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下,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大史,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我们托班的发展方向。我想着要是每天增加45分钟的英语、美术、演讲和书法课程,应该能让我们托班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你觉得呢?”
大史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想法挺不错啊。先从核心优势来说,这一招能精准切中家长的教育焦虑。就拿英语和书法来讲,英语可是刚需学科,家长们都清楚,孩子升学英语成绩很关键;书法呢,书写基础也不能忽视,这直接对标升学需求,能让家长不再担心把孩子送来托班是荒废时间。还有美术和演讲,美术培养创造力,演讲锻炼表达能力,新一代家长都盼着孩子能全面发展,特别是中高收入家庭,对这些素质能力提升的需求更大。从差异化定位看,普通托班就是安全看护加作业辅导,咱们托班是托管加系统化课程,还能帮家长省去额外报兴趣班的成本,这竞争力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我眼睛一亮,接着问道:“确实是这样,家长们现在都很看重孩子的教育。那从定价方面来看,增加这些课程能带来什么变化呢?”
大史坐直身子,兴致勃勃地说:“这提升定价权和客单价的空间可不小。要是市场上纯托管均价400元一周,咱们加入课程后,提到500 - 600元一周完全没问题。你想啊,家长单独给孩子报一门英语兴趣班,一周大概就得200元,咱们这是打包课程,性价比多高,家长更容易接受。还能推出‘基础托管’和‘全科托管’双档价格,这样不同预算的家庭都能覆盖到。”
我不住点头,又追问:“那在增强用户粘性和口碑方面,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大史笑了笑,说道:“这就得靠效果外化了。定期展示孩子的美术、书法作品,记录演讲视频,还有英语成果汇报,让家长实实在在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且课程体系要设计得有连贯性,像书法分阶训练,演讲主题进阶,这样家长就有动力为孩子的连续性学习付费。”
我深以为然,又把话题转到了落地执行上:“道理我都懂,可真要落地,肯定有不少难题。就说课程设计吧,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好呢?”
大史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课程设计这块,质量绝对要比数量重要。千万别搞成大杂烩,要是把45分钟一天拆成4门课,单科就11分钟,那肯定只能流于形式。我建议啊,每天聚焦1 - 2门课,像周一安排英语和美术,周二安排书法和演讲,每科保证20 - 30分钟,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深度学习。还有,课程一定要标准化,最好和专业机构合作开发教案,像剑桥少儿英语、硬笔书法考级体系,再明确每阶段的学习目标,比如3个月完成英语日常对话模拟,让家长心里有底。”
我皱着眉头,思考着大史的话,又问道:“师资也是个大问题,怎么平衡师资和成本呢?”
大史胸有成竹地说:“要是想低成本运作,就主攻‘托管老师 + 课程外包’。可以和美术院校的学生合作,让他们兼职授课,还有退休教师也可以考虑,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也可以采用双师模式,线上请专业讲师,线下安排助教辅助。要是想打造高价值的课程,那就全职聘请持证教师,像tesol英语教师、书法协会会员,把这作为核心宣传点,不过成本肯定要高一些。”
我点了点头,继续问:“在说服家长报名方面,你有什么好的策略吗?”
大史自信满满地说:“对比话术很重要。你可以跟家长说,普通托班400元只是纯看护,咱们这儿500元,不仅能看护,还能省下4门兴趣班800元的费用。另外,还可以给出风险承诺,比如承诺孩子3个月内英语输出20句以上,否则退还课程差价,这样能让家长更放心。”
我接着又问:“现在托班竞争也挺激烈的,怎么做好竞品防御呢?”
大史喝了口水,缓缓说道:“得快速迭代课程,定期更新课程主题,像搞个航天主题英语加科幻美术创作,让别人难以模仿。还有,尽量轻资产运营,优先使用低成本教具,像演讲课用手机录制点评,书法课用水写布,降低运营成本。”
我又想到了性价比优化的问题,便问道:“在性价比优化方面,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大史想了想,说道:“可以采用‘核心课 + 体验课’组合。主推英语和书法,这两门家长感知比较强,把美术和演讲作为免费附加服务,这样既能降低初期师资投入,又能保持课程丰富度。还有,一定要分龄分层教学。幼儿段就安排英语儿歌、涂鸦美术和简短自我介绍;小学段就进行自然拼读、硬笔书法和主题演讲,避免一刀切,不然教学效果会参差不齐。另外,多联动周边资源,和本地书法协会、英语机构联合举办活动,这样能低成本获取专业支持,还能让学生作品参展社区文化节,提升品牌曝光度。”
我认真地把大史说的每一点都记录下来,感慨道:“大史,今天真是受益匪浅啊。你觉得按照这些思路去做,我们托班成功的可能性大吗?”
大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要是执行到位,课程增设肯定能显着提升你们托班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重构本地托班市场格局,吸引那些愿意为‘托管 + 学习’双重价值付费的家庭。不过,关键风险也得注意,千万别因为盲目扩科导致师资乏力或者成本失控。我建议你先从1 - 2门强需求课程,比如英语,切入,逐步扩展,同时一定要严格监控教学效果和家长反馈。”
我满怀感激地看着大史:“太感谢你了,大史。有了你的这些建议,我心里踏实多了,回去就着手准备。”
大史笑着说:“不用客气,教育行业变化快,遇到问题随时交流,希望你的托班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