河断流,此乃是分水之法,可以通过此法进入龙宫水府。
35.禳灾:禳又称禳解,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有驱蝗、祛病、瘟疫等。
36.解厄:解救危难,亦作“ 解阸 ”。
37.黄白:通过炼丹来点化黄金或白银。
38.剑术:参透剑与炁合一之玄妙,乃是元神御剑之法,白光起处杀人与无形。
39.射覆:易经八卦之理,乃是占卜断卦。
40.土行:遁入土中,可以日行千里。
41.星数:可以夜观天象,知晓命运。
42.布阵:各种结界、阵法,禁制。
43.假形:身体变化,或男,或女,或大,或小,或神禽异兽,千变万化也。
44.喷化:谓吹口气,使物体变化的法术。
45.指化:乃是用手指着,使某物变化也。
46.尸解:遗弃肉体而仙去,或假托一物代形,遗世而升天,只以元神成仙。
47.移景:可以用法术将周围环境变化。
48.招来:此术能用遥控招来某物品。
49.逐去:能让物品返回去,复归原位。
50.聚兽:能召唤各类野兽或凶禽。
51.调禽:用法术使禽鸟或兽类听其调用。
52. 气禁:运气为特征的咒术,可以气禁金疮,血即止,又能禁火,禁鬼魅,乃至气禁白刃,则能砍之不伤,刺之不入也。
53.大力:无穷神力,此乃擎天巨力之术。
54.透石:能入金石无碍,可谓畅通无阻。
55.生光:散发护体神光,可谓万法不侵,诸邪不近,光芒遍体,妙用无穷。
56.障服:能使得火焰,雨水,灰尘不沾身,衣服乃可以用之护体也。
57.导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即练气吐纳之术。
58.服食 :采集乙木精华炼制灵丹吞服,以求长生不老,又能治百病或解诸毒
59.开壁:手指之处,山开壁裂。
60.跃岩:轻身提纵之术,擅长身法。
61.萌头:在事情快要发生时预先感知。
62.登抄:使事物加快或在原基础扩大影响,比如使火烧的更旺,烧的更猛烈。
63.喝水:可饮江河之水,多少都无碍。
64.卧雪:谓之餐风宿水,卧月眠霜也。
65.暴日:使得太阳更加猛烈,夏日炎炎。
66.弄丸:此乃金丹大道,地仙一脉丹决。
67.符水:即符箓法术,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妙用无穷也。
68.医药:能够生死人肉白骨,乃是以医入道的修行法门,包含诸般医道仙法。
69.知时:知晓天道运行的规律,掐指一算可以洞察天机,乃是未卜先知之术。
70.识地:指的是堪舆之学也,在古代时期,地理者,又谓风水之别名也。
71.辟谷:不饮不食,餐风饮露,不食五谷杂粮或人间烟火,神明食气而生。
72.魇祷:即是可以使用法术以幻象迷惑人,简称幻术,中术者如梦魇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