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少爷,上海的外国银行真的会接受货币互换合约吗?上海的中国金融家一旦破产,他们也会有很大损失啊。”
劳合社保险香港分部。
詹姆斯皱着眉头向杜鲁门发问。
他每当有疑惑,总会来问杜鲁门,这是个好习惯。
杜鲁门合上正在读的书,看向詹姆斯。
“如果没有利益,他们当然不会签订合约。”
“啊?你这是什么……”
“詹姆斯前辈,看来你对杜鲁门先生信心不足啊。你只管相信先生,拭目以待就好。”
“啪”,一直静静坐着听我们谈话的罗伯特,伸手搭在詹姆斯的肩膀上。在罗伯特看来,只要相信杜鲁门先生并追随他,就会有财富降临,可詹姆斯似乎总是充满怀疑。
詹姆斯一脸尴尬地看着罗伯特。
“拭目以待?”
“那当然……毕竟这是杜鲁门先生的计划啊。”
罗伯特耸了耸肩。
不知为何,从罗伯特身上能强烈感受到一种狂热的信仰气息,但他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杜鲁门微微一笑。
“詹姆斯,就按罗伯特说的,这次可有好戏看了。”
没错,这是杜鲁门给他们出的一道考验。
一场刺激人类贪欲的经济学实验。
“等着瞧吧。”
杜鲁门已经向那些贪婪的人抛出了黄金苹果。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Smc)
这个被称为“工部局”的地方,垄断了上海大部分公共事业,是个经济机构。
自英国插手后设立的Smc,独占了煤气供应、电力供应、自来水事业等公共基础设施业务,实际上是个像垄断企业一样运作的托拉斯。
其掌控权在汇丰银行手中,此刻,会议在严肃的氛围中开始。
“首先,跟大家通报一下。我们汇丰银行董事会最近大量获取了比塞塔货币互换合约。不论交易银行是谁,这都是相当数量的合约。”
货币互换,在场的企业家中,无人不知其名。
这是让新兴强国清国战败、使倭国沉没的世纪合约,被称为“恶魔的合约”。
“各位议员都清楚,我国的那些大人物把倭国看成不过是猴子们的游乐场。但事实并非如此。”
倭国至少比欧洲大陆上那些类似军事强国的势力要强大得多。
而吞噬了倭国的倭国支付银行,一跃成为东亚最大的银行。
曾经东亚最强的银行汇丰银行,已然被远远超越。
“我们预计,倭国支付银行的规模至少是我们汇丰银行的10倍。但大家也知道,倭国支付银行是在瑞士设立的私人公司,其会计文件不公开,所以具体数据我们并不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这10倍还是保守估计。
汇丰银行的发言让Smc内部议论纷纷。
去年还不存在的一家银行,不到半年就成为东亚最大规模的银行。
“汇丰银行的10倍?”
“实际上,它吞噬了倭国的经济,感觉100倍都不止。”
“汇丰银行只是集中经营上海和香港的银行,和吞并了整个倭国的倭国支付银行规模没法比。”
“那和欧洲本土的银行比呢?”
“等一下……”
上海的垄断企业家们迅速拨动起计算尺。
吞并了整个倭国的倭国支付银行,与本国最大的银行们相比……
不行,算不出来。
“议长,我有个问题。那么,这个货币互换合约和让倭国支付银行赚得盆满钵满的合约是一样的东西吗?”
“有点不一样。和倭国支付银行的合约不同,这些大多是有限额的合约。虽然也混有无限额的,但数量不多。我们预计收购数万份合约中的数千份。”
因为独自承担不了。
汇丰银行董事会是这么判断的,这也是打算收购的原因。
“据说,交易方需要提供抵押金,并支付30%的手续费,才有资格收购。但我们汇丰银行实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全部抵押金。毕竟有数千份合约。所以想和大家一起分担。”
“抵押金?要多少?”
“每份合约1万美元。”
“1万……!”
“需要注意的是,无限额合约的抵押金是10万美元。”
这金额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可不是上海所有钱庄(金融机构)或票号(银行)都能承担的吧。”
“不,这数千份合约全是在上海签订的。大家都知道,上海有多少清国金融家在活跃吧。”
上海的金融家,自太平天国之乱后,大量清国金融家涌入上海。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原材料、公司股票交易中,清国金融家的势力也日益壮大。
“上海的金融家,正处于清国金融人士和我们欧洲金融人士微妙的对峙状态。”
这里毕竟还是租界,名义上还是清国的土地。
他们大多是山西票号的上海分店,或者是安徽的徽商。
他们的流入人口越来越多,长此以往,Smc也会受到威胁。
Smc的议员们把他们归为近代式银行家一类。
“而且……”
汇丰银行的议长一脸严肃地用手拿起一沓合约。
“这是能彻底扭转这种关系的王牌。”
瞬间,Smc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起来。
>>> “哐当”
Smc会议结束后,两个法国金融家把玻璃瓶扔进垃圾桶,面面相觑。
法国原本不是Smc的会员公司,但被特别允许参加。
“不管怎么说,每份合约1万美元是不是太贵了?”
法国兴业银行,庞大的法国银行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亚洲业务上海分行的年轻董事不满地抱怨道。
“1万美元可是能收购一座矿山的巨款啊,而且还是相当规模的小金矿!”
“准确地说,1万美元是每份合约的抵押金,不是收购金额。”
法国通用银行,与法国兴业银行一同支撑着法国银行体系的巨头。
法国通用银行的人想法稍有不同。
“严格来讲,每份合约的价格是0美元,抵押金是1万美元,只是附加了手续费30%的极其苛刻的条件而已。”
“这不就是我说的意思嘛!”
“你的眼光太狭隘了。1万美元不算什么,小意思。货币互换可是能用纸片换来巨额财富的魔法契约。”
“那也得有军队支持才行啊!上面的人忙着殖民统治,能派来像样的军队吗?”
“嗯……”
问题不在军队上。
对满腹牢骚的法国兴业银行的人,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凑近轻声说道。
“如果不接受货币互换合约,你恐怕会破产,你还这么说吗?”
“啊?不接受货币互换合约和破产有什么因果关系?”
“你好好想想。”
法国通用银行经验丰富的董事长叹一口气,然后耐心地解释起来。最近的年轻人只看眼前,缺乏洞察力,得有前辈来指点指点。
“你是不是觉得,接受货币互换合约,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
“没错。”
“反过来想想,假设只有你不接受货币互换合约。”
从某种角度看,法国兴业银行的担忧也有道理。
上海的外国银行体系已经与清国的资本深度融合。
清国银行一旦破产,上海的外国银行肯定也会受到恐慌的波及。
所以,根本无法估算这其中的得失。
但反过来想,就能明白这是多么可怕的陷阱。
“清国银行的财富总量是固定的。但觊觎这些财富的银行很多。要是有人拿到比塞塔货币互换的无限额合约,就能随意掠夺。”
“竞争对手很多?”
“对,如果你的银行退出,其他签订货币互换合约的银行就会瓜分原本属于法国兴业银行的那份财富。”
也就是说,如果法国兴业银行退出,其他签订货币互换合约的银行就会瓜分法国兴业银行的财富份额。
这样一来,即便面对苛刻的抵押金和手续费,他们盈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即便法国兴业银行不参与,觊觎货币互换的企业也比比皆是。
“那你觉得呢?”
“……最后可能一分钱都捞不到,还得承受清国破产银行恐慌带来的冲击。”
“对,接受货币互换合约可能会亏损,但不接受几乎百分百会破产。通过货币互换掠夺财富的银行,会在恐慌中存活下来。”
这简直是恶魔的手段。
精准地抓住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样一来,银行们只能竞相争取更多的收购合约。
“……毕竟,觊觎合约的贪婪之徒众多,只有放弃的银行会遭殃。”
“咕噜”,法国兴业银行的年轻董事咽了口唾沫。
见状,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轻声问他:
“你站哪队?”
>>> 一周前,香港
“这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吗?”
劳合社保险会客厅。
杜鲁门正在与法国通用银行的老董事会面。在上海Smc会议召开之前,他想先放个风声,而“这个人正合适”。
法国通用银行,他们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的法国银行。
“罗斯柴尔德家族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这句话一点没错。只要探寻影子,无论何处都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身影。而且,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我们的盟友。
他的反应也相当友好。
“从罗斯柴尔德会长那里,我听闻了许多杜鲁门先生的事,但这个观点很新颖,‘囚徒困境’,有意思。”
“囚徒困境”,在现代是博弈论的一种,被广泛称为“囚徒的困境”。
在当时,它以让·雅克·卢梭提出的“囚徒困境”之名为人所知。
这次杜鲁门对这个博弈论进行了一些应用。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博弈论。”
很简单。
但这个简单的原理却对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造成了冲击。
对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个重要理论,博弈论是将自由放任主义从绝对真理的位置上拉下来的新范式。
“假设有一起谋杀案。警察把两名嫌疑人分别带到审讯室,并提出条件。”
两名嫌疑人在不同的审讯室同时接受审讯,他们无法互相交谈,也无法报复对方。
排除所有外部因素。
“警察向两人分别提出坦白的建议。”
两人都不坦白,各判一年监禁;
两人都坦白,各判三年监禁;
一人坦白,坦白者释放,另一人判十年监禁。
“也就是说,从个人角度看,坦白可能判三年,运气好就释放。但不坦白,可能判一年,运气差就判十年。”
这就是风险控制。
坦白,最多判三年,运气好能释放;
不坦白,最多判十年,运气好也得判一年。
说实话,这条件让人根本不用思考。
“如果身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选择?坦白还是不坦白?”
“嗯……”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陷入沉默。
“我……会坦白。”
“对,而我会向Smc提供类似的选择。”
把“囚徒困境”直接应用到这次交易中。
如果所有人都接受货币互换合约,可能会亏损;
如果所有人都放弃货币互换合约,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如果只有一方放弃货币互换合约,那么这家银行会破产,其财富会被其他银行瓜分。
“接受合约可能会亏损,但运气好的话,就能把放弃合约一方的财富全部收入囊中。”
“……放弃合约的话,可能破产,运气好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收购条件很苛刻。
手续费30%,每份合约抵押金1万美元,无限额合约抵押金10万美元。
如此高额的条件,接受货币互换合约确实可能亏损。
也就是说,只有两个选择:
1. 接受合约可能亏损,但运气好能把放弃一方的财富全部拿走;
2. 放弃合约可能破产,运气好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放弃合约就可能破产,运气好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开什么玩笑?
那肯定得接受合约啊。
“这太疯狂了。”
这恶毒的陷阱到底是怎么回事?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震惊了。
眼前的杜鲁门,难怪罗斯柴尔德会长会称赞他。
瞬间,这位老人对眼前的年轻人感到敬畏。
“只能接受合约了。”
“也不是。大家都放弃合约,就能在原来的上海‘和平’地继续金融生活。和清国的商人们手拉手,哈哈笑着做生意。”
“哈,你这是开玩笑吧?”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嗤笑一声。他一脸厌烦地摆摆手。
“那可不是什么和平的地方。清国的银行源源不断的不断涌入,最后外国银行肯定会受损。”
他绝对不想看到那种情况。
Smc的所有人肯定都认为,必须搞垮清国的银行。
现在不采取行动,上海就会被外国银行完全掌控。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调整了一下坐姿。
“有个叫盛宣怀的大人物。他独自掌控着上海通商银行、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是个疯狂的清国金融家。”
“我知道。听说他正威胁着上海的外国银行。”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眉头紧皱。
“清国的金融家,基本都是红顶商人,政府的提款机,他们太封闭了。他们的奴化思想根深蒂固。”
“他们把所有下位者都当成奴隶,通过愚民政策,闭关锁国关起门来做主子。”
“结果不还是被列强强行打开国门。这些深陷奴隶主义的蠢货,根本不懂世界的潮流。虽然嘴上说顺应大势,但实际上还是老一套。”
一切都归结于独裁奴隶制。
而这种封建奴隶等级思想,直到21世纪仍然存在。
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国家给百姓现金补贴一样,国内的阶级上位者就一句话:白花花的银子给那些草民,造孽呀,草民么,就应该老老实实,服服贴贴的当生育机器,就好了。
即便闭关锁国,国内市场也能运转,周边国家也会来朝贡。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
“所以上海的外国银行都很讨厌清国的银行家。哪怕吃点亏,也想整治他们。我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其实只有一个选择。”
“对。”
究竟,大家都不签合约的概率有多大呢?
答案几乎为零。
“手续费30%,抵押金1万美元。即便条件如此苛刻,大多数银行还是会接受合约。”
“囚徒困境”,在竞争体制下,更恶毒地展现出它的存在。
而杜鲁门,将从中获利。
每份合约抵押金1万美元,总共有数千份合约。
杜鲁门现在光是坐在这儿,仅上海一地就能获得至少1000万美元的入账。
再加上30%的手续费,能赚多少简直无法想象。
“果然,竞争永远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座普通金矿的价值是25万美元。
也就是说,这是能收购数百座普通金矿的金额。
杜鲁门甚至不用动手,只需抛出诱饵,事态就会像黑洞一样自行发展。
而他决定,再给这个正在吞噬一切的黑洞加把劲。
“先生。”
“嗯。”
“你听说过无畏舰吗?”
“无畏舰?是那艘臭名昭着、据说之前还歼灭了西班牙海军的战舰吗?”
“对,就是它。但如果能把无畏舰引入清国,会怎么样呢?”
“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都全军覆没了,现在来艘无畏舰?那简直无敌了。只要能开进上海,就没有比这更强大的力量了……难道……”
法国通用银行的董事瞬间瞪大眼睛,仿佛要把人看穿。
杜鲁门微笑着回答:
这会是帮助各位全力进攻的可靠盟友。
风险会大大降低,对吧?
所以……
现在开始,互相争斗吧。
杜鲁门站在美元这一边。
>>> “呼……呼……”
听取了法国通用银行建议的法国兴业银行董事,像疯了一样朝着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跑去。
事已至此,他必须尽可能多地收购有限额的货币互换合约,这样银行才能存活。
只有把对手的合约也抢过来,让其他银行破产,自己的银行才能生存。
这既是搞垮清国银行的机会,也是消灭外国同行竞争对手的绝佳时机。
这件事之后,各银行拥有的财富总量将重新调整银行的排名。
没有货币互换合约的银行会怎样?
它们将直接承受恐慌的冲击,走向灭亡。
要想消灭其他银行,自己就得全部吞下。
“议长!议长!请等一下,看看我!”
已经有几十家察觉到情况的银行董事蜂拥而至。
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门口已经人头攒动,一片混乱。
法国兴业银行的董事感到一阵寒意。
“破产”这个词开始在他脑海中盘旋。
法国本土的法国兴业银行规模庞大,即便上海分行破产,也不至于倒闭。
“不行……”
但作为上海分行的一名董事,他自己呢?
他的职业生涯呢?
董事看似位高权重,但说到底也是合同制。他尖叫着伸出手,像疯了一样冲过去。
“不行!!!!”
我的职业生涯。
我必须多抢一份合约,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