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连续几天精神萎靡,不想出门。
家人请来大夫诊治,却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大古心中也很是疑惑,他只感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自己,仿佛身体已不受控制。
一日,大古迷迷糊糊间看见自己的影子好像扭曲起来,竟慢慢脱离地面化作人形。大古惊恐万分,想要呼喊却发不出声音。那影子人竟开口说话:“吾乃汝负面情绪所化,汝近日消沉,吾便强大。”
大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情绪与身体的关联在此。他努力回想往昔快乐的时光,试图驱散内心的阴霾。随着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他发现那影子人的身形渐渐缩小。
大古鼓起勇气,挣扎着起身,强撑着走到屋外。阳光洒下,影子人发出痛苦的嘶叫。大古深吸一口气,在院子里舞起剑来,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活力,慢慢地,影子人彻底消失不见,而大古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大古经此一事,深知心境的重要性。此后,他每日早起练剑,傍晚读书写字,生活过得极为规律。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一天夜里,大古入睡后,梦中又出现了那影子人。影子人冷笑:“莫以为这样就能摆脱我,只要你心生杂念,我便还会归来。”大古惊醒,冷汗浸湿了被褥。自那夜后,大古更加注重自身心性的修炼。他四处游历,访名山,拜高僧。一日,在一座古寺中,大古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目光如炬,看出大古心中似有魔障。大古如实相告,老和尚双手合十道:“施主,善恶一念间,心向光明,则阴影无所遁形。”大古受此点化,茅塞顿开。回到家中,他仿若换了一人般,待人更加亲和,处事更为豁达。不管遇到何事,总是先往好处想。岁月流转,那影子人再也未曾出现,大古健康顺遂地度过余生。多年以后,大古垂垂老矣。临终之际,他回首一生,心中满是坦然。就在他意识即将消散之时,那影子人竟再次出现在眼前。
大古却只是微微一笑,毫无惧意。影子人不解:“为何你不怕我?如今你将离世,应满心绝望才是。”
大古缓缓说道:“一生之中,我历经种种,早已明悟生死不过是自然之事。我一生积极乐观,无愧于心,此刻离去亦是安宁。”
影子人听后,竟露出一丝敬佩之色:“你果真超脱了,我本是由你的负面而生,如今你再无阴暗之处,我亦无法存在。”说完,影子人渐渐淡去。
大古带着安详的笑容闭上双眼,灵魂飘离肉体。此时,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大古的灵魂变得晶莹剔透,周围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原来是他一生的心性修行使灵魂升华,不受轮回之苦,直接通往祥和之地,成为世间少有的纯净灵体,永远安息于美好之中。大古的纯净灵体散发的温暖气息逐渐弥漫开来。这股气息飘向四方,所到之处,草木生长得更加繁茂,花朵绽放得更加艳丽。附近村庄中的病人闻到这气息后,疾病竟然不治而愈;悲伤之人感受到这气息,愁苦尽消,重拾欢乐。
人们听闻此事,纷纷前来祭拜大古的肉身。他们在大古生前居住的地方修建庙宇,供奉他的塑像。每逢灾年,村民们来到庙中祈祷,总能得到庇佑。
而大古的灵体在那祥和之地,偶然遇见曾经点化他的老和尚的灵体。二者相视一笑,携手相伴游历这片净土。在这里,他们看到无数纯净的灵魂,或静思,或讲学,一片和谐景象。大古明白,自己这一生的经历不仅救赎了自己,还以这种奇妙的方式福泽众生,他感到无比欣慰,从此永远沉浸在这至纯至善的境界之中。许多年后,大古庙宇所在之处发生了战乱。战火纷飞间,庙宇遭受重创,几近坍塌。众人皆担忧大古的庇佑是否就此消失。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士兵在战前曾听过祖父讲述大古的传说。他不顾危险冲进庙宇,对着大古的塑像诚心祈求和平。
神奇的是,当他闭眼祈祷完毕,睁眼时发现塑像放出微弱光芒,光芒笼罩之处,战争的喧嚣声渐弱。双方将领像是受到感召一般,心中涌起莫名的平和之感,于是决定停战议和。
消息传开后,人们越发敬重大古。大家齐心协力重新修缮庙宇,比之前更加宏伟壮观。
而大古的灵体在祥和之地也有所感应,他知道自己虽已超脱,但与人间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微笑着看向人间方向,心中默默期许这世间永远太平。自此之后,大古的传说愈发神化,世世代代被人口口相传,激励着人们向善向美。岁月悠悠,大古的庙宇成了一处圣地。有一年,大旱降临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众人齐聚大古庙宇,祈求降雨。一位老者带着孙子,手持贡品,虔诚叩拜。
大古的灵体感知到人间苦难,虽身处于祥和之地,却不忍百姓受苦。他尝试调动自身的纯净之力,只见那股力量化为丝丝细雨飘落人间。起初雨势微小,但很快就蔓延开来。雨水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枯黄的禾苗重新焕发生机。
百姓欢呼雀跃,对大古更加崇敬。他们举办盛大庆典,感恩大古的恩泽。而大古的灵体消耗巨大,光芒略显黯淡。但他看着人间复苏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老和尚的灵体前来相助,一起修复大古受损的灵体。经过修养,大古的灵体再度充盈。他深知,只要人间还有苦难,他与人间的羁绊就不会断,他将永远守护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生灵。
世界总在变化,不用纠结这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浑然天成,该发生的事总会有办法解决。大古想随性而为,不被现实所困。
大古知道万事皆有可能,心有所想,事必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