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臣叩谢天恩。”

贾芸行礼之后,领取了一整套的赏赐。

一等伯,将军号,加上金,银,丝,绢,鱼符,林林总总,价值也不少了。

毕竟这一次丝绢表里赐了过千匹,金百两银千两,加起来价值也过万两了。

贾记车行算是征用,朝廷看来也没打算补上运费。

这一次赐银赐绢,就是弥补贾记在金银上的损失了。

还有蟒袍,领了今天这一身,贾芸算是在赐服上大满贯了。

飞鱼服,麒麟服,蟒服,齐活了。

再赐得赐团龙王袍了,贾芸暂且没做这个美梦。

另外就是紫袍,鱼符,紫缰,也齐了。

俨然就是朝廷重臣了。

差的就是如赵国公那样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如萧何故事。

一般重臣往权臣的过渡就是这些。

但赵国公田铎接受剑履上殿,入殿不趋,赞拜不名时已经年过八旬,标准的老臣重臣,这是给年老重臣最高的荣誉和体面,和权臣无关。

况且田铎老狐狸,相当识趣。

荣誉加到这地步,又提督京营,田家子弟就不宜在京为官。

甚至田氏诸子,有多半都退出京营和地方军镇,转为文官或转闲职。

田氏在军中的基业,放弃大半。

换来这如萧何故事。

也不知道是赔了还是赚了。

贾芸手中的圣旨,就是可以供奉的恩敕。

用丝绢制成,文字是绣上去的,极为华美。

这和日常政令用的旨质敕诏完全不同,更具有保存意义。

日常政令旨意,经常是要回收归档的,和这种恩旨是两码事。

贾芸领旨时,忠顺王在人群中看了看,沉声道:“为何不见贾赦,贾政等族人尊长来谢恩?”

人群中,忠顺王明明看到贾珍,却不加理会。

贾珍是宁国一脉,贾芸是荣国一脉,忠顺王叫贾赦,贾政这两长辈来谢恩也有道理。

但贾珍也是京城贾家一族的族长,原本也够用了。

忠顺王就是当众侮辱贾珍,忽略其族长身份!

因为……贾珍不配!

多次为难贾芸,抢夺族人私产,被降旨训斥,主动献贾记被天子驳回,贾珍早就名誉扫地。

忠顺王还偏要在现在再踩上一脚。

“奴婢这就去贾府传召。”

忠顺王身边的王府太监明白主子心思,立刻带人去贾家荣国府。

……

荣国府中,贾赦正和侍妾们研究刚收集来的一堆古董。

贾政则是在书房和清客闲谈下棋。

兄弟二人各有所好。

今天的献俘大典,这兄弟二人毫无兴趣。

就算没有贾芸堵心,他二人也多半请假。

又热又吵,无聊透顶。

献俘关他们何事?

贾家的衰败真怪不得别人,贾母,贾赦,贾政,贾敬,贾珍,贾琏,贾蓉,一连串的废物或败家子。

待王府太监上门,贾赦和贾政无奈,只能步出二门迎接。

“忠顺王传召,二位即刻随咱家去见王驾。”

贾赦,贾政大惊失色。

这个传召太监不受贿赂,也不言明来意,不谈传召何事,面色严峻,似有怪罪之意。

两人吓的魂飞魄散,也不敢耽搁,匆匆换了衣袍,各带几个长随跟着离去。

贾母在后宅听闻,也是吓的不轻,立刻令赖大等人跟随,一有消息立刻传回。

……

待贾芸接了旨,贾赦,贾政俱已赶到。

两人到忠顺王前,才知道是被传来谢恩。

按道理说,贾芸受封,族亲长辈同为朝官,一并谢恩这是正理。

没有人能挑出忠顺王的不是。

但众人明知贾家这几人和贾芸的关系,忠顺王此举就是明摆着的打压,等于是把贾家这几个按在地上扇耳光。

你们不是争产?

不是要把贾芸开革出族?

现在就传召你们过来在午门前谢恩!

皇恩浩荡,你们敢不敬天恩?

贾赦,贾政,贾珍三人强忍屈辱,在众目睽睽之下,拜舞谢恩。

“尔等莫要再生嫌隙,贾芸乃国之栋梁,非尔等所能比,此后当家族和睦,和衷共济,共同为朝廷效力才是。”

忠顺王内心颇为满足,但还是疾颜厉色训斥贾赦三人。

不远处,北静王,镇国公,理国公等开国勋贵都是一脸无奈的看着。

贾家好歹是开国一脉的勋贵之首。

贾家被如此作贱,实在是咎由自取,但也是连累开国一脉丢脸。

赵国公身边的诸多侯伯,此时俱是一脸幸灾乐祸的笑容。

各人无奈的同时,再看刚封伯的贾芸,神情便是更加复杂起来。

天子和忠顺王的心思相当明显了。

压荣,宁二府嫡脉。

扶持贾芸,代替嫡脉。

接下来要看各家怎么选择了。

反正冯唐明显选了贾芸,上奏表功的奏疏中对贾芸极尽夸赞推崇,甚至隐隐推贾芸为首功。

“芸哥儿,恭喜了。”

“芸哥儿,有空到修国公府来,大家亲近亲近。”

“到我们理国公府也行啊。”

除了北静王外,八公中的七家俱是在瞬间有了选择。

贾家嫡脉这些年,死撑义忠亲王,却是一点好处没捞着。

也就是北静王在表面上对贾家亲热,并且帮着扶持王子腾。

贾家那点人脉都快祸祸光了。

若贾家真的能有一个能服众的新家主,八公家族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局面就大为不同了。

八家门生故旧,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力量,足占大周军中三成左右。

多个地方节度使,京营中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级别的过百人。

地方就更多了。

要不然隆正帝为何要拉贾家?

夜壶都有用处,况且是勋贵高门世家。

局面这么明显,贾芸都封伯了,必要大用。

而且贾芸还有自己的产业,还在蓬勃向上,又能掌军,又有产业,不就是当年的荣国公贾源?

这还不合作,想什么呢?

继续死撑荣宁嫡脉?

图什么?

局面有如此变化,贾赦,贾政,贾珍看的目瞪口呆。

但忠顺王就在不远处镇着。

连北静王也没说话,廉,智,勇,礼诸王,还有宁郡王都是默默看着。

这一次大胜后,诸王的威望和话语权明显下降了。

他们一开始散布悲观论调,于战事并未有寸功,这一次打赢之后,隆正帝声望大涨,诸王自是大受影响。

很多依附诸王的官员有了新的权衡和考虑。

士子群体,对诸王原本颇有好感,因为隆正帝比较苛刻精细,对士人没有太多的照顾和优待……但国战之后,明显在士人群体中,隆正帝的形象也改变了许多。

这些变化是相当明显的,也是令诸王神色阴沉,却毫无办法。

忠顺王对眼前一切,当然极为满意。

对贾芸更是无比欣赏。

眼前这一切,可都是与贾芸有关。

……

献俘快要完成,有不少官民百姓都散去了。

贾芸将赐物交给随行的周致诚几个,接着便是走到招手的忠顺王身旁。

“王爷有何吩咐?”

忠顺王眼中满意之色相当明显,打量了贾芸几眼后,更是面露笑容。

贾芸仍是那副淡然从容的模样,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城府,和那几个沮丧的贾家嫡脉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芸哥儿有何打算?”

贾芸看看眼前的中年王爷,知道对方是想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全力经商,写书,搞车行?

车行已经又壮大了许多。

这几个月下来,虏骑威胁下车行在蓟镇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但车行一直在蓟镇运粮和输送军需,整个地方都看在眼里。

战事一结束,返回的商民百姓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

又由于战事原因,大量车马被征召,所以西岭村那边加班加点的造车。

皇差当头,不需避讳,所以购入大量钢材精铁,不似之前还有点遮掩小心。

这几个月时间,贾记大车数量已经过万。

南方路线,早越过大名府,直抵开封。

东南方向,抵德州,临清,济南,青州,兖州,涵盖大半山东。

继续南下抵徐州,扬州也是迟早的事。

但也就止步扬州了。

就算马车费用不高,时间效率比运河要快的多,但太远的话物流成本就远高于漕运,哪怕扣除时间成本,对很多商人还是不合算。

南方的河道诸多,很多地方河流纵横,官道少而窄,县道,镇,村道路更是很多地方只容一车独行,两车交错都难,且多是年久失修。

没办法,人家江南大船行于江河之上,小船直抵家门前,马车再好,也难以和水运船泊抢生意。

哪怕是几百年后,后世的火车飞机加高速公路汽车货运已经极度发达,但真正的经济核心重地还是在南方,因为船运更具性价比。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大量的船只把内地原材料运到沿江工厂,生产出成品后通过港口出海贸易,北方怎么比?西北西南怎么比?

后世两大发达地域,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大量工厂配原料基地生产出口,依托的就是长江,运河,珠江等水系。

在现代发达社会都是水运为先,在这个时代想用马车代替船只当然是没有半点可能性。

所以,至扬州为止。

西北方面,至陕西镇为止,再往西,路更远,道路条件更差,工商业也并不发达,得不偿失了。

南边就是抵开封为止,开封是中原核心城市,打唐中后期,开封就成了中原核心。

原因也简单,有多条水道直抵开封。

黄河沿城而过,还有北宋时期开发的运河,还有济水等各条水路。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看的出来,州桥那里船只众多,帆桅连绵成片,大量水手,苦力在河边上货,下货。

开封的繁荣,和水运分不开。

要不然,以当时的陆路货运能力,要保障百万人口大城的供给,常年得动员几百万人奔走于途……这根本就不可能。

盛唐的武功远超弱宋,但论运输补给能力就差远了。

长安有名,但论居民数量,富裕程度,则远逊于开封。

就算如此,大唐天子也得轮流到洛阳就食,要不然长安府库撑不住。

“就食天子”之名,就是用来称大唐天子的。

到了安史之乱以后,长安历经丧乱,人口锐减,特别是兵员数量严重不足,太监,官吏也减少了许多。

那时候,倒是用不着再去洛阳就食了。

到大周此时,开封繁荣依旧,虽不及为皇宋东京之时,但仍是中原的核心所在,交通,运输,文教,工商,都是顶尖。

洛阳衰败已久,郑州在此时根本不值一提。

济南偏东,长安偏西,湖广的江陵,襄阳均远不及当年。

货物到开封,也就足够了。

历时不到一年,贾芸的车行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车辆近两万,马匹近十万。

当然,这是他在蓟镇拼命后的结果。

边关诸镇,对贾记买马不仅不阻止,反而大开方便之门。

忠顺王主持的内府都主动卖了过万匹骡马给贾记。

贾记此时已经成庞然大物。

车辆在各州县都通行无阻。

数千人的车夫和镖师组成的运输队伍,官府层面一路顺风,无人敢为难,那些匪徒盗贼也远不是对手。

还有大同镇等军镇通过兵部下了运送军粮的单子,贾记也是按时完成,并无疏漏。

所以有数千辆马车日常往大同,宣府,山西各处运送军粮。

贾记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往蓟镇送粮博得了丰厚的回报是一大原因,往军镇送军粮就是另一大原因了。

有贾记在,各边镇不再愁运送军粮之事,价格也比原本的运价要低不少。

大周征发徭役是相当节制,不会滥用民力,这一点比两宋前明都要好的多。

其实明朝时已经开始以钱雇役,到了大周就形成了上下认可的制度。

一种社会契约一旦形成,想再打破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民众不满,乃至造反。

徭役征发还是有,但用来短时间的维修道路,桥梁,还有河工这些军国民生工程。

像以前征发的轿夫,库夫,仓夫,马夫,基本上都是官府花钱雇佣了。

这也是工商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之后形成的新的局面。

运送军粮,比如从通州出发,抵山西太原,以原本的运输能力往返最少半年。

征发民夫得好几万人才能满足太原镇所需,太靡费,得不偿失。

原本这种运输是叫兵部和地方官府最头疼的事。

有了贾记之后,朝廷省钱倒无所谓,省了一大麻烦才是最要紧的。

忠顺王怎么看贾芸怎么顺眼,这才有眼前之问。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平民乱闯三国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龙腾美洲重生之毒女世子妃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我的梦连万世界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娶贾元春海外建国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异世开荒称帝三国之截胡赢天下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抗战之铁血兵锋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华夏万界为尊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天下第一小乞丐三国之重八开局大明安国公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我真不是暴君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纵马西域总关情云尧长歌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大宋:我祖父是亡国之君欢乐宋极品明君大唐补习班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