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离开之后,大皇子压低声音向冯笛致歉道:
“哎呀呀,方才的确是本皇子思虑欠周详,行事过于鲁莽,差一点就铸成大错啦!在此,还恳请冯掌柜多多海涵,莫要往心里去哟!”
冯笛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解释道:
“大皇子言重了!我这京都神风堂不过刚刚开业没多久而已,凡事都需谨慎对待,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故而面对大皇子如此贵重的礼物,在下实难心安理得地收下啊!”
只见大皇子挺直了身躯,用力地拍了拍自己宽厚的胸膛,豪爽地说道:
“哈哈,所言极是!日后本皇子定会暗中派遣精兵强将予以保护!你这神风堂若是往后遭遇任何棘手之事,只需差人前来寻我即可,本皇子必定全力以赴,助你们一臂之力!”
冯笛闻言,赶忙再次恭敬地行了个礼,言辞恳切地道谢:
“那小人就代表京都神风堂的众多兄弟,在此先行谢过大皇子的浩荡皇恩啦!”
大皇子连忙摆手笑道:“哎呀呀,哪里哪里,冯掌柜实在是太见外了,此等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啊!”
这时,冯笛脸上忽然浮现出一抹神秘之色,压低声音对大皇子说道:
“既然承蒙大皇子这般厚爱,小女子冯笛今日也想再送上一份大功于您呐!”
大皇子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急切地追问道:“哦?冯掌柜快快请讲!”
冯笛凑近大皇子耳边,轻声细语但却清晰可闻地说道:“据我所知,李将军身旁的那位副将,也就是兵部侍郎吴大海,竟然暗地里与番邦以及魔教相互勾结。他时常将军中的武器还有粮草等重要物资偷偷贩卖给那些外敌。而所得钱财全部据为己有。”
“依小人之见,大皇子您不妨与李将军私下商议一番,共同定下一条锦囊妙计。可以故意将一批朝廷武器以及军粮的运送事宜交予那吴大海负责……”
“随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特意让吴大海先行出发。他们行走半个时辰之后,您再派遣羽林军,在远处悄悄跟随并暗中保护着这支运输队伍……”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大皇子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地插话道:“此计甚妙!简直就是一箭三雕啊!”
大皇子赞叹后,两人相视后顿时大笑起来,笑声在房间里回荡不休:
“哈哈,哈哈,哈哈!”
大皇子一边笑着,一边连连点头,表示对这个计谋的极度赞赏。他激动地说道:
“果真是一条妙计!本皇子这就立刻返回宫中,与李将军以及父皇一同商议此事。待事成之后,定当重重有赏!”
说罢,大皇子便迫不及待地转身离去,匆匆赶往皇宫,心中满怀着期待和信心。
二皇子一路疾行,终于来到了皇上所在的行宫。
他踏入宫门后,远远便瞧见皇上正端坐在大殿之上,聚精会神地批阅着如山般堆积的奏章。只见那龙案之上,奏折层层叠叠,而皇上则时而提笔批注,时而皱眉沉思。
二皇子不敢惊扰圣驾,轻手轻脚地走近,然后恭敬地向前迈进一步,躬身施礼道:
“参见父皇,儿臣有事启奏!”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传入皇上耳中。
皇上听到声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从奏章上移开,落在了二皇子身上。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轻轻放下手中的御笔,说道:
“二皇儿免礼,快快起身说话。有何事要向朕禀报啊?”
二皇子直起身子,但眼神却不自觉地扫过大殿内站立着的一众宫女和太监们。犹豫片刻后,他轻声开口问道:
“他们……?”意思不言而喻。
皇上自然明白二皇子的顾虑,随即转头对着那些侍从众人一挥手,朗声道:
“你们都先退下吧!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此殿!”
众侍从连忙应诺,鱼贯而出,很快大殿之内就只剩下皇上、二皇子父子二人。
待众人离开之后,二皇子这才压低声音,凑近皇上耳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父皇,儿臣近日获得一份绝密情报,得知那掌印太监孙公公竟然与魔教暗中勾结!而且此人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将朝廷的奏章以及其他机密之事偷偷泄露给外敌。”
皇上闻听此言,脸色骤然一变,霍然站起身来,满脸惊愕之色:
“什么?竟有此事?你所言可是当真?”
二皇子见皇上如此震惊,赶忙再次拱手行礼,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父皇放心,此情报千真万确!儿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为了查明真相并将其一举铲除,儿臣斗胆请求能私下与父皇您联手,共同谋划一场秘密行动,将这一干奸佞绳之以法!”
皇上面露好奇之色,饶有兴致地说道:“好好好!快快说来,究竟是何等妙计?朕倒是迫不及待想要听听了!”
只见那二皇子微微一笑,眼神之中闪烁着一丝神秘的光芒,轻声说道:
“儿臣以为,我们应当顺藤摸瓜,首先可以如此这般行事......然而这其中还需要父皇您这般这般,暗中协助儿臣方可万无一失!”
听到此处,皇上不禁站起身来,脸上满是赞赏之意,大声称赞道:
“此计甚妙!不愧是朕的二皇儿,竟能想出如此绝妙之策!若真能依计而行,成功抓获那逆贼,朕定当重重赏赐于你!”
二皇子闻言赶忙跪地行礼,恭声说道:
“多谢父皇夸赞!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皇所托!儿臣先行告退!”言罢,便缓缓退出殿外。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皇上迈着稳健的步伐刚刚踏入殿内,随即在龙椅前坐定。他一边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一边随口问道:
“孙公公,近日朝中可有什么重大之事发生啊?”
立于一旁的掌印大太监孙公公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后奏报道:
“启禀皇上,据最新消息,江南一带遭受严重水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户部已上奏请求陛下尽快安排赈灾济民事宜!”
皇上微微颔首,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嗯,此事关乎民生大计,切不可延误。速速传旨下去,通知各位大臣即刻前来商议朝事!”
孙公公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是,皇上!奴才这就告退。”说完,他缓缓转身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了宫殿门口。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此时,朝堂之上人头攒动,众多大臣们陆陆续续地走进了大殿。
他们彼此寒暄着,等待着早朝的开始。待众人都到齐之后,孙公公站在殿前,扯起嗓子大声吆喝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只见二皇子刘义稳步上前,朝着皇上深深地鞠了一躬,朗声道: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皇上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说话,和声问道:“快快讲来!”
二皇子直起身板,面色凝重地说道:“父皇,近日江南地区遭受严重水患,洪水泛滥成灾,无数百姓因此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儿臣恳请父皇能拨款五百万两白银用于赈灾济民,以解民众之困。”
说罢,他再次躬身行礼,表示自己的恳切之意。
紧接着,户部李尚书也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身为户部尚书,深知此次灾情之严重。如今国库虽不充裕,但为拯救黎民苍生,户部也恳请皇上能拨出五百万两白银用于赈灾济民啊!”说着,他亦是向皇上深深一拜。
皇上听后,目光扫视了一圈殿下的诸位大臣,开口询问道:“列位臣工对此事可有异议?”
话音刚落,众大臣们便纷纷拱手行礼,齐声应道:“臣等无异议,同意拨款赈灾!”
皇上见状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看向二皇子和李尚书,高声宣布道:
“好,既然如此,那二皇子刘义,你即刻与户部一同着手安排好银两以及负责押运的人员,并尽快绘制出详细的路线图呈交予朕御批。而后日辰时准时出发,前往灾区开展赈灾工作,不得有误!”
二皇子和众大臣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礼之后,便缓缓退出了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大殿。他们齐声高呼:
“谢父皇!谢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着,久久不散。
当天傍晚时分,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际。皇上坐在御案前,神情专注地批改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终于,他长舒一口气,将最后一份奏折合上,然后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此时,倦意袭来,皇上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对一旁伺候的孙公公说道:
“孙公公,今日朕也累了,准备回寝宫歇息一番。还有一事,二皇子刘义所呈报上来的关于赈灾银两以及押运路线图甚为重要,朕已经亲自御批。你且将这份折子妥善收好,并速速通知二皇子,让他尽早启程前往灾区,不得延误。”
孙公公连忙躬身应道:“是,皇上!老奴一定照办。”待皇上转身离去之后,孙公公看着手中那份关系重大的折子,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嘿嘿,这可真是一个发财的绝佳良机啊!只要能将这押运路线图牢牢记住,到时候……”想到此处,孙公公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