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长城遗址的残垣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陈默握着斩骨剑的手微微发颤。这柄曾被骨煞术污染的长剑,此刻在晨光下已恢复霜雪般的色泽,剑柄处“玄霄”二字泛着温润的剑意,仿佛师父的体温还留在上面。
“自师父战死后,剑气长城便再未响起过集体剑鸣。”宁桃轻抚青冥剑,望着远处半截崩塌的“问心墙”,上面还残留着当年剑修们刻下的剑意箴言,“现在骨煞殿已毁,我们该做些什么?”
陈默凝视着遗址中央的“剑冢”——那是剑修们安葬断剑与骨殖的地方,千年来积累的剑意已凝结成实质的光雾。他忽然想起在骨煞殿找到的古老手札,其中记载:“剑气长城非砖石所筑,乃万千剑修剑意所凝。若剑心不死,长城永不崩塌。”
“重建长城。”陈默转身,眼中燃起灼灼战意,“不是用砖石,而是用剑意。当年前辈们用骨血铸剑,今日我们便用余生聚意。”
二人的计划得到宗门全力支持。三日后,二十名剑修精锐抵达遗址,其中便有陈默的师弟李青阳,他腰间挂着从落沙镇带回的断剑“流萤”,剑鞘上的裂痕里透出微光。
“师兄,镇魔司传来消息,西北大漠深处出现‘骨潮’。”李青阳展开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笔圈出数处魔气涌动的黑点,“那些未被彻底净化的骨煞残魂,正在吞噬沙漠中的兽骨,形成新的邪物。”
陈默皱眉,手指划过地图上标着“骨海”的区域:“骨潮若蔓延至中原,必成大祸。青阳,你带十人留守长城,继续修复问心墙。宁桃与我前往骨海,彻底斩除病根。”
骨海位于极西苦寒之地,终年被黑色迷雾笼罩。陈默与宁桃踏入迷雾的瞬间,便觉骨髓深处传来刺骨寒意——这里的魔气已与天地灵气融合,形成独特的“煞域”。
“小心,每片雪花都是骨煞的耳目。”陈默将斩骨剑横在胸前,剑刃上凝结的剑意形成光盾,将飘落的黑雪尽数震碎。忽闻前方传来狼嚎,七只浑身覆盖骨甲的巨狼从雾中扑出,腹下竟长着剑修的指骨作为利爪。
“是‘骨狼’,用剑修遗骨炼就的邪物。”宁桃青冥剑出鞘,剑招化作“剑河九叠”,每一击都带着剑意活水的净化之力。巨狼的骨甲在剑光中片片崩落,露出底下缠绕着魔纹的兽骨。
陈默趁机甩出三道剑穗,玉坠爆开后化作剑气虚影,缠住狼王的脖颈。斩骨剑顺势斩落,却在接触到对方头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狼王的头骨里竟嵌着半块剑修的本命骨。
“原来如此,骨煞术在吞噬剑骨后,会产生‘煞剑骨’。”陈默眼中闪过悲痛,这半块骨上还残留着原主人的剑意,“宁桃,用‘剑心引渡’!”
二人同时掐诀,两道剑意如细流汇入狼王头骨。半块剑骨发出清鸣,魔纹如冰雪消融,露出底下刻着的“卫”字——正是当年剑气长城卫姓剑修的骨殖。随着魔纹剥落,七只骨狼的骨架纷纷崩解,唯有七块剑骨悬浮空中,朝着陈默等人微微颔首。
“带你们回家。”陈默将剑骨收入玉匣,忽然注意到雾中浮现出无数光点,正是被骨煞术困在此地的剑修残魂。他们的身影透明如雾,却都握着虚剑,指向骨海深处的一座黑色石山。
“那里便是骨海的核心——‘煞骨陵’。”宁桃感应到光点传递的信息,“前辈们的残魂在指引我们,陵中葬着骨煞术的源头。”
煞骨陵形如倒置的金字塔,由万千骨碑堆砌而成,每块骨碑上都刻着被吞噬剑修的名字。陈默刚踏上陵前的骨阶,腰间的斩骨剑突然剧烈震颤,剑鞘上浮现出师父陈玄霄的剑痕轨迹。
“是师父的剑意!”陈默顺着剑痕指引,在第三百级台阶的骨碑上发现一道浅刻的剑纹,与斩骨剑的护手纹路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手札中的记载:“骨煞术的源头,是千年前背叛剑气长城的剑修‘骨尊’,他妄图以骨代剑,最终被同门封印在此。”
陵门轰然开启的瞬间,刺骨的阴风夹杂着万骨哀鸣涌出。殿内中央,一座由剑修脊椎骨搭建的祭坛上,悬浮着一颗燃烧着黑火的“煞核”——正是骨尊的本命骨核,表面还嵌着数柄断剑,其中便有陈玄霄当年的佩剑“斩骨”的残片。
“小辈,竟敢闯入老夫的陵寝?”阴鸷的声音从煞核中传出,骨尊的虚影从祭坛后浮现,他的身体由无数骨片拼接而成,每片骨片上都刻着不同的剑招,“当年剑气长城的剑修们将我封印,却不知老夫的骨煞术早已融入这片天地……”
陈默注意到祭坛周围刻着复杂的骨阵,正源源不断地将外界的魔气转化为骨煞之力。更棘手的是,祭坛下方的深渊中,漂浮着数不清的剑修骨殖,正被煞核抽取剑意。
“宁桃,你去破阵,我来拖住他!”陈默将斩骨剑抛向空中,剑刃自动与祭坛上的残片共鸣,“师父,弟子今日替您清理门户!”
骨尊怪笑,抬手一挥,祭坛四周的骨碑突然飞起,化作骨刃风暴。陈默运转“剑骨裂空”,虽自身剑骨已断,却借斩骨剑的剑意凝聚出临时剑骨,每一次挥剑都能带起金色骨影,将骨刃一一击碎。
宁桃则冲向祭坛四角的骨柱,青冥剑上的剑意活水与剑河之水共鸣,在骨柱上激起阵阵涟漪。当她斩断第三根骨柱时,整个骨阵出现裂痕,深渊中的剑修骨殖开始缓缓上浮,朝着陈默手中的玉匣飞去。
“找死!”骨尊见煞核受损,竟强行分裂出半具骨身,扑向宁桃。陈默来不及阻拦,只能将全部剑意注入斩骨剑,剑身顿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辉,直接贯穿骨尊的虚影。
“啊——!”骨尊的惨叫中,祭坛上的煞核出现裂纹,无数被囚禁的剑意如潮水般涌出。陈默趁机召回所有剑修骨殖,却见深渊底部还沉睡着一具更庞大的骸骨——那是骨尊用万具剑修骨殖拼接而成的“骨剑尸”,此刻正缓缓睁开幽蓝的眼窝。
“不好,骨尊要借骨剑尸重生!”宁桃将最后一根骨柱斩断,全力冲向陈默,“用‘剑墙共振’!”
二人背靠背站定,同时将剑意注入脚下的骨阶。剑气长城遗址的问心墙方向,二十名剑修感应到共鸣,纷纷将剑意传入斩骨剑与青冥剑。两道剑光冲天而起,在骨海之上凝聚成透明的剑墙,正是当年剑气长城的“守心剑墙”投影。
骨剑尸的巨爪拍在剑墙上,竟发出金属交鸣般的巨响。陈默感觉喉间一甜,却咬碎舌尖继续灌输剑意:“当年前辈们能筑剑墙,今日我们便能让剑墙重光!”
宁桃忽然想起在剑冢看到的景象,将青冥剑插入地面,高声吟道:“剑骨为砖,剑意作瓦,心之所向,长城不塌!”随着她的声音,骨海中的剑修残魂纷纷化作光点,融入剑墙,使其光芒更盛。
“轰——!”
骨剑尸的骨架在剑墙压迫下寸寸崩解,煞核最终爆碎,化作黑色细雨飘落。陈默接住坠落的斩骨剑残片,发现这些碎片在剑意净化后,竟开始重新拼接,剑柄处隐约浮现出“玄霄”二字的完整光纹。
当二人走出煞骨陵时,骨海的黑雾已尽数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漫天星斗。那些被解救的剑修残魂在空中排列成剑形,朝着剑气长城遗址的方向缓缓飞去,仿佛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归乡。
三日后,剑气长城遗址。陈默与宁桃将收集到的剑修骨殖与断剑安葬在剑冢,李青阳带领众人在问心墙上补刻新的剑意箴言,最后一句是宁桃亲手刻下的:“剑墙非墙,是千万剑修并肩的背影。”
深夜,陈默独自来到剑冢,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望去,宁桃正抱着一坛酒走来,酒坛上贴着“剑心酿”的标签——正是用剑河之水与宗门灵米酿制的烈酒。
“师父曾说,剑修的酒,要敬天地,敬先烈,敬并肩之人。”宁桃倒了两碗酒,一碗洒在剑冢前,一碗递给陈默,“今天这碗,敬我们自己。”
陈默接过酒碗,烈酒入喉,烧得眼眶发热。他望着剑冢上方悬浮的剑意光雾,仿佛看到了师父的笑脸,看到了落沙镇百姓的笑脸,看到了所有因剑修守护而得以安宁的笑脸。
“下一站去哪?”宁桃望着远处渐亮的天际,那里有一道剑光正朝着长城飞来,“镇魔司又有急报,东海出现海妖与骨煞残魂勾结的迹象。”
陈默站起身,斩骨剑与青冥剑同时轻鸣。他忽然想起在煞骨陵看到的最后一句箴言:“当你觉得剑墙已塌时,回头看看——总有人与你并肩,总有人持剑而来。”
“去东海。”陈默望向东方,晨光中,新的剑修队伍正踏剑而来,他们的剑鞘上或刻着“卫”,或刻着“玄”,都是当年剑气长城的传承姓氏,“让那些妄图用骨煞术践踏人间的邪修知道,只要还有剑修在,这世间的光,便永远不会熄灭。”
宁桃点头,眼中倒映着初升的太阳。她知道,重建剑气长城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更多的骨煞余孽,更多的未知危机,但正如陈默所说——剑修从不是孤独的守护者,当千万剑意汇聚,便是最坚固的长城。
是夜,剑气长城遗址响起了百年未有的集体剑鸣。二十三柄断剑从剑冢飞起,绕着问心墙盘旋三圈,最终落在新剑修们的手中。剑鸣止息时,不知谁在墙上新刻了一句:“剑骨同悲处,长城重光时。”
而在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某座被海妖肆虐的渔村上方,两道剑光正划破夜幕。陈默与宁桃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们的剑,永远指向需要守护的方向,他们的脚步,永远踏在正义的路上。
剑修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剑气长城的光辉,终将照亮每一片被黑暗笼罩的土地。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剑,有光,有并肩之人,便没有跨不过的山海,没有斩不断的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