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聆书殿的夫子们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松了口气,对妤瑛更是赞不绝口。
妤瑛对此也没什么反应,毕竟教一个和教一群也没什么区别。
但她将那些皇室宗亲的伴读们仔仔细细筛了一遍,将一些心有城府的人找了个由头让文帝遣了回去,其中就有骆济通。
自此再没有人从中拨弄是非,而王伶及楼缡等人但凡不服管教,都被妤瑛好好收拾了一顿。
文修君与楼太傅等人不是没有意见,但都被文帝和越妃给骂了回去。
现在,五公主与三公主虽意见不和,又总爱争夺妤瑛的注意力,但也只是拌几句嘴罢了。
越妃时常感叹三公主的性子总算是掰正了些,她也曾找过妤瑛,希望她能帮着改一改三公主爱财的性子。
那时妤瑛是这样同她说的。
“娘娘,人活在世上总有些爱做的或想做的事情,臣女认为,三公主爱财与五公主爱好颜色都没什么,只要不为此做出伤天害理、有违人德的事情就行。”
“三公主若能记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爱财就爱财吧,谁又会不喜欢钱财呢?谁又能没有钱财呢?”
自那之后,越妃不再说教三公主爱财一事,只是时刻提点她要注意分寸。
为此三公主很是感激了一番妤瑛,五公主对她也更加防范了。
妤瑛看着面前众多的金玉首饰,还有一大箱的铜钱无奈笑了笑。
“玉棋,你找个时间将铜钱送到玉书那儿去,剩下的那些你妥善收好。”
妤瑛继续说道“玉画,你去小厨房多做些糕点,品类多些。对了,别忘了给五公主也准备一份,免得她晚上又要闹我了。”
玉棋玉画皆轻笑出声“是,女公子。”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度过着,妤瑛在宫中过完自己十八岁生辰后便回到了穆善侯府。
一大早宫中来人宣读圣旨。
“制诏穆善侯之女孙妤瑛,名门闺秀、含章秀出、性资敏慧、训彰礼则,于公有改良农耕用具、进献粮种不世之功,于私有辅教公主之劳,实属闺门典范。”
“今太子适逢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为配,值孙氏妤瑛待字闺中,与皇太子佳偶天成,特册封汝为太子正妃,由礼部操办,择良辰完婚。”
妤瑛等人“谢圣上恩典。”
待众人送走宫侍回到屋内,孙父欣慰的对妤瑛说着。
“如今太子妃的旨意既已下达,待你与太子完婚后,我与你阿母也准备回颐县了。”
妤瑛点了点头“阿父已经决定了?”
孙父“圣上日常与我谈论昔日百树院的事,你当初所说‘东白鹿,西百树’的话圣上是放在心里了。”
妤瑛“阿父地方和人选都定好了吗?”
孙父“地方就选咱家在羚山上的避暑山庄,那儿山清水秀、人烟稀少,距离县城又不太远,到时候再扩建一番也就够了。”
“至于人选…这些年阿父在都城结识了不少有真才实干的文人学子,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名士大家,再加上庄夫子和宫里退下来的许太傅便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