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改革,风云初起
“东西都准备好了。”
李明微微颔首,转身的瞬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气场,将喧嚣隔绝在外。
他大步流星地走向那座象征着权力巅峰的宫殿,步履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盐政改革的成功,就像往平静的湖面丢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但李明心里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
盐政,说到底,只是动了某些人的钱袋子。
而接下来,他要动的,是某些人脑袋底下的位子!
那可是比钱袋子更要命的东西!
果不其然,早朝之上,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咳咳……”李明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炯炯有神,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陛下,诸位同僚,”李明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大殿内回荡,“盐政改革已告一段落,成效显着,百姓欢欣鼓舞。但臣以为,这只是我大明革新之路的起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看穿。
“臣今日,要向陛下,向诸位同僚,提出一项更为重要的改革——士族改革!”
“哗——”
李明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士族改革”四个字,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要知道,自古以来,士族就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他们世代簪缨,垄断着知识、权力和财富。
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难于上青天!
而李明,竟然要动这块“祖宗基业”,这简直是……
“大胆!”
果然,一个身着紫袍,头戴玉冠的老者,怒气冲冲地站了出来。
他是当朝太师,也是旧士族势力的代表人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谓是权倾朝野。
老太师吹胡子瞪眼,指着李明的鼻子,厉声呵斥道:“李明!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士族制度,乃是我朝立国之本,岂容你如此胡言乱语,肆意妄为?!”
这老头,倚老卖老,一上来就给李明扣了一顶大帽子!
“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简直是无法无天!”
“……”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站出来,纷纷附和,对李明口诛笔伐。
这些大臣,大多是旧士族出身,或是与旧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自然不愿看到自己的特权被剥夺,利益受损。
一时间,大殿内群情激愤,仿佛要把李明生吞活剥了一般。
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压力,李明却面不改色,甚至……嘴角还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
这些人的反应,越激烈,就越说明,他这次,是打蛇打到七寸上了!
“太师大人,稍安勿躁。”
李明不慌不忙地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我大明朝,自太祖皇帝起兵以来,南征北战,历经多少艰难困苦,才有了今日的太平盛世。靠的是什么?难道是靠那些只知吟诗作对,不通世务的腐儒吗?!”
李明的话,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不!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的百姓!是那些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的能臣干吏!”
李明越说越激动,他慷慨激昂,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说到本朝太祖,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说到当今的社会现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阻碍历史进步的势力,都将被碾得粉碎!旧士族制度,早已腐朽不堪,成为阻碍我大明发展的绊脚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李明一番慷慨陈词,说得是声泪俱下,闻者动容。
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开始动摇了。
他们扪心自问,李明说的话,难道没有道理吗?
而那些新兴士族代表,以及民间有识之士,更是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冲上去,为李明摇旗呐喊!
“好!说得好!”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叫好声响起,如潮水般涌来。
“李大人真乃国士无双!”
“我等愿追随李大人,共襄盛举!”
眼看着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老太师的脸色,变得比锅底还黑。
他万万没想到,李明这个毛头小子,竟然如此能言善辩!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说不过他了!
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老太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时候,李明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凌厉:
“我知道,我今天的这番话,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天下的百姓,我李明,虽九死其犹未悔!”
李明说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转过身,面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臣今日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臣愿……”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
老太师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李明,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般。
李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缓缓开口道: “陛下,臣请您……”
“陛下,臣请您,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什么?!”老太师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御驾亲征?!这…这成何体统?!”他胡子颤抖,感觉自己快要被李明这小子气得背过气去。
其他大臣也炸开了锅,嗡嗡嗡的声音像一群苍蝇在耳边乱飞。
御驾亲征可不是儿戏!
自古以来,御驾亲征都是大事,非同小可。
李明这小子,竟然为了一个士族改革,就让皇帝御驾亲征?
他这是要疯啊!
李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太师大人,您误会了。臣并非要陛下真的御驾亲征,而是请陛下亲自前往试点地区,体察民情,考察士族改革的成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脸色各异的大臣,语气坚定地说道:“只有陛下亲眼所见,才能真正了解士族改革的重要性!才能明白,这并非臣的一家之言,而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好家伙,李明这招“曲线救国”用得妙啊!
表面上是请皇帝御驾亲征,实际上是让皇帝去看看改革的成果,堵住那些反对派的嘴。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李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决定,三日后,前往江南,亲自考察士族改革试点情况。”
“陛下圣明!”李明拱手行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老太师的脸,彻底绿了。
他原本想借此机会,给李明扣上一顶“蛊惑君主”的大帽子,没想到,李明竟然来了个“将计就计”,反将了他一军!
退朝后,老太师阴沉着脸,快步离开了大殿。
他心里憋着一股火,恨不得把李明碎尸万段!
“李大人,恭喜啊!”张居正笑眯眯地走过来,向李明拱手道贺,“士族改革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张大人过奖了。”李明谦虚地笑了笑,“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是啊,”张居正叹了口气,“那些旧士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李大人,你可要多加小心啊。”
“多谢张大人提醒,我会注意的。”李明点点头,
夜深人静,老太师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老太师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粉碎,“这个李明,真是个祸害!他这是要断了我们的根啊!”
几个旧士族代表坐在一旁,脸色也都不好看。
“太师,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一个身材肥胖的官员说道,“必须想办法阻止李明的改革!”
“是啊,太师,”另一个尖嘴猴腮的官员附和道,“如果士族改革成功了,我们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哼!”老太师冷哼一声,“老夫岂会不知?但现在,皇帝已经决定要亲自去考察试点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太师,”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官员突然开口了,“我们可以……”他凑到老太师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老太师听完,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好!就按你说的办!”他一拍桌子,语气森然,“我倒要看看,这个李明,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与此同时,李明正在书房里,看着地图,思考着试点工作的细节。
突然,他感觉到一阵寒意,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他抬起头,目光看向窗外,喃喃自语道:“风雨欲来啊……”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
“进来。”
一个侍卫推门而入,躬身道:“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说是……”侍卫顿了顿,语气有些犹豫,“说是……老太师派来的。”
李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哦?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