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的异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京城短暂的安宁。萧逸尘得知消息后,彻夜未眠,在书房中反复研究着边境地图和情报。林晚陪伴在侧,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心中满是担忧。
“萧公子,先别太着急,总会有办法的。”林晚轻声安慰道,同时递上一杯热茶。萧逸尘接过茶,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此次游牧民族来势汹汹,他们骑兵众多,机动性强,我军若正面迎战,恐怕难以招架。”
林晚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曾在古籍中看到过关于对抗骑兵的记载,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比如设置拒马、挖掘壕沟,限制他们骑兵的冲击。”萧逸尘听后,眼前一亮:“林姑娘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个办法。不过,我们还需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两人商议许久,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御敌计划。萧逸尘立即进宫面见皇帝,将计划禀明。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即下令让萧逸尘挂帅出征。
萧逸尘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边境。此时,游牧民族的军队已经在边境集结,营帐连绵数里,战马嘶鸣声不绝于耳。萧逸尘站在城墙上,望着敌军阵营,心中暗暗思索着破敌之策。
他按照计划,先命士兵在城外设置了大量拒马,并挖掘了数条又宽又深的壕沟,同时在壕沟中布满尖刺。这些防御工事完成后,敌军的骑兵优势果然被大大削弱。
游牧民族的首领得知此事后,恼羞成怒,立刻下令发动进攻。他们派出精锐骑兵,向着城池冲来。然而,当骑兵冲到拒马和壕沟前时,纷纷受阻。不少战马被尖刺刺伤,骑手也摔倒在地,阵型顿时大乱。
萧逸尘见状,抓住时机,下令城中的弓箭手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敌军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响彻战场。游牧民族的首领见首战失利,只得暂时退兵。
首战告捷,士兵们士气大振。但萧逸尘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游牧民族不会善罢甘休。他与林晚再次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偷袭敌军的粮草辎重。
深夜,月色如水。萧逸尘挑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在林晚的建议下,每个士兵都在马蹄上裹上了棉布,以减少行军时的声响。他们悄悄绕到敌军后方,找到了敌军的粮草大营。
“杀!”萧逸尘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敌军大营。敌军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粮草大营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
游牧民族的首领得知粮草大营遇袭,急忙率领大军回援。萧逸尘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下令撤退。在撤退途中,他又巧妙地设下了埋伏。
当敌军追至埋伏地点时,萧逸尘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对敌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游牧民族的军队本就因为粮草被烧而士气低落,此时又遭到伏击,顿时军心大乱,纷纷逃窜。
萧逸尘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敌军。这一战,北燕军队大获全胜,不仅击退了游牧民族的进攻,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战马。
然而,战争并未就此结束。游牧民族的首领不甘心失败,他重新集结军队,再次向边境发起进攻。这一次,他改变了战术,采用了游击战术,不断骚扰北燕军队的补给线。
萧逸尘和林晚面对敌军的新战术,陷入了沉思。林晚经过一番思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可以假装粮草不济,引诱敌军主力前来偷袭,然后在途中设下重重埋伏,将他们一网打尽。”
萧逸尘听后,拍案叫绝:“林姑娘,你这计策真是妙极了!就这么办!”
于是,萧逸尘故意放出消息,说北燕军队粮草即将耗尽,准备退兵。游牧民族的首领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率领主力部队前来偷袭。
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萧逸尘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们纷纷现身。一时间,杀声震天,敌军被团团包围。
游牧民族的首领这才发现中计,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奋力抵抗,试图杀出一条血路。萧逸尘见状,亲自上阵,与敌军首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萧逸尘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他一剑刺中敌军首领,敌军首领当场毙命。
敌军见首领已死,顿时军心涣散,纷纷投降。这场边境战争,终于以北燕军队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萧逸尘和林晚班师回朝,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皇帝在宫中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宴会上,皇帝对萧逸尘和林晚的功绩赞不绝口,并赐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然而,萧逸尘和林晚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知道,天下虽暂时太平,但未来仍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他们,也将继续携手,为守护北燕王朝的和平与安宁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