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生听到丈母娘这么说,嘴里嗫喏着:“这怎么可能,万东也是我的儿子,我肯定会给他娶媳妇的。”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你看看万东,再看看这两个,万东被折腾得这么瘦,看起来比他们还要老十来岁,这都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你准备给他拖到什么时候,我这个外婆不说别的,至少我不会让他连个媳妇都娶不上,你放心,以后我给他娶媳妇,不会要你们出一分钱,你们自己商量吧。”
丁大凤听到她这么说,心念一动,她本来就不想给万东娶媳妇,毕竟要花去不少钱,现在正是好机会,反正这老太婆看起来也不会给她们家好处,何不趁现在甩掉包袱?
“老万,我这个当妈的不能给万东娶媳妇,没有他外婆家有钱,这么多年,让万东受了苦了,我想到这些真是心痛不已,万东现在对我们误解太深,以为是我真的不想给他娶媳妇,你看到他刚刚看我们的眼神没有,哪里像是看爹妈,更像是看仇人。
哎,我们要是再阻拦,可能他真以为我们是为了害他了,要不还是让他外婆接过去吧,他始终都是你的儿子,而且咱们养了他那么多年,总不能以后他结了婚,连我们都不看一眼吧?
咱们也算是成全了他,村里人也不会再说出什么来,要不直接给他们兄弟几个分家吧,给万东分些田地,以后他去了他外婆家生活,总要带着粮食过去吧,不然人家只怕要说我们家的儿子给冯家养了,以后也是给冯家养老,听说冯家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做那么大的生意,万东去了说不定还能得到财产。”
丁大凤拉着万有生到屋里单独说话,边说,边用手擦擦眼睛边不存在的眼泪,一副为了万有生和万东着想的模样,万有生一直就吃这一套,当即心疼不已。
“这是哪里的话,他是我儿子,也是你一手养大的,到死都是我儿子,老子给他什么他都应该感恩戴德,以为外婆家有钱他就能不认我这个爹了?
你放心,他要去,就让他去,他以为寄人篱下的滋味好受?我听说冯四喜家那个儿媳妇不是好惹的,万东去了,人家难不成看不出他们家的意图,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既然想走,就别想分家里的财产,家里人都还不够吃呢,一分也不给他,有他求着我的那天!”
两人商量好了,当即出来,把自己的决定说给他们听。
“你要去就去,不过你别忘了,我是你亲爹,你是我和你妈一把屎一把尿地带大的,不就是给你晚几年娶媳妇,你就这样恨我们,你去吧,以后你要是还认我这个爹,就带着媳妇孩子来看我,要是不认,以后我死了,你也别来让我心烦。”
“爸,你是我亲爹,以后我出息了不会忘记报答你的恩情,这些年我在这个家做了多少活,都是你们对我的好,我,一辈子都记住你们对我如何,各位叔伯,以后我爸要是有什么事,还请大家帮忙跟我说一声,外婆,你们为我考虑,我以后会好好孝顺您的。”
万东当即答应,不过对万有生说的那些话有多少是真心的,只怕只有他知道了,这两个人在他离开前还想要恶心他一把,那他也要装模作样,不过他们真的找上自己,他也会把自己这些年受的罪一点一点地加在他们身上。
万东坐上了表哥的单车,抱着自己的一身衣裳,和他们一同离开,从没有回头看过村里一眼。
几人到了张家湾,万东还有些拘谨,他以前来过一趟,不过那时候他知道舅舅家也有难处,他只敢远远看一眼,连夜赶路回家。
张桂芬和冯四喜听到万东的处境,两人把万有生骂了一顿后,又让他安心住下来,家里有多余的房子给他住,至于他的安排,等下午李秀兰回来再说。
回来的路上,万东已经听外婆说了很多关于这个表弟媳的事迹和家里的变化,对她很是佩服。
李秀兰下午回了家,见到了大伙口中的万东。
万东看起来有点显老,但是脸上的笑容却让人觉得他是个真诚的人,李秀兰和他交谈了几句,又听到奶奶她们说起他在那样的境况下还会机灵地悄悄存钱改善生活,觉得他是个懂得变通的人。
“表哥,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现在要想进厂做工人,只怕有点困难,而且现在国家在鼓励个体户发展,所以我们家也是靠着干个体户慢慢赚了点钱,你要是想去做临时工,我可以找人帮忙看看能不能做到,要是你也想做个体户,那可以跟着奶奶她们学习。”
李秀兰并没有直接说出给他的安排,而是给了他几个选择,看看他的想法。
“弟妹,我这人也没有什么能耐,要是用你们好不容易经营的关系给我安排个临时工,那才是不值当,我听说弟妹准备招销售人员,我其实更想挑战挑战自己,不知道弟妹能不能给我这个机会。”
万东已经了解了外婆家的情况,外婆她们都有活干,自己要是想做个体户,外婆她们难免还要给自己本钱用以经营,这样只会越欠越多,所以听外婆说她准备找个销售人员,开工资但是具体能赚多少钱要看自己的销售本领,他这才主动请缨。
“想不到你竟然愿意做销售,那好,明天我就带你先去厂里看看,过两天我带着你去市里开始销售我们的产品,基本工资每月十块,要是你能推销出去,超过五十瓶以上的部分,按照一瓶的提成一分钱来算,出差的差旅费由厂里报销。”
“好,我愿意,十块钱都不少了,谢谢弟妹,谢谢外婆、舅舅舅妈。”万东听到这个待遇,心里很是激动,弟妹给的条件并不低,他只要好好干,一定不会差的。
万东到了厂里,很是认真地跟着学习,认真听她说话,万东只上过三年级,但是他也学着李秀兰,用一个笔记本记下来自己学到的东西。
他学习很厉害,竟然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见过的人,别人说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
李秀兰也不由得感慨,要是他在一个父母慈爱的家庭,想来考上大学也很轻易,可惜他当初能读到三年级,还都是因为当时他的爷爷奶奶还在,两个老人还算疼他,逼着万有生送他去读了几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