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基置业与杰森公司同时进行Ipo,并获得了通过。此消息一出,让处在风口浪尖的郑百诚再次引爆了舆论。
亚证的操盘手看到郑百诚热度这么高,马上推行万年基与杰森两家公司上市,此次融资,受到了市场投资者们的追捧,在他们看来,郑百诚系也是一个概念股。
现在香江最热的概念就是‘双诚’来的嘛,与李首富相比,郑百诚更年轻,这就是他的优势,在香江市民看来,这样的人,更有进取心。
这几年来,大陆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大陆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好洁上市之后表现优异,特别是迁到新厂之后,白猫系列洗涤产品,在大陆销售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据说,杰森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好乐购零售正在突飞猛进,除了在江三角外,还在向全大陆进行扩张,而据大陆的关媒进行报道,说好乐购超市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的购物,还增加了就业。
这是一家得到了大陆官方的认可,在报纸上,他们认为,好乐购所销售的商品,以质优价廉,服务好而着称,是一种非常的好的购物场所。
这让此次Ipo进行的非常的顺利,认购超过二十倍,比好洁公司上市还要受欢迎。
好洁公司的股票上涨喜人,已经超过当初上市的六倍,原来认为其融资后进行理财的人,现在也不再说了,反而很多人认为郑百诚是一个好的理财能手。
另一篇亮报的电话采访,也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三天前,郑百诚接到了电话,是亮报打过来的,对方想对郑百诚进行一次电话采访,因为郑百诚不想被采访,他们也有办法,那就是电话采访,采访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随便问几个问题。
郑百诚接到电话后,对着两个秘书说道:“采访啊!我挺怕的,这些记者,就会断章取义,很可怕的,万一说不好,会很麻烦,我的根还在大陆,万一说错一句话,会不会被别人放大啊!?”
“老板,你不要担心,其实我们把老总们都请过来,再请上港办的人过来,大家商量一下。”
朱倩毕竟是道路大学的高材生,智商自然在线。
“那就这样办吧。”
不久之后,就有了亮报的电话采访刊登出来。在电话采访里,他们问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办实业?
“郑生,您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商人,在金融领域投资也是非常的出彩,为什么和老派商人一样,热衷于实业?”
郑百诚心说,没有实业,在金融领域在出彩有什么吊用?虽然他们都认为你们牛逼,但影响力肯定没有实业那样大,而且,有了实业,在金融领域才能如鱼得水,通过实业,操控股市,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是一名商人,在此之前我也是一名华人,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之一,让先富带后富,让人人有工上,有钱揾,才是一名商人应该做的,我不是财富的拥有者,而是财富的管理者……”
然后亮报的记者问了几个问题后,又 问了一个问题。
“李首富对您的评价是‘青年才俊’,您对李首富的成就怎么看?”
郑百诚说道:“他是商界前辈,是我学习的榜样,不过他是真的商人,我做不到。”
……
不过报纸刊登的第二天,就有评论在香江各个媒体里出现,不过味道就有些不一样。
“年轻人很有自知之明,是商界后辈,商业上,还得看超人……”
“新晋富豪,自认学生,体现了华人的优良传统,是……商界后辈……”
“……金融不搞,去搞实业,真是……”
“……这样的后生仔已经很少见了,能实业兴邦……”
……
他的那篇采访自然是传到了首富那里,首富看到上面对他的评价是真商人,就愣在那里,真商人,这话里有话啊!
……
后来有传言,首富看到那三字评价,据说看了几分钟,至于真假是没有人知道。
在他眼里,郑百诚只是一个后辈,对他而言,并不是放在心上,在他过去的几十年的人生里,像郑百诚这样的天才有很多,比他更惊艳的天才也不是没有,但是后来都怎么样了?
就比如白手起家的地产神童罗照晖,香江人称神童晖,和郑百诚相比,对方真的是白手起家。
16岁时,就踏入社会,那个时间是1980年,神童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地产经纪,当时月薪虽然只有900港元,但是这人脑子活,会说话,更会‘吹牛逼’,会争取。
可不要小看会‘吹牛逼’,很多时候,‘会吹牛逼’得天下,不是说话的,你不会吹,那机会就不是你的,你连机会都没有,那何谈之后?
而且,更让人惊奇的是,他吹过的楼,最后都涨了。
在他做地产经纪人的时候,凭着“胆识”及“目光”,在市场上搏出位,主要财富的积累是通过“炒楼”,因为眼光,炒楼连连得手,由一个无名的小经纪成为风光一时的、有逾十亿元身家的大老板。
当然,更是结交了贵人,也是带他入行的风扇大佬,大柳,这人是他的好友兼带他进入上流社会的贵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炒‘过火’的重庆大厦,这幢大厦是新世纪郑老板的,1991年,在大柳的牵线下,罗兆辉认识地产大鳄郑大佬,并且以1.4亿买下重庆大厦。
买到手之后,马上进行重新装修,而且马上改名为“意法日广场”,于1993年以6.8亿价格,大赚特赚五亿多港元。
这是他“地产神童”的外号也由此诞生。
在李老板看来,郑百诚与这个神童晖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看他高楼起,看他宴宾客,不知道将来谁会笑到最后。他家以前有两个邻居,就住在他深水湾大宅附近,最后怎么样了?
不过他也感叹,郑百诚三家上市公司,在1997年底前上市,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和他当年骑牛上市非常的相似,不得不说,这人还是很有运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