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涧峡位于杭城的西南方向,若是快马赶去的话,需得整整一天才能到。
那里风景秀美,是难得的大自然奇观,但由于人烟罕至,也非常危险。
不知道那位皇帝怎么会选择去那里,难道人间烟火闻气感受够了,想去接受大自然的熏陶。
不过原本有着几位高手在身边保驾护航,应当不会出问题,但恰恰好就出了事,还把过去增援的杨知府一起困住了。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对手,竟然能够让这两人吃瘪,周昭好奇极了。
行去不过数十里,天上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几人都穿着黑乎乎的一身衣服,几乎融于了月色之中。
安静环境中,只能听到驾马和马蹄落下的声音,萦绕在众人身边的氛围既沉闷,又紧张。
他们从黑夜跑到黎明,直到正午时分,才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其中两座最高的山相对而立,中间隔着一道幽深的峡谷,据说曾有蛟龙在此化形,故得此名。
周昭来这里时去两座山上看过,峡谷之上有一破旧的木桥,木头都朽化了,不知道是何年所建,反正那时候她是不敢走,而是绕了个个远路,从另一边的山背上去的。
根据报信人的说法,杨知府等人被困在右手边的山上,就在一处隐秘的山洞中。
来的人都是杨府的亲信,有专属的暗号和标记,待众人上了山后,在附近寻找了好一会儿,果然让一人发现了藏在树上的暗号,顺着标记往往深山中走。
众人都是屏气凝神,因为不知道敌人到底藏在哪里,而且山中可不只有来自人的危险,毒虫猛兽,同样会要人性命。
一路上走来,周昭就已经见过好几条三角头的毒蛇,以及远远观察着闯入者的吊睛白额虎。
只是这些野兽天生的谨慎,让它们没有贸然攻击罢了。
越往里走,便越幽凉,鸟鸣虫叫,遮遮掩掩的枝桠中似乎透不过一丝的光亮。
“这里有人的脚印。”这时候,一个人突然说。
周昭连忙跑过去查看,见周围的草木被踩死了一大片,湿润的泥土上脚印凌乱,杂乱无章,而且来这里的人就不少而且隐隐有相对之势,应当是在这里交战了一番。
“还有暗号吗?”周昭问。
交战的结果已经知道,溃败的一方很可能在匆忙撤退之时没有做暗号。
剩下的几人在周围细细搜寻了一番,一人突然指着被埋在草中的一块布料道:“这是杨府侍卫的衣服料子,上面还有字。”
周昭拿过来来,将上面的字读了出来:“刺客有十二人,疑为前太女遗党,速来。”
这些侍卫中有些人不识字,所以周昭直接念了出来。
但她心中也不由得有一丝的郑重,前太女遗党,这不是魏,谢二家被抄家的罪名吗?
若是此事又起风波,魏冼序和谢思远二人会不会被牵连进去,而魏明薇私底下所做之事,到时被发现,怕是又要出事。
周昭原本还没什么紧迫感,但此刻,难得感到几分心急。
皇上你可一定要活着啊,到时她将人救了出来也算是立了功,若是魏谢二人再被牵连,靠着这份功劳保下两个男子应当不难吧。
“顺着脚印的方向追去。”周昭沉沉道。
只是这脚步最后通往的是敌人还有友军就不知道了。
不过还好再往前走了三四里,脚步早已经消失,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众人分头寻找时,又发现了熟悉的暗号。
沿着暗号再次行进了一个时辰,到了一处崖壁,前方在五路后,一侍卫仿照一种没听过的鸟鸣声吹口哨,不一会儿,便有相同的回声传来。
“在悬崖下面。”周昭道。
可这山崖看着深不见底,鸟鸣声非常微弱,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下去的。
不过,却是在如此危险难去的地方才算有几分安全。
周昭让众人把身上的绳子拿下来,这是当时以防意外她特地叫人拿的,在山中,绳子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众人把身上所有的绳子合起来揉成一根,然后顺着崖壁扔下去,一人发了暗号,却不见有人拉,周昭便知道还不够长,便让人采了些藤条接上去,再扔下去时能感受到下面有人拉了拉,才放下心。
她自己第一个顺着绳子直接踩着崖壁下去,待她到了底下,第二人才能出发,因为不敢高估绳子的承重。
下到一半时,云雾腾起后她已经看不到上面和下面的饿情形,只能小心地往下去。
到了地上,周昭在周围看了一会儿,没有发现人,向前走了一步,突然察觉到身后有人,立马回身,将背着的袋捏在手中。
然后一手挥往袭来的武器,剑锋与刀鞘碰撞时发出清脆地响声,那人被周昭的大力震退,向后飞出数米。
周昭却不敢放松警惕,一下来就有人袭击,难道这是敌人做的圈套。
“咳咳咳,是周娘子吗?”刚刚那人飞出去的地方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
周昭听着有些耳熟,走过去,发现是杨府的一个亲卫,之前她也见过,还一起比试过。
此时她看起来异常狼狈,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个大口子,血迹斑驳,脸上泥土与血痂混混杂。
“是你,”周昭却没放松警惕,“为什么要袭击我?”
“咳咳咳,此处云雾缭绕,看不清人,怕下来的是敌人,便想先控制住人看看是敌是友。”
这个理由周昭觉得可以接受,伸手将人拉了起来,问:“外祖母在何处?”
“大人和那位贵客都在不远处的山洞中,只是大人的情况不怎么好。”
周昭原本想跟着她先去看看,但是想想,觉得还是等上面的人先下来,毕竟到时候若是有个落单的,被敌人发现了,绝对逃跑不掉。
待七人全部下来,便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周昭也从那个侍卫知道了现状。
那就是糟糕,非常糟糕。
皇上身边本来跟着四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但已经死了两个,剩下的两个也受了伤,至于皇上,除了逃跑时崴了下脚,倒是还好。
但是三皇女为了帮助引开敌人如今生死未知,而杨唱晚年纪大了,一路奔波劳累,身心俱疲,虽然没受伤,但是却感染上了风寒。
这个时代,风寒在有大夫的情况下都能要人性命,更何况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
而带来的那些亲信,死了大半,武力最高的画意还受了重伤。
周昭听着,忍不住问:“对方到底有多少人?”
竟然能把这些高手打得屁滚尿流的。
“就十来个,据说都穿着前太女府侍卫的衣服,蒙着面,但都是些武功高强的人,尤其是那个领头的,身法诡谲,难以预测,又对这里的地形十分了解,我等实在不是对手。”
周昭听着,若有所思。
等众人都下来了,也都认得那位杨府侍卫,才让她带着朝杨知府等人藏身的地方去。
刚刚听说那些人对此处的地形很了解,周昭便觉得应当用不了多久便会被找到,得快些离开。
她目前也估不准那些人的实力,特别是那个高深莫测的领头人。
杨府侍卫带着众人在峡谷底下的羊肠小道左拐右拐,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一人多高的山洞,门口守着两个人,也是杨府的熟脸,不过看起来也有些狼狈。
待看到周昭等人,脸上控制不住地露出喜色:“周娘子,竟然是您来的。”
这可太好了,她们都是见识过这位周娘子的厉害的,她来了,便安心了许多。
周昭这时才信了九分,刚刚她浑身的肌肉一直紧绷着,怕是敌人所设的圈套,引她们过去。
她带着人朝里面走,洞口虽不大,但是里面却别有洞天,像是一个窄口的葫芦。
周昭被侍卫带进去时,一眼便看到了正坐在上首的两个女人,一大一小,大的看着三十来岁,小的不过十几岁的样子,长相有几分相似。
这应当便是皇帝和那位四皇女了。
虽然处于这样的险境,那位皇帝看着倒是还挺冷静,不过四皇女年纪小,脸上还带着惊惶不定。
而在一旁用些干草的简陋草垫上,躺着两个人,一个是杨唱晚,一个是画意,看着都不太好。
“你是何人?”周昭被那位皇帝不大却带着威严的声音。
长期处于高位的人带着强烈的压迫感。
周昭双手抱拳,行礼道:“启禀陛下,草民乃是杨知府的外孙媳。”
“哦,是魏家的那个。”景明帝声音听不出喜怒。
“是。”周昭道,补充了一句,“还有谢家那个。”
景明帝这时倒是难得用看了下眼前的年轻人,生机勃勃,虽然弓着腰,脸上却没有常人见到她时的敬畏。
“你知道二人的身份?”
景明帝也是来了杭城后才知道当年那两家的遗子如今已经成婚,不过两个男子罢了,她听过后便没当一回事,但是如今又出了这回事,还就在杭城的不远处,难免不会让人有联想。
帝王的疑心很可怕,尤其是这种大权在握的帝王,她的疑心,可能就是好几百条性命。
“知道。”周昭回道。
其实她不怎么想和这位皇帝聊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她着急去看看杨知府和画意的情况,还好她们来时带了些药,这时和她一起来的人已经喂上了。
“倒是个实诚的。”景明帝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
“你敢来,对当前状况可有把握?”景明帝换了问题问。
周昭仿佛见到了以前那些体制内的领导,那时她声名远扬,甚至在掌厨过国宴,见到了当时不少的国家领导,说话就和这位皇帝一个味道。
“没有,”周昭诚实道,她知道,在这种人面前还是不要耍什么心眼子,因为根本耍不过啊。
“未见到对手之前,我不会说定结果。”
要是对方是是个杨柳,她也得死啊,不过对方应该没有这么强,如果是是个杨柳,这皇帝早死了,哪还能在这里跟他问东问西的。
景明帝见眼前年轻人应当不超过二十岁,对着她,都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倒是个沉稳的,就是不知道武功怎么样了。
不过也不用撑得太久,杭城不久便会派兵出来支援,到时便能化险为夷了。
景明帝对周昭淡淡点头,不再问了。
周昭见状,走到了杨知府身边,那位往日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虚弱地躺在简陋的草席上,双颊透红,嘴唇发白,看着不怎么好的样子。
而画意更是凄惨,大腿处据说被划了一个大口子,现在被简单的包扎着,但止不住血,现在失血过多,脸色惨白,已经昏过去了。
“外祖母,我来了。”周昭凑到杨知府身边轻声道。
杨唱晚此时还有些意识,听到周昭的声音,面前回答,声音若如蚊蚁:“咳咳咳,阿昭来了,好好好。”
她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算得上是对周昭的信任。
周昭装作从包袱中拿出了她经过伪装的退烧药,给杨唱晚喂了下去。
不然她觉得这位老人怕是很难撑过去这一遭,要是她没了,杨府便真的垮了。
照顾完杨知府后,周昭走到了画意跟前,从包袱中拿出上好的金疮药和一把匕首。
画意腿上已经凝固的血液将绷带黏在了伤口上面。
周昭朝周围问了一句:“谁有针线?”
画意的伤口必须缝合上,即便现在套件简陋,一定会让伤口发炎,但是得先止血,不然画意怕是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了。
但是在场之人要么是身份高贵的主子,要么是糙得不行的女人,哪里会有针线这种东西,这时,一道弱弱的声音传来:“我有。”
周昭闻声看过去,是坐在皇帝身边的四皇女,她一双大大的眼睛似小鹿般,清澈无辜,见周昭看来,略微有些闪躲,不过还是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来。
“就在这里面,”她说,身边的一位冷脸侍卫双手接过,递给周昭,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武人,她们自然知道周昭想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