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过的飞快,转眼过去了一个月,时间来到了三月中旬。
如今整个山谷已经大变样了,在众人齐心合力的努力下,山谷沿着两边盖上了一排排简陋的木房子,不过好在结实。由于没什么女眷存在,基本都是按4人一间房进行分配的。
山谷外的冲积河滩现在也被规整成了一片片农田,由于是黄河淤泥冲积而成,肥力还不错,只等种下农作物。
值得陈星宇高兴的就是种在坛子里的土豆和红薯种活了,虽然也坏掉了几颗,可是成功率还不错,有接近70%。有实践打底,在河滩上种植土豆,红薯,玉米就成了计划中最关键的事情。
至于大白菜和卷心菜以及辣椒什么的,陈星宇也开始了试验,试着水培,看能不让他们继续生长。辣椒则是小心的拨出了所有辣椒籽,全部撒到地里去了,活不活就看天意了。
有红薯土豆打底,只要稳住一年,有一定量后,以后陈星宇就彻底不怕饥荒了。
如今三面的山上也建立了依托山上植物隐蔽性很不错的了望哨,可以观察到山谷以外十多二十公里的动静,大大提高了山谷的安全性。
进入山谷的那个入口也进行了隐蔽,在后面还搭建了结实的木门和戒哨塔,如果弓箭充足,想要从这里攻入山谷,还真需要用不少人命来填!
经过最终的精确统计,现在所有人口有5112口,其中女眷23个,十岁以下的娃娃7个,五十岁以上的老人43个,绝大部分都是青壮!
这种人口构成如果是去打仗,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是要作为一个小社会延续下去那自然是问题很大。为了让这些人不闲着惹出事,陈星宇是想了许多办法,整天让他们有事做,消耗他们的精力。
赵云也正式挑选了两千人做战兵,其中骑兵200,弓弩手500,其余是步兵,以刀盾手和长枪兵为主。除了战马一人一马还装备不了100骑兵外,其他武器铠甲一应俱全,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除开整天被赵云拉出去训练,训练的战兵,其余三千多人被分成了三组,组下面以一百人为队,队长是各自推举出来的。然后陈星宇每天公布这些人的工作内容。
其实这些人里面还是有惊喜的,发现了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也发现了不少机灵的可造之材。
陈星宇自己就挑选了五十人组成了专业的医疗队,除了外伤以外,现在让一个在洛阳成为难民的太医培训着治疗别的疾病。
赵三狗成为了联络员一样的人物,每天都是给陈星宇传达指令,满山谷到处跑。
而牛蛋则成为了陈星宇的亲卫队长一般,在战兵里挑选了六名步兵,四名骑兵组成了陈星宇的亲卫。
吴夫人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带着不多的女眷管着生火做饭,修补衣物什么的。每天很忙碌,也很充实。
吴懿这小娃被陈星宇任命为书记,掌管整个山谷所有的物资账目,协助一些日常管理,可谓是小小年纪就重担在身。
吴班倒是不像吴懿,对这些没任何兴趣,寻摸了一二十个年轻机灵的小伙组成了探子组,整天训练着。
陈星宇有闲功夫的时候就时不时给吴班讲述一些并不是那么专业的狙击手啊,特种兵啊,间谍之类的知识见闻,听的吴班是一愣一愣的,并且很快用于训练了,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
而陈星宇最为看重的那些工匠,则被陈星宇集中到了一起,有条件的话就练手,锻炼技艺。没条件的话就动脑,增强理论。
至于有个大匠甚至提出建高炉,炼钢的想法,陈星宇否决了。因为这山谷可没打算久住,早晚要走的,没必要整那么大。不过弄点小小的试试倒是可以,不过一切得他们自己就地取材,陈星宇可帮不上什么。
这座集中了所有工匠的大木房被山谷里的人称为怪房,因为里面每天烟雾缭绕,响声不断。有个石匠已经无聊到拿麻石雕刻三皇五帝的程度了。
陈星宇反倒乐见其成,只要手艺没丢就好。一旦找到稳定的根据地,这些匠人的价值就会爆发!
而陈星宇本人则是带着五六个手艺最为精湛的木匠,在河滩边找了块地搭建了几栋小房子,每天折腾的就是研究如何打造船舶。
好的是这些木匠手艺精湛,木头上雕花对于这些木匠来说都是小意思,而且还十分听从调派,陈星宇说啥就怎么去做。
坏的是这些木匠从没接触过船舶制造,对船舶制造的技术要点一窍不通。陈星宇也是个门外汉,只能依靠穿越前看的电影,玩的模型,一点点先自己琢磨透了再教!
当然,第一艘船的目标也不高,折腾一艘十多米长的单桅船就够。等掌握好基本技术了,再一点点做大。
所以,一艘有别于大汉平底木船的尖底小木船在黄河岸边的河滩上一点点成型。为了木船更美观,这些木匠甚至还在表面有些地方雕花了,让陈星宇十分无语。
上完左侧船舷的最后一块侧板,这艘木船的船底结构基本算是完成,木板之间缝隙里填充的生胶到底效果如何陈星宇也没底,只能看实际验证了。
“校尉,校尉,采石场那边挖出了奇怪的东西!”
这时,一名隶属于牛蛋亲卫队的骑兵小李骑着战马奔跑而来,高声呼喊。
采石场其实就是在一个山崖断面上采集一些质地很普通的玄武岩,砂岩,用于建造木房子底部和铺设道路的。这个工作比较危险,所以都是黑山军的那些降兵在做。
陈星宇闻言,视线从木船上移开:“挖到啥了?不会是挖到墓葬了吧?”
小李扯住马头来了个急停,回道:“不是墓葬,校尉,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总之你去看看吧。”
被勾起兴趣的陈星宇连忙跟着小李跑向北邙山下的采石场,此刻采石场已经停止了工作,都围在一处比较低洼的地方在看着什么。
陈星宇拨开人群走进去,看见前面的崖壁出现了个狭小的裂隙。如果只是这样,倒也不奇怪,只是这裂隙两侧的岩石不同于边上的岩石,呈现一种朱红色。
裂隙下面还有不少水,此刻很浑浊,也看不清到底有多深。朱红色岩石的表面还凝结出六面体结晶形,略带点青色,好像水晶一般。
“难道是挖出了水玉矿?”陈星宇无语了,这玩意虽然是珍贵矿产,可是现在真没鸟用啊。
从边上工人手里拿来个工具,陈星宇砸下一小块,拿在了手里仔细观察。这玩意还真挺漂亮的,光泽跟玻璃一样,带着丝丝过渡的颜色。
如果真是水晶的话,做点首饰什么的倒是好材料。可现在是乱世,做出首饰卖给谁啊?还不如一把刀管用。
来回观察了许久,陈星宇发现手指上有点湿润的感觉,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于是抬起自己的手指放在舌头上轻轻一舔。
“盐!这是盐矿!好家伙,这下我们不愁没盐吃了!”
当熟悉的味觉伴随着点点苦涩和异味传到味蕾,陈星宇高兴的眉飞色舞。
要说现在让陈星宇最为蛋疼的事,盐绝对是其中之一。郭嘉是送了点盐过来,还都是粗盐,还舍不得用。现在在山谷吃大锅饭都是用的醋布,那酸爽,那味道,简直一言难尽。
众人听到陈星宇说是盐,瞬间陷入了沸腾,纷纷拿起工具就往上面砸,捡起来就往嘴里塞。
“停!不能吃!这有毒的!会吃死人的!”
陈星宇连忙大声制止,海盐都需要提纯,更何况是矿盐。这玩意里面还不知道含多少莫名其妙的化学物质,不提纯后吃,那简直就是在盲吃元素周期表。
听到陈星宇制止后,众人瞬间脸色一垮,手上的盐块丢都丢不赢,生怕中毒。
“小李,你给我盯着,让他们给我挖几百斤这样的盐矿带回去,我有大用。”
说完,陈星宇骑着马就往山谷跑去,先让工匠制作一套简易提纯工具,试着提纯看看。要是能吃,那不但满足山谷所有人的盐需求,还能赚大钱的。
陈星宇在为盐矿忙碌的时候,身在邺城的袁绍接到了密探的情报,得知了孙坚拿到了传国玉玺。袁绍一双眼情绪复杂,不知道想着什么,没多久,一张针对孙坚的阴谋之网便已经撒开。
过了几日,孙坚便到了邺城,在南下之前跟袁绍这个还是名义上的盟主请辞,顺道弄点粮草供回去使用。
看到孙坚的时候,袁绍依然是那副四世三公的做派,笑呵呵的,就像从不知道孙坚得了传国玉玺这回事,命人大摆筵席,大拍马屁,直夸孙坚作战如何勇猛。
孙坚何等精明,见袁绍如此殷勤,事出反常必有妖,暗自提高了警惕。一大桌子菜孙坚都没动筷子,怕袁绍在里面下毒。
果不其然,客套寒暄许久后,袁绍开始拐弯抹角的问孙坚在洛阳的收获。孙坚心里暗自一惊,难道藏自己怀里玉玺的事已经泄露了?
孙坚面装什么都不知道,坚决否认,说洛阳已经被董卓烧成了白地,一片废墟。
搪塞了许久,袁绍还是抓着这事不放,孙坚就知道事情坏了,连忙给边上的程普使了个眼色。程普自然心领神会,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宴会。
小半时辰后,孙坚起身要走,袁绍一再阻拦。见阻拦不住,最终图穷匕见,硬要孙坚交出传国玉玺才放他走。
就在这万分紧张之时,袁绍小兵来报,孙坚所部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正在跟袁绍军队对峙,战斗一触即发。
袁绍愤怒至极,一度想拔出宝剑砍了孙坚。最后还是强压忍住了。因为孙坚所部的军队战斗力可不是盖的,袁绍真要鱼死网破,那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去了。
最终,孙坚离开了,回到自己部属中后用最快的速度南下。长沙才是孙坚的地盘,回到长沙,哪怕是袁绍也拿孙坚无可奈何了。
袁绍在砸掉许多东西后,终于想出了一招狠辣计谋,于是一封书信交由骑兵快马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