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终究是不再喝了,说是要停上一停。自此,真就没再碰那苦涩的药汤,说来也怪,身体竟像是慢慢恢复了元气,感觉好了许多。
柜子里,还躺着几个卤鸡腿,那是杨均朱珍的一片苦心。他们生怕杨威在学校营养跟不上,精心卤制了好些个,让他周末上学时带在身边。杨威心里感念着这份亲情,想着钟辉、何泽环平日里对自己的照顾,便打算分别给他们一人一个。而剩下的两个,他决定送上宿舍二楼杨平的宿舍。
杨威来到杨平的宿舍时,屋内一片喧闹,杨平正和舍友们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兴奋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阿二,还剩俩鸡腿,我吃腻了,给你吧。”杨威大声说道。
杨平在家排行第二,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叫杨勇,也就是杨威的堂哥。杨平猛地回头,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感谢威哥,感谢威哥!”
杨威笑着走到杨平身边,顺势靠了过去,目光也被那激烈的游戏画面吸引。就在他身旁,还有一人,杨平忙不迭地介绍:“这是我同班同桌,叫凌源。”
杨威礼貌地点点头示意,目光只是短暂停留,并未对凌源有过多的关注,心思仍在那热闹的游戏之中。
这时,杨平突然打破了沉寂,他说道:“威哥,我准备退学了,已经跟我爸说了,正在办手续呢。”杨威听闻此言,不禁“啊”了一声,那脸上瞬间写满了不可置信,他急切地问道:“你别闹。”杨平缓缓放下手中玩着的手机,神色间没有了往日的嬉笑,无比认真地看向杨威,郑重说道:“真的,威哥。”杨威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不解地追问:“为什么呀?”杨平一脸无奈,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学不进去,每天在学校都感觉是在混日子,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杨威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劝诫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那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几日之后,杨平退学的事已成定局。在乡下,人们的观念向来根深蒂固,觉得孩子退学了就必须得赶紧学个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傍身。
起初,杨平跟着亲戚介绍的一个瓦匠师傅。那一个星期里,晨曦还未完全展露,他就已经跟着师傅迈出家门。他小小的身躯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在炽热的阳光下,吃力地和着水泥、费力地搬着砖块。汗水如注般湿透了他的衣衫,手上也被粗糙的砖石磨出了一个个水泡。然而,他砌的墙总是歪歪扭扭,怎么也达不到师傅严苛的要求,师傅那尖锐的责骂声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耳边不绝于耳。最终,满心无奈与沮丧的他只能选择放弃。
接着,他又跟了装铝合金架子的师傅。这一个星期,他每天都得紧紧握着那沉重的电钻,在嘈杂喧嚣的环境中打孔、安装架子。刺鼻的金属气味肆意弥漫在空气中,他的眼睛被飞扬的灰尘刺激得泪水直流。可即便他如此努力,安装的架子却总是不够稳固,无法通过验收。那种深深的挫败感如影随形,让他再次陷入迷茫,最后只能黯然离开。
最后,他索性去了市里打工。当杨平当瓦匠学徒和铝合金学徒的那段日子,杨威每逢周末都会去看他工作。看着比自己还小几个月的堂弟早早出来承受生活的艰辛,在炎炎烈日下被晒得愈发黝黑,原本充满稚气的脸庞也多了几分不符合年龄的沧桑,杨威心中好似打翻了五味瓶,感慨万千。直到杨平去了市里,杨威就只能在国庆和过年这样阖家团圆的时刻才能再见到他了。至此,这命运的不同道路也就此分开,仿佛两条平行线,向着不同的方向延伸而去,未来充满了未知的迷茫与挑战。
这天,吴启华神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地说道:“周日咱们要开家长会。周日那天需要安排几个人留下来帮忙端茶倒水,还要协助老师做一些杂事。”他目光扫过台下的同学们,接着强调:“安排几个住宿生,再安排几个走读生,这样分工协作会方便一些。”
官之平早在心里早早地就敲定好了几个走读生和住宿生的人选,正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跟老师汇报。可没想到,杨威也自作主张地进行了安排。这让官之平心里顿时像堵了一块大石头,十分不悦。
晚自习的教室里,灯光略显昏黄,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官之平脸色阴沉地走到杨威的座位旁,压低声音说道:“杨威,我觉得你这次做得太过分了,什么事情都要大包大揽。你有没有想过,我才是班长呀,你这样横插一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班长呢!”官之平的话语中充满了指责和不满。
杨威原本正专注地写着作业,听到官之平这番话,手中的笔猛地停住了。他抬起头,看着官之平愤怒的眼神,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重锤狠狠敲了一下。他这才如梦初醒,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不妥。之前他一心只想着为班级做事,多做贡献,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官之平的感受,也忽略了班级的管理秩序。
杨威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愧疚之色,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懊悔,连忙点头说道:“对不起,班长,是我考虑不周,僭越了,真的不好意思。”他的声音带着诚恳和自责。
官之平看着杨威真诚道歉的样子,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脸色也不再那么难看,只是依旧淡淡地说道:“下次注意。”说完,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本来为了这次家长会帮忙的人员安排,杨威精心找了陈佳慧、钟辉、何泽环等人。钟辉和何泽环一开始还老大不情愿,杨威好说歹说,求了好长时间,他们才勉为其难地勉强同意。然而如今看来,自己这一番功夫都做了无用功。最终,还是官之评选的人员名单被交给了吴启华。
杨威给杨均打了电话,声音中带着些许忐忑:“阿爸,学校要开家长会了。”
从小,杨威对于家长会的记忆就寥寥无几,唯一一次深刻的,是在初三第一学期的 12 月份。
那是一个寒意彻骨的日子,凛冽的寒风咆哮着,似乎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在它的冰冷之中。父母因工作的繁忙无法脱身,只能让奶奶去参加家长会。
那天,杨威起了个大早,推出自己平日里常骑的单车,仔细地擦拭了一番。他让奶奶稳稳地坐在后座上,自己则跨上车,脚下用力一蹬,单车便缓缓前行。
寒风无情地扑打在他们的身上,杨威的耳朵被冻得通红,双手也渐渐失去了知觉。但他的双腿却一刻不停地用力蹬着,单车在寒风中坚定地前行。
奶奶坐在后座,用她温暖的双手轻轻扶着杨威的腰,嘴里不停念叨着:“孩子,骑慢点,别累着自己。”杨威大声回应着:“奶奶,您坐稳就行,我不累。”
一路上,杨威的思绪飘飞。他想到平日里在学校的种种,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可看着眼前的路,他又暗暗给自己打气。
终于,他们抵达了学校。杨威停好单车,扶着奶奶走进校园,此时的他,心中满是对奶奶的感激。
而这一次,杨均说周末自己有空,会去参加。杨威听到这个消息,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既有欢喜,又有忧愁。欢喜的是,在记忆中这是父亲第一次要给自己开家长会。忧愁的是,想到自己在学校那不算出色的表现,他真担心大老远赶来的父亲听了看了之后会被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