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郎来了御书房中,二话不说先给楚帝跪了问安。
再等着上面天子的训斥。
楚帝这会气还没消,见人来了跟前,直接拿起桌案上的奏折扔了底下跪着的张侍郎头上。
好在张侍郎这会低垂着头,要不四方奏折的尖角,不得让张侍郎伤了脸。
虽然脸躲过一劫,但额角还是被奏折给砸得生疼。
该说不说,楚帝这劲儿真是够大。
即使被打,张侍郎还得口呼圣上恕罪。
至于让圣上饶恕其什么罪责,显然是因为会试考卷之事。
“张卿,这林然的考卷答得哪里不好,让你将人的名次往下压了几名?”
要楚帝说,林然的名次怎么样也该能排到前三位,眼下这第五名,实在是让人看了恶心的很。
楚帝觉得难受的原因,一则是:本身林然就是自己看好之人。
再加之其心里确实有改革科举这事,这就好像自己很在乎的事,被这群人死命阻拦着。
好不容易有个人愿意支持自己,且还给出了不少意见,却被这帮人无情打压了。
楚帝心里甚至有种对不起林然的感觉。
瞧瞧,这跟我心有灵犀的人才,竟然遭受如此不公,实在是让人气愤。
楚帝将怒火不得倾泻在了张侍郎头上。
王阁老这会儿老神在在的站了一旁,只觉解气的很。
该啊,圣上真是给老夫出了口恶气!一群蠢仔,就这样还想继续往上爬!
因着会试榜单已出,此刻也无法更改名次,所幸第一名的学子也是实至名归。
楚帝才没有狠罚张侍郎。
张侍郎被楚帝在御书房一通责骂,被赶了出来。
这会儿王阁老跟其一起走在出宫的路上,脸上显而易见笑得得意。
“张大人,老夫可是有骗你?”
这会王阁老不仅没劝慰张侍郎,还颇有些火上浇油的感觉。
张侍郎被楚帝一通骂,这会儿心里终于转过弯来,合着王阁老早就知道圣上看中这名学子。
这回自己可是结结实实的撞了上去。
张侍郎摸了摸还在隐隐作痛的额角,决定先不回家了。
自己还是先回衙门,打听下这叫林然的学子,到底是怎么就入了圣上眼里的。
被张侍郎想要打听的林然,此刻正在书院门口跟郭子言作别,顺道也恭喜郭子言会试上榜。
因着感觉身体好了许多,郭子言也不好总赖在林家,今儿便准备去城里找家客栈先住着。
毕竟过了会试后,还需准备殿试。
书院不适合让外面的人久住,因此林然也没强留郭子言。
“郭兄,你也知道了我的住处,若是以后碰上难事,尽管来书院找我。”
林然对郭子言佩服的很,没想到这人受环境与身体的影响,还能过了会试,当真算得上是位猛人。
且郭子言的实力也强的可怕,在头昏脑胀的情况下,还能得中第七名。
林然只能说学问一道上,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林然对郭子言之所以这么热情,其实心里还有另一重打算。
只眼下说来还太早,一切还要等殿试过后,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提上日程。
会试过后,学子们也不能在家休息。
因着会试成绩出来后,得中前一百二十名的学子,还要紧接着参加殿试。
今年会试比往年多取了二十名,相比朝堂上的这些老人,楚帝更需要一些年轻的血液参与到大楚的建设中。
一方面,这些人能给朝廷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是帝王的御下之道。
反正多取二十人,最高兴的还要是学子们。
会试过后学子们还要入礼部去统一学习进宫时的礼仪。
这也是怕这些人到时殿前失仪。
林然在跟着一众贡生进入礼部时,张侍郎也打听清楚了林然的来历。
不打听不知道,眼前之人竟然来头如此之大。
这叫林然的学子,竟是圣上早前的老师,陈大儒的弟子。
且这人颇有怪才,还没入朝堂就已经早早展现出了自身能力。怪不得圣上护的紧。
只要这人过了殿试,以后的官途想必也是前途似锦。
唉,莫名给自己结了个仇人,这实在是犯了做官的大忌。
张侍郎这会儿摸了摸额角的肿包,心下懊恼。
关于林然,其实除了楚帝与几位官阶够高的大佬外,这人的名字,并未在朝堂上大肆宣扬。
之所以林然名声不显,也是楚帝刻意而为之。
毕竟此子如今还没有能力完全自保,若是早早的就声名在外,对于林小子没有好处。
这也是为何林然明明立了许多功,楚帝却一直都没有正式给予其嘉奖的原因。
张侍郎得知林然来历后,自然是不敢再因为考卷之事,报复回去。
实在是此子后台太硬,只怪自己政治嗅觉不够灵敏。
往返礼部学习了几天后,林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书院。
别看只在礼部仅待几天,但这些礼仪真不是那么好学的,每日需得练习各种站姿,走路速度,面部表情等等,真的是挺折腾人的。
二月底,殿试开考日。
这会儿才刚刚卯时,皇宫外众贡士已经早早等在了宫门口。
按会试成绩列好队后,大家便跟着礼部官员进了宫门。
这会儿大家还不能直接往宫里走,需得让皇宫里的侍卫再对大家搜身一次。
以免这些学子身上带了不该带的东西。
可怜这些生病刚刚痊愈的学子,还要再经历一次冷风吹。
侍卫检查完后,大家才能列队再次朝宫里迈进。
等穿过一道道大门后,贡生们才来到承平殿大殿前。
只等礼部一众官员将流程走一遍,楚帝升殿后,学子们领了自己的考卷,这会才算正式进入开考。
今年的殿试相比往年人性化了许多,起码因为天气原因,楚帝顾及学子们的身体,将考试场地从露天广场上,搬进了承平殿内。
学子们这会儿坐了大殿桌案前,才觉身体暖和不少。
心里也都对圣上多了份感激之心!
待学子落座后,只听钟声一响,这宣示着大楚永康三十六年殿试正式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