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也是颇有兴味的打量着隆正帝的字。
确实写的不差,在后世也够格到文化馆入编上班,成为他的同事了。
能成为省一级的书法名家,能入国家级的书法协会。
确实算不错了。
但说流传千古的大名家的水准,那还达不到。
当然,古往今来的帝王,真正凭一笔字能流传千古的只有宋徽宗,那又是什么好事?
大宋都被这厮写亡国了。
这也可能是隆正帝不喜欢展露书法水准的原因之一?
天子写的字好,可不算什么好夸赞。
接着小黄门们捧过冠带,表里,玉带,飞鱼服等物。
戴权翻身上马,笑道:“贾东主现在必定无心应酬咱,咱也要急着回去复命,将来若有机会,定和贾东主把酒言欢,畅言古今大事。”
贾芸心道我和你这死太监有什么好聊的,面上却是堆叠笑容,对着戴权拱了拱手。
此辈小人,要么有实力直接如打蛇打头一般的打死。
要么就不要轻易招惹为上……
礼数要周到。
戴权点头笑笑,拔马而去。
等这些宫中的人走了,张煊,石良,冷子兴并刘统勋,王安国,史玉瓒,袁枚等人就是一拥而上,各有各话。
“恭喜东主!”
“这番东主得了大彩头了,当请客啊。”
“此番别的也罢了,头顶阴云尽去,确实应该大喝特喝一番才是!”
“贾兄弟,恭喜了,此后云开雾散,值得浮一大白。”
“御笔确实是好,贾兄,应该刻成楹联挂在书局两侧才是。”
冷子兴这话顿时得到众人赞同,众人无不道:“这话有理,很是有理,现在赶紧就派人去寻木匠过来!”
贾芸为之失笑,眼前这帮人,倒是比自己还热衷。
不过想想也确有道理。
皇帝赐字可不简单只是要秀一下自己的书法,当然是别有用意。
贾记书局有这御笔赐字,刻成楹联悬挂大门两侧,无异是多了一道护身符。
这比冠带还要有用的多。
哪怕顶尖权贵,看到皇帝御笔时也要考虑,谋夺贾芸的这点资产要冒着得罪天子,承担皇帝怒火的结果,这样做是否值得?
贾记书局赚了十几万两,在顶尖权贵眼里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和得罪皇帝的成本相比,十几万两又是微不足道了。
贾家是败落了,但宁,荣二府一年还是有大几万两的收入。
别家勋贵,一年十几二十万的收入也是平常。
换了赵国公府,还有诸亲王府,一年几十万的收入也是有的。
为了十几万,得罪简在帝心的大红人,实在不值得。
况且贾芸也不是普通商人,而是知名的文人,更是写出王朝周期论的神人。
将来名气不逊贾谊!
神奇之处就是同样也姓贾,甚至有不少人在打听,贾家是不是贾谊之后?
贾谊在西汉成名,贾家延续到东汉,成为世族之一。
没准现在大周的贾家就是传自东汉。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这样一来,针对贾芸的成本简直无限大。
搞不好要被史书记录,成为遗臭万年的配角丑角。
何苦来。
这也是贾芸之前的感觉,一点没错。
在重重天威之下,他获得了一定的自保之力和自由。
只要不造反,不掌兵权,不兼并田亩,对人没有威胁,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
看热闹的人群逐渐散去。
只留下自己人和真的前来买书的人。
冷子兴,张煊,石良三人也是告辞离去,他们也知道贾芸还有事要处理。
事情很简单,也是凑巧,今天就是贾敬生辰。
在此之前,贾珍派了贾蓉,贾蔷前来,点名令贾芸派出人手,自己也要去宁国府帮忙。
族中长辈生辰,小辈出人出力,也算是大家族的惯例。
但前提是,没有出息,没有能力,也没有自立的小辈。
贾芸明显不是。
他是荣国府一脉出身,又早就出府自立,根本不该被贾珍如此要求。
另外贾珍也明言要干预书局经营,要贾芸贡献收入为族产。
这件事,对贾芸来说不是大事,贾珍根本没有那实力。
但这事也是如梗在喉,贾芸一向待人和善,但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对敌人,只要能出手就绝不放手。
忍一时越想越气。
退一步怒火攻心。
一个曾经的老兵,不可能事事都搞退让,贾芸没有那么大的雅量。
况且,对贾珍这种废物都不能凌厉还击,还会被人以为贾芸只擅长耍笔杆子,不敢直面权贵。
贾芸要叫人知道,这是严重的错觉!
……
“却说众人惊叫声中,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人,伸手抓住裘千仞的衣领,大踏步走进厅来,将他在地下一放,凝然而立,脸上冷冷的全无笑容。众人瞧这人时,只见她长发披肩,抬头仰天,正是铁尸梅超风。众人心头一寒,却见她身后还跟着一人,那人身材高瘦,身穿青色布袍,脸色古怪之极,两颗眼珠似乎尚能微微转动,除此之外,肌肉口鼻,尽皆僵硬如木石,直是一个死人头装在活人的躯体上,令人一见之下,登时一阵凉气从背脊上直冷下来,人人的目光与这张脸孔相触,便都不敢再看,立时将头转开,心中怦然而动……”
宁国府的戏台正中,两个女先生说射雕正说到精彩处。
众人听到黄药师出场这一折,真的是惊心动魄,真的是有一群厉害的,突然来了一个绝顶高手,这峰回路转,情节之精彩,简直是令人无法自拔。
这日正是贾敬生辰,时过正午,宁国府的宴席正到热闹时。
一大早晨时,贾珍派贾蓉去道观请安,请老爷子下山接受众人贺寿。
贾敬当然不下来。
若是往常,必定是请多班小戏,唱跳作打,热闹不堪。
今年却是只请了这一对女先生到内宅来,别的不做,只说射雕。
贾珍在主位,贾赦,贾政,贾琏,宝玉等人坐着,贾蓉,贾蔷几个站着伺候。
另几桌则是贾母为首,三春姐妹,黛玉几个小姐妹坐着。
凤姐儿和李纨,并尤氏,秦可卿侍奉着,另一桌则是邢夫人,王夫人这对妯娌。
外客都在外喝酒,内宅便是贾家自己人。
这时也是鸦雀无声,众人都是听的入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