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栖灵塔后,大伙儿便要告别,李白跟李嗣业说道:“小兄弟,此行我是陪孟浩然兄再度下广陵,不日将返回安陆,在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或将于来年拜见于长安,若如此还烦小兄弟你引见于裴旻将军,还望他能指点几招剑术呢,哈哈。”李白要再回安陆,其实还是想去裴宽裴长吏那边碰碰运气,若还拒,就只好去长安找张说看看能不能有机会了,其实在当时的大唐,科举考试虽然已经比唐初更为成熟,但门阀思想依然严重,门阀内部举荐人才已然占据很大一部分,普通人要入仕其实还是很难的。
李嗣业点点头,答道:“那是自然,师父、裴十三和杨融都会很高兴见到你的。”
“裴十三是谁?杨融又是谁?”李白问道。
“裴十三是师父裴旻的侄儿,杨融是监察御史杨廉之女,他们俩都爱好诗词歌赋,所以若能见到您,那会极其高兴的。”李嗣业回答道,因为此时李白的诗歌在长安已有些名气,裴十三和杨融早已拜读过他的大作,若能见到真人,便再好不过了。
“哈哈哈,原来如此,好,那就这么定了,后会有期。”李白笑道,然后揖手道别,与孟浩然、高适等人消失于湖畔的尽头。
李嗣业在广陵陪李五住了一个月,便决定于水路返回长安向李父他们报平安,李五则决定于来年春天沿江而上前往剑南道,游历天下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边走边看才能放空自我,与天地合为一体,那才叫人生。
五叔与李白不一样,五叔有才气,他却想隐入山野,李白也有才情,但他却想着把自己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谁是谁非,不便定论,这是每个人不一样的抱负,都没有错。
开元十八年,河西和安西的局部战斗终于要告一段落了,吐蕃和突骑施战败,名将王忠嗣也在这一年中因屡次击败吐蕃而成名,深的神武皇帝李隆基的信任,当然他也是李隆基的养子,自然有施展拳脚的舞台。
不久,战败的吐蕃普赞和突骑施苏禄向长安纳贡乞和,裴旻也终于于当年春天回到了阔别两三年的长安,李嗣业见到师父平安归来,自然极为高兴。此时的裴旻已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脸上尽是沧桑,但能击败吐蕃,彰显大唐军威,便是丢了性命也无妨。
“嗣业,两三年不见,你已经长得比我更高大了,哈哈。”裴旻见到李嗣业也极为高兴,能看到年轻人的快速成长,也就意味着看到了大唐的希望,他当然高兴。
李嗣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后把这两年崔七怎么教他们的事,一并细说了下,裴旻点点头,说道:“崔七这人我是认识的,来曜将军跟我聊过他,他能教授你们,师父很高兴,他可是当年安西都护府的步战之王啊,死在他刀下的敌人不下百人,此等英雄,却不愿意入朝为官,可惜了啊,他右脚受伤后退下来便隐居于清河老家,没想到杨廉杨御史还能把他请来,这是你们的福气啊,哈哈。”
步战之王,这两年来七叔居然没有把他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也没让杨二叔吐露半个字,也许这就是经历过沙场,看淡了生死,也就对名利也看得极淡了,他能再出山教授他们,想必是杨二叔与他讲了我们的抱负,且觉得我们值得教授吧。
此后的一段时间,因为裴旻回来了,所以他去裴府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不只是寻得师父的指点,更多的还是想听听师父讲述抵抗吐蕃的事迹,以及河西的地形地势,毕竟《卫公兵法》中也是强调了地形的重要,也许今后他用得上这些知识,裴旻也乐意跟他说这些。
这一天傍晚,李嗣业从裴府回来,刚入家门,李母便喊道:“嗣业,有个小兄弟找你,在家里已经等了你好几个时辰了。”
“哦?小兄弟?我的小兄弟不就只有杨虎和裴十三那几个吗?哪来的其他小兄弟啊。”李嗣业回应道。
这时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个少年,他望向李嗣业,李嗣业也看到了他,“康宁,怎么会是你啊,哈哈。”
李嗣业高兴的迎上去,把他拉回屋里,“小黑子,二狗子,小草儿他们呢?”
康宁清清嗓子,说道:“你走之后,我寻思着他们这么跟着我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是办法,所以就寻得了一户好人家,那家人的小孩也在不久前不幸溺水而亡,思子心切,我便把小黑子、二狗子和小草儿托付给他们,你的那些银两也一并给了那户人家,为此我还特意暗中观察了好几个月,发现那户人家确实对他们极好,小黑子他们也很懂事,所以才放心的来长安。”
康宁停顿了下,他看了看李嗣业,他来长安其实是想投奔李嗣业的,但他不知道李嗣业愿不愿接纳他,所以后面的话也就说得极为扭扭捏捏,声音也变得极小。
“说大声点,是不是没吃炊饼,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李嗣业笑道:“我这就叫我娘给你准备吃的。”
康宁赶紧拦住道:“没,没,没,伯母刚才已经给我准备了吃的东西了,现在饱着呢。”
“那你就说大声点呗。”李嗣业说道。
“好吧,”康宁答道:“我家本是军户出身,现在也没有什么亲人牵挂之类的了,我来长安便是来投奔你的,你若愿意接纳我,只要管饭,其他一律不要,我什么事都能做,若你去安西,我亦跟随,也能有个照应。”
“哈哈,我说什么事呢,你愿意来这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爹娘听我讲了你的故事后也希望你们来长安,包括小黑子、二狗子和小草儿他们,哪想到你把他们给安排别人了,哈哈,兄弟,明天我就带你去认识杨虎,杨融还有裴十三他们,到时候也让师父指点你几招剑法,要不然你就打不过杨虎了。”
康宁见李嗣业答应的如此爽快,也觉得自己遇到了好人家和好伙伴,他自然极为高兴,这也算是他孤苦伶仃后最好的归宿了吧,他暗暗道:李嗣业,今后我康宁将以你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