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亿美元的海上安全法,近乎让欧洲列强们数十年的海军预算一次性在美国国会通过。
美国如此豪掷金钱,欧洲列强们起初像饿狼般蠢蠢欲动,然而……
——这……这又不全是纯粹的海军预算啊。
实际上,75亿美元中真正用于海军军舰建造的金额并不多。
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因南北战争而荒废的美国海军基地和造船厂的重建,以及为太平洋战线的补给线建设海军基地、军港设施和殖民地开拓。
所以这既非单纯的海军法,也非军舰法,而是 “海上安全” 法。
美国通过的这笔预算,虽高达目前海军一年预算的数十倍,但由于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美国海军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
欧洲列强虽对美国这巨额的 “炫富” 行为感到惊讶,然而,
实际上美国此时才刚开始奠定他们海军发展的基础,而欧洲列强们已为此经营了数十年。
虽有些许不爽,但也并非完全无法接受的金额。
——先观望吧。
这就是欧洲列强们的态度。
美军的海上安全法是向民众公开的法案,调查起来并不困难。
尽管实际用于军舰建造的费用超过一般欧洲列强海军预算的三倍以上,但考虑到整体的体系建设,也并非无法理解。
况且美国是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且远在大西洋彼岸。
甚至它还曾败给西班牙这样类似非洲国家水平的二流强国。欧洲列强们对此嗤之以鼻。
——就凭这就能压制西班牙舰队?
然而,知晓杜鲁门·摩根、巴克莱银行与西班牙政府军舰建造限制协议的英国政府,却以极其不悦的目光审视着美国。
唐宁街10号。
海军上将弗雷德里克·理查德与索尔兹伯里首相立即进行了密谈,经过三天的审慎讨论,最终不得不接受美国的军舰建造计划。
“美国海军目前在孤立主义基调下,国际海军投放力量不足。因此,海洋测量数据和航海资料必然匮乏。目前不也正使用英国在香港的驻泊基地吗?”
“这么说,这笔预算是为了打下基础。如此,对于美军的海上安全法和军舰建造计划,并非不能接受。”
“是的,相较于全面备战,甚至还稍显不足呢。”
但大英帝国始终无法完全消除疑虑,海军上将弗雷德里克·理查德向美国海军部长约翰·朗申请了一对一密谈。
与出借香港驻泊地的英国不同,其他欧洲列强没有直接介入此事的名分,因此都密切关注着理查德的行动。
“你好,约翰·朗海军部长,幸会。”
“你好,弗雷德里克·理查德海军上将。”
两人在海军部大楼的密室里,进行了长达10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
“根据美国海军的建造计划,有可能扰乱大英帝国的海岸安全和国际海洋霸权秩序。希望美国海军能给出相应对策。”
大英帝国向来宣称 “海洋是我的”。
“据悉,大英帝国近期与德意志帝国的公海舰队发生过冲突。此外,最近还与日本在暗中进行多项谈判,甚至将日本海军纳入英美军事训练体系,不是吗?”
“这有什么问题吗?”
“为维护太平洋的秩序与安全,你似乎有意将此重任交予日本海军。但这一职责,美国海军难道无法承担吗?”
“……!!!”
美国心里可能在想:“你是想独占太平洋?”
一旦美国海军开始在军舰建造上投入大量预算,瞬间就能拥有跻身世界前一二的实力。
如此一来,根据英国的海军法案,其开支必然增加。
尽管讨论激烈,但最终理查德上将与约翰·朗海军部长达成了协议。
朗 - 理查德密约。
大西洋由美国和大英帝国共同管辖。
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管辖权归美国,印度洋、地中海等其余海洋的管辖权归大英帝国。
实际上,由于美国和英国本就是同盟关系,此密约才得以签订。
从英国的立场看,也需要在太平洋方面借助美国之力压制俄国。
仅靠日本这张尚未完全验证的牌,对他们来说还不够。
“还请多多关照。”
沙沙——
就这样,两国间的密约签订,理查德上将带着颇为满意的神情返回英国。
而后,杜鲁门·摩根在解决完钢铁相关问题之后,以海军顾问身份与约翰·朗海军部长进行了密谈。
听完这一系列事情的来龙去脉,杜鲁门·摩根忍不住笑了。
“呵,这简直就是第二个《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过去的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曾将地球海洋一分为二,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而如今这个密约,实际上是大英帝国压倒性的海军力量与美国压倒性的资本力量相结合的产物。
约翰·朗海军部长也呵呵笑了。
“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能与大英帝国的海军上将平起平坐地谈判。这些年他们对各国海军是何等的傲慢跋扈,想想都让人郁闷。”
他露出厌恶的神情,身体微微颤抖。
想想因美西战争惨败而衰落的美国海军地位,便能十分理解他的心情。
但还有更重要的事。
“关于海上安全法的军舰建造计划,他没说什么吗?”
“海上安全法里不是写着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等各类军舰的建造数量吗?他一一追问,杜鲁门·摩根就直接让他看这个。毕竟为了让民众和国会满意,写得很详细。”
嗤。
杜鲁门·摩根意味深长地笑了。
“就这么结束了?”
“……就这么结束了。不过,你干嘛笑得这么诡异?”
“没什么。”
无畏舰。
海军部长还不知道的战列舰。
罗斯福战争部长之前说要保密,看来现在还没说出去。
“这样就结束了,真是太好了。”
“没错。这样美国海军也能真正跻身强国之列了。”
实际上,海上安全法的内容暗藏统计陷阱。
仅大英帝国掉进了杜鲁门·摩根和罗斯福共同拟定的条款这一点,就足够了。
——吨以上级的战列舰。
这是海上安全法条款里的内容。
大英帝国就这么把它当成普通战列舰了。
他们很快就会欲哭无泪了。
“哈哈。”
吨以上排水量,这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战列舰。
对于不知道无畏舰级别的人来说,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战列舰。
但要是大英帝国知道无畏舰的存在,绝对不会允许这个疯狂的条款。
为什么呢?
无畏舰的排水量从吨起步,最高可达3万吨,堪称庞然大物。
吨也好,吨也罢,吨甚至更高,都属于 “排水量吨以上的战列舰”。
这就是范围陷阱。
等大英帝国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太好了。”
“……?”
杜鲁门·摩根微笑着看着有些茫然的海军部长。
这样,美国的国家利益得到了维护。
而杜鲁门·摩根,也将愉快地搭乘美国这艘崛起的快船。
绝对的不对称力量,让世界惊叹于能淘汰西班牙的无畏舰。
“真令人期待啊。”
杜鲁门·摩根悠闲地翘起二郎腿。
>>> 日本在金融经济方面的谋划与布局
日本,第一劝业银行(dai-Ichi Kangyo bank)。
“伊藤君,如你所说,朝鲜的银行业已经到了远远跟不上我们日本国立银行的地步。”
银行大楼的密室里,伊藤博文代替前内阁总理大臣,与第一银行行长涩泽荣一和井上馨正在进行密谈。
这两人是自明治维新初期就一直推动日本近代化的元老。
哗啦——
伊藤递过文件夹。
他目光犀利,将文件夹上的数字一一记在脑海中。
“第一银行去年的存款额为2,252,650日元,第18国立银行的存款额为164,000日元,第58国立银行的存款额为85,544日元?”
“这是包括我们第一银行在内,进入朝鲜的日本国立银行的存款额。”
“……朝鲜岁入不是说有800万日元吗?”
伊藤看着涩泽荣一和行长。
涩泽荣一和行长满意地点点头。
“总额250万日元,朝鲜岁入的四分之一都存在我们日本的银行里。”
“你在金融方面果然是专业人才。”
“别太抬举我了。这些不都是从朝鲜‘让渡’给我们的利权所带来的收入嘛。”
海关税利权,朝鲜的关税权由第一银行掌控。
进出朝鲜港口的所有货物款项,都在第一银行存储管理,所以能拥有朝鲜岁入的四分之一也不足为奇。
伊藤博文捋了捋胡须。
“涩泽君,要完全掌控朝鲜的经济权,大概还需要多久?”
“依我预计,大概5到10年内就能全部完成。要是连朝鲜的货币发行权都能掌控,进程会更快。”
“唉,其实最近我一直担心日元实现金本位制没多久,真想快点追上西方货币。”
“啊,关于这个,倒是有个办法。”
涩泽荣一从怀里掏出几天前从第一银行董事那里拿到的信件。
这是从一家名为菲律宾公司的美国企业那里得到的信件。
“这是什么信件?”
“菲律宾公司,是一家近期在东亚和东南亚贸易往来中影响力渐大的美国企业寄来的。据说他们背后是美国的大北方铁路公司。”
“什么?大北方铁路公司不就是美国的横贯大陆铁路公司吗?据我所知,它与三菱商事、三菱汽船等日本大型企业都有关联,这家公司怎么了?”
伊藤似乎来了兴趣,身体前倾。
大北方铁路运输的棉花,在日本的工业基地加工成纺织品后销往朝鲜,所以伊藤对这家企业有所了解。
“他们提出了货币互换的建议。”
“货币互换?交换货币?”
“这些美国佬在金融方面还真有一套。”
涩泽荣一解释道。
菲律宾公司手里比塞塔多但日元少,而日本企业日元多但比塞塔少。
双方正好互补,于是可以交换比塞塔和日元。
这样一来,两家公司的贸易往来会更加活跃,现金流也会改善。
“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详细说说。”
“还不明白吗?如果互换成功,货币稳定性会提高,作为贸易货币的价值也会上升。”
“……!!!”
“没错,就是说日元的国际地位会提高。”
如果两种货币成功互换,两国间的贸易会更加活跃。
因为不会出现货币积压的情况。
包括三菱商事在内的贸易公司资金周转也会更顺畅。
日元在两年前实现了金本位制,届时将如虎添翼。
“也就是说,如果日元的互换能在国际上广泛开展,就有可能追上列强的货币,是这个意思吗?”
“顺利的话确实如此,但还有更重要的用途。”
涩泽荣一嘴角上扬。
“可以提前推动朝鲜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合并。而且,如果贸易更多地使用我们第一银行发行的货币,朝鲜的货币还能发挥作用吗?”
“……!!!”
伊藤猛地一拍膝盖。
“这主意太棒了!!”
“但货币互换还是一个未经检验的制度,所以用其他货币代替日元先做实验比较好。”
“其他货币?”
欧洲不是有不少不稳定的非金本位货币吗?
更何况,还有刚刚战胜美国的西班牙的货币。
而且,这种货币在东南亚和南美洲仍作为贸易货币使用。
“就是比塞塔。”
需要大量的比塞塔。
>>> 日本与相关势力在金融领域的博弈
“……据说就是这样。”
日本,第一银行附近的某茶馆。
呼噜噜——
偷渡入境的塞缪尔·萨克斯与第一银行的董事相对而坐,喝着茶。
身着黑色和服的萨克斯屈膝而坐,陷入沉思。
“嗯,听说对菲律宾公司的货币互换提议给予了肯定答复,同时也在筹备贸易中使用货币互换所需的比塞塔储备量。”
“是的。”
“进展不错。”
眼前的第一银行董事已被金钱收买。
作为交换,他详细记录了关于菲律宾公司的信息,以及从杜鲁门董事那里听闻的货币互换优势,并精心安排让这些信息传递给涩泽荣一。
以高盛为首的犹太系银行以皮包公司的名义衍生出一家名为A的子公司。比塞塔交易将通过这家A公司进行。
由于无需公开披露,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知道这背后是高盛在操作。
“大北方铁路公司只是以贸易为由,打着交换比塞塔和日元的幌子。而需要比塞塔的日本银行在四处寻找比塞塔储备量时,我们的子公司A就可以出手了。”
杜鲁门董事曾说,用朝鲜做诱饵,日本银行会立刻上钩。
他还预测,日本银行会通过比塞塔来验证货币互换制度是否真的有效。
提到菲律宾,他们很可能就会联想到比塞塔。
“对日本来说,这条件很诱人吧。果然一下子就上钩了。”
日本被朝鲜经济权这个诱饵迷住了。
杜鲁门董事的先见之明得到了准确验证。
砰——
塞缪尔·萨克斯放下茶杯。
“看来得先抛售比塞塔了。”
日本的国立银行共有153家。
其中有些会合并或破产,但没关系。
从第一银行到第153银行,都将成为行动的对象。
“先把高盛持有的比塞塔全部处理掉。”
比塞塔卖空,比塞塔货币互换。
这样,等日元流入后,再签订与美元的互换合约。
日本的国立银行一旦咬饵,
当比塞塔崩溃的那一刻,
日本的银行也会一同被拖下水。
高盛只需安稳地坐着收获美元就行了。
萨克斯眯起眼睛。
“杜鲁门董事,真是个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