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才和老胡氏两人在房玄龄几人离开后,看着自己怀里抱着那方象征王权的印玺久久沉默不语。
二人在沉默良久后才缓缓回过神来,只见苏有才又一次抽出自己的烟锅巴巴地抽了起来。
苏有才一口气抽完一锅烟后才幽幽地说道:“老婆子,你看现在这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陛下这莫名其妙地给了小长安一个渤海国,我这心里怎么老是感觉毛毛地!”
“还有,那房玄龄几人说的老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这明明是姓苏,可不姓王啊!”
老胡氏被苏有才那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整的连连摇头,这老头子越说越离谱了。
还不待老胡氏回答苏有才的话,一直跟在老胡氏身边的容嬷嬷却在此时躬身行礼说道:“老爷,其实这老王并不是指您姓王而是一种尊称!”
“陛下将高句丽、百济、新罗、奚、靺鞨五个小国的国土整合后赐名渤海国,又将渤海国赐予小殿下为封国。”
“渤海虽为一国,然其本质上仍是大唐之附属国。”
“依惯例附属国之君不可称帝,然其仍为一国之君。此老王之称谓乃特指君王之祖父,而王太后乃是对国君祖母之称谓。”
“至于国君之生母,当改称为王太后,生父则应改称君父。”
“老奴在此,向老夫人与老爷道贺了!”容嬷嬷言罢,复又躬身向苏有才与老胡氏施礼。
直到容嬷嬷说完这话后老胡氏才缓缓开口道:“我这老婆子老都老了,却没有想到被自家孙儿们送上这么一份大礼。”
“这国君虽好,可是长安现在才多大?满打满算也才刚刚七岁半的样子,如此小的年纪如何能够当好这一国之君?”
“不行!老婆子我的得赶紧去一趟宫里,陛下此举实在欠考虑啊!”
然而老胡氏的话还没有说完,房间外面就响起了李渊那爽朗的声音。
“老姐姐,依朕看来你这趟皇宫不去也罢!”
“自古以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二郎既然已经做出如此决定,想必也已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渤海国虽然距离长安城遥远,可是胜在安稳。这样老姐姐你放心、老头子我也放心、二郎更是放心。”
“小家伙这些年展现出来的东西虽然神异,可是依旧很难确保不会走漏风声!”
“二郎如此作为却是给小家伙找了安身立命之所,实乃良策!”
“老头子我觉得甚好!甚好啊!”
“再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小家伙蜗居在这小小的王府里边算是怎么回事?”
李渊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说下去了,可是李渊的话却像洪钟大鼓震的苏成才和胡大妮两人目瞪口呆。
李渊看到依旧迟钝的两人却不再继续说话,反而自顾自地开始品起了茶。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老胡氏才缓缓地回过神来,若是往昔老胡氏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呆滞的表情。
可是这次的事情太大,大到仿佛在老胡氏的脑子里边放了一颗核弹。
经过李渊的提点之后老胡氏瞬间就想明白了一切,看样子陛下此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胡氏想明白一切后立刻起身对着李渊躬身行礼说道:“太上皇刚刚所言的一切,老身已经想明白了。”
“只是陛下突然送来的这大好山河,我们苏家人受之有愧!”
“古往今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虽然那些土地也确实是成才、成贵两兄弟带人去做的。可是凭借他们兄弟二人,也是段然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得逞的。“
“此番最大的功绩当属于大唐将士们,而我们苏家儿郎所做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老胡氏说的虽然字字在理,可是那也是一般情况而已。她自家的孙儿和孙女是个什么样子,此刻老胡氏倒是全然只字不提。
李渊听着老胡氏此刻的言辞,立刻哈哈哈笑出了声音。
“我说老姐姐,小长安和小长乐两人什么本事、难道你还不清楚吗?”
“二郎给予他们的一切,那是他们应该得的!”
“天下众人皆为权势,怎么偏偏到了你们老苏家却是如此推诿?”
“长安、长乐本就不是一般的孩子,现在他们两人年纪尚幼。如能有一地能让他们健康成长,想必将来一定会大展宏图。二郎此举于大唐、于渤海、于长安、长乐而言都是一桩好事!”
“这长安城虽好,却确实不太适合朕的两个小孙孙茁壮成长!算计、谋划、不是他们现在需要的!”
苏有才听到这里立刻起身对着李渊躬身行礼说道:“太上皇和陛下的美意,我苏家老少心领了。”
“只是我们老苏家耕读传家,这为君为王的事情可是真的没有做过。”
“陛下将那么多百姓托付与我苏家,老头子我是诚惶诚恐的很啊!”
李渊看着老两口的举动,嘴角含笑轻声说回应道:“这天底下,哪有什么生而知之者?”
“这圣旨已下,已经绝无再更改的可能。想必此时,这圣旨的内容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渤海国新建或许会更加适合两个小家伙,在那里他们为君、为主或许会更加自在。”
“那印玺和金册你们可得给小家伙看好了,这可是一国国君的印玺可贵重的很呢!”
“罢了!老夫此次前来目的已然达成,待那两个小家伙归来务必告知他们前往宫中探望老夫。”
李渊说到这里立刻便起身快步离开了房间内,老胡氏、苏有才老两口更是起身将李渊送到了门口。
老两口一回到房间内便面沉似水,目光如炬地紧紧盯着那方小小的印玺端详个不停。
老两口虽然好奇可是却全然没有想要染指那方印玺的意思,毕竟那是自家孙儿的东西他们也只是想要替他看好而已。于是老两口便盯着那方印玺彻夜未眠。
次日清晨洛阳城外林婉儿、胡大妮、苏长安、苏长喜、苏长健、程怀亮、魏漱玉、房蓉儿、孔玲玉几人早已经更换上马车火速向着长安城进发。
待到众人再次踏上长安城的土地时,已经是三日后的事情了。
只是随着苏长安、苏长乐、苏长健三小子只走下马车时,却被突然听到的称呼震惊的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