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府上,管家何叔见夫人眉眼含笑地推着裴青寂的轮椅进来,心中一喜。
二爷好样的!
看来,二爷和夫人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何叔忙让清松院的下人们都散开,给二人留下独处的空间。
凌婠推着轮椅进了卧房,拎起茶壶灌了一大口水,这一路说的她口干舌燥的。
她转身对裴青寂说:“二爷,我来给你捏捏腿。”
捏了一会儿之后,凌婠感觉裴青寂不大自在,额头上满是汗,像是在极力隐忍着什么,双腿也是紧绷的厉害。
凌婠捏的手也有些酸了,她起身说道:“要么,我们试着站起来走一走?我扶着你。”
裴青寂有些犹豫,虽然他的腿已经有了感觉,但站起来走动,谈何容易。
凌婠见他犹豫,伸手扶着他慢慢地站了起来,鼓励他试一试。
裴青寂的双腿没有力气,才站起来就要朝着前面摔倒,凌婠将人抱住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裴青寂嗓音暗哑,心中沉重:“我的腿,还是不成。”
凌婠安慰他:“会好的,你要相信我!”
……
裴府的卧房里,凌婠一下一下地给裴青寂捏着腿,时不时地扶着他站起来走动,二人腰间挂着的葫芦一晃一晃的。
桌子上的黄表纸被风吹起,一路翻过高墙瓦舍,落到了玉府的后院里。
玉婉清躺在床上,喃喃道:“高人说我的机会在宣王,可是我们和宣王府半点关系都没有,该怎么才能牵上线呢?”
她如今的身子已经大好了,但是为了不引起玉夫人的注意和怀疑,她每日还是窝在房中,不怎么出去。
只有当玉夫人在前厅宴客,或者是夜里大家都入睡了之后,她才会起身在房中走动。
双腿因为太久没有动而微微发麻,也没什么力气,一开始还要扶着丫鬟阿香的手才能勉强走动。
她要逃离玉府,不听从玉夫人给她安排的婚事,就要找机会出府,抓到一个一击即中的机会嫁入高门。
一切都还要从长计议。
玉婉清的眉头皱起又松开,她低声对阿香说:“以后,你每日都想法子去宣王附近转一转,最好是能将宣王府上的下人认全。”
阿香问她:“小姐这是想要从宣王府的下人入手?”
玉婉清点点头:“结识了宣王府的下人,才能了解到宣王的行踪,如此才能找到机会。”
阿香点点头:“好,奴婢明日就和采买的管事说,和他一同出去。”
玉婉清知道府上采买的管事对阿香有些想法,他肯定会答应她的请求暗中将人带出去,但也免不得与阿香调笑,甚至对人动手动脚。
但如今也是没法子,若是她能逃离玉府,便能带着阿香一起攀上高枝,以后,也能为她说一门好亲事,不至于和她一起在这憋闷的府上蹉跎了光阴岁月。
玉婉清握着阿香的手:“委屈你了。”
阿香的手上吃痛,上头是玉夫人打骂她时留下的伤,还没有好,但她并没有抽回来:“奴婢不委屈,奴婢还要靠着小姐奋力一搏,指望着小姐嫁入高门,到时候带着奴婢一同离开这吃人的地方!”
玉夫人看不惯府上原配夫人留下来的女儿和下人们,对她动辄打骂,还让她在下着大雨的天气里跪在地上。
再这么下去,她的身子怕是日后都不能生育了。
玉婉清眼眸坚定,重重地点了点头。
……
次日一早,阿香和府上采买的管事出了府。
管事去菜市场买东西让阿香自己逛一逛,一个时辰后再汇合一起回府。
阿香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确认管事不会再返回,也没有人跟着她之后,她一路摸到了宣王府,在宣王府的门口站了一会儿,还是不见有人出来。
以为今日就要落空,宣王府的大门忽而打开,阿香看到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嬷嬷。
丛嬷嬷手里拎着一个竹篮子,像是要出去买糕点,阿香快步跟上。
到了沁香斋前头,丛嬷嬷拿出钱袋子要买糕点的时候,忽而从暗处窜出来一个干瘦的黑小子,将丛嬷嬷的钱袋子一下子抢走了。
丛嬷嬷大惊:“抓小偷啊!”
她忙跑过去抓人,但她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跑的很慢,距离远了就开始有些喘气吃力。
可京城里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两旁的路人都当时没看见,丛嬷嬷以为今日只能自认倒霉,却是听到前头传来一阵哀嚎。
随后,一个水灵灵的年纪不大的小姑娘拿着钱袋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阿香问:“嬷嬷,听嬷嬷在喊抓小偷,这可是你的钱袋子?我刚好路过,差点和那小偷撞上。”
丛嬷嬷长舒了一口气,这里头可是主子给的钱,丢了可是要自己倒贴的!
丛嬷嬷连连道谢,人上了年纪一着急,就习惯性地用了家乡话说道:“多谢姑娘,正是我的钱袋子!”
阿香怔了一下,也学着她的语音语调说:“别客气。”
丛嬷嬷面上一喜欢,她一边把钱袋子往自己的怀里塞,摸着胸前像是护着钱袋子一般,一边看着阿香问道:“姑娘是苏州人?”
阿香笑了笑:“我是苏州人,但流寇四起家破人亡被卖到了京城,苏州话都不怎么会说了。”
丛嬷嬷很难遇到苏州来的老乡,见天色还早就亲昵地拉住了阿香的胳膊,和她说起了话。
聊了许久,丛嬷嬷还是不愿意走,二人约定每隔一两日出府采买或者是去寺庙上香,就在这里吃茶聊一聊。
和丛嬷嬷分开后,阿香快步回到了和采买管事约定的地方,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她在他开口之前,连忙笑着赔不是。
管事原本想要发火,看着她这笑颜,生气的斥责却是没能说出口,拉着她和她快步回了府。
回了院子,阿香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玉婉清。
阿香还说:“奴婢听了丛嬷嬷说了好些宣王府的事情,她还以为奴婢不知道她是宣王府的人,说起府里的事情很是不避讳。”
“宣王喜欢去宣王府附近的那个茶馆吃茶,偶尔还会在那里坐上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