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说道:
申公豹这人心肠实在坏,害得纣王的两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当初是他让殷洪反叛,如今又导致殷郊要面临厄运。这长舌之人惹是生非做成了这些事,花言巧语招来灾祸又在忙些什么呢。虽然这都是天意如此,但又何必去计较这些是是非非!
话说羽翼仙在地上疼得直打滚,大喊:“疼死我啦!” 这时一个道人缓缓走到他面前,问道:“你刚才不是去吃斋了吗,怎么变成这样?” 大鹏回答说:“我吃了些面做的点心,肚子就疼起来了。” 道人说:“吃不下就吐出来吧。” 大鹏还真去吐,结果一吐,吐出一些鸡子大小、白光光的东西,连绵不断,就像一条银索子,把大鹏的心肝给锁住了。大鹏感觉很奇怪,一扯那东西,心就疼。大鹏这下吓坏了,知道情况不妙,刚想转身,只见这道人把脸一抹,大喝一声:“你这孽障!你认得我吗?” 原来这道人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道人骂道:“你这孽障!姜子牙奉了玉虚宫的符命,去扶助圣主,平定祸乱,拯救那些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安抚民众,讨伐有罪之人,你为什么却起了狼心,连我都想吃?你这是助恶为虐!” 然后命令黄巾力士:“把这孽障吊在大松树上,等姜子牙伐纣成功了,再放你不迟!” 大鹏急忙哀求道:“老师大发慈悲,饶了弟子吧!弟子一时糊涂,被别人教唆了;从今以后知道错了,再也不敢打西岐的主意了。” 燃灯说:“你在天皇时代就已经得道,怎么连大运都不知道,真假也分辨不清,还听别人教唆,实在可恨,绝不能饶恕!” 大鹏再三苦苦哀求:“可怜我修炼了千年,希望老师可怜可怜我!” 燃灯说:“你既然愿意改邪归正,那就得拜我为师,我才放了你。” 大鹏连忙一口答应:“愿意拜老爷为师,一心修行成正果。” 燃灯说:“既然这样,那我放了你。” 手一指,那一百零八个念珠就又从大鹏腹中吐了出来。大鹏就这样归顺了燃灯道人,跟着去灵鹫山修行去了。暂且不表。
咱们话分两头,且说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因为犯了杀戒,只能在洞中静静修炼,调养身心,不怎么理会外面的事。忽然白鹤童子奉了玉虚宫的符命前来,说姜子牙不久后要在金台拜将,命令各位门人都要到西岐山去为姜子牙东征饯行。广成子谢过恩,打发白鹤童子回玉虚宫去了。这道人忽然想起殷郊,心里想:“现在姜子牙要东征,不如打发殷郊下山,让他辅佐姜子牙东进五关,一来可以让他看看自己的故土,二来也能让他抓住妲己,报杀母之仇。” 于是就问:“殷郊在哪里?” 殷郊在殿后听到师父呼唤,急忙来到前殿,向师父行礼。广成子说:“如今武王要东征,天下诸侯在孟津相会,一起讨伐无道的纣王,这正是你报仇雪恨的时候。我现在让你下山,去给周军当前队,你愿意去吗?” 殷郊听了,口称 “老师” 说:“弟子虽然是纣王的儿子,但和妲己有不共戴天之仇。父王听信奸言,杀了母亲,又要杀我,母亲死得冤枉,这仇恨我时刻铭记在心,从未忘记。今天老师大发慈悲,让弟子下山,我怎敢不前往,以此来报答恩情,不然就白活在这天地间了。” 广成子说:“你先去桃源洞外狮子崖前,找几件兵器来,我再传你一些道术,你好下山。” 殷郊听了,赶忙出洞,往狮子崖找兵器去了。
只见白石桥那边有一个洞。这洞啥样呢,有《西江月》为证:
门靠着日月两轮,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山川。珍珠般的深潭,金色的古井,弥漫着温暖的烟雾,还有许多令人羡慕的景致。层层叠叠的朱楼画阁,赤壁青田凝然如画;春天有杨柳依依,秋天有莲花盛开,这真是罕见的洞天福地。
话说殷郊看到石桥南边有一个洞府,兽环朱门,俨然像王公贵族的宅邸。殷郊心里想:“我从来没到过这里,过桥去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来到洞前,那两扇门没推就自己开了。只见里面有一个石几,石几上有热气腾腾的六七颗豆子。殷郊拿了一颗吃了,只觉得甘甜香美,和普通的豆子完全不一样,心说:“这豆子不错,干脆都吃了吧。” 刚吃完,忽然想起来:“我是来找兵器的,怎么在这儿闲玩呢?” 急忙出了洞,过了石桥,等回头一看,洞府早不见了。殷郊心里犯嘀咕,突然感觉浑身骨头响,左边肩头上忽然冒出一只手来。殷郊吓了一跳,大惊失色。紧接着右边又冒出一只手。不一会儿,竟然长出了三个头,六条胳膊,把殷郊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时只见白云童儿前来喊道:“师兄,师父有请。” 殷郊这才稍微回过神来,此时他脸像蓝靛一样青,头发红得像朱砂,上下长着獠牙,还多了一只眼睛,晃晃荡荡地来到洞前。广成子拍着手笑着说:“稀奇啊!稀奇啊!仁君有德,天生异人。” 然后让殷郊进洞,到桃园里,广成子传给殷郊方天画戟,说:“你先下山,到西岐去,我随后就来。” 道人又取出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交给殷郊。殷郊立刻拜别师父下山。广成子说:“徒弟,你先别走。我有话跟你说。我把这些宝贝都交给你,你一定要顺应天命,顺从人心,东进五关,辅佐周武王,兴起义军,讨伐有罪的纣王,可千万别改了主意,心里犯嘀咕,要是违背天意,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殷郊说:“老师您这话就不对啦!周武王明德圣君,我父亲荒淫昏庸,我怎么会认错,辜负老师的教诲呢。弟子要是违背之前说的话,甘愿受犁锄之苦。” 广成子听了非常高兴。殷郊拜别了师尊。正是:
殿下一心想辅佐圣主,就怕旁人从中捣乱惹祸端。
话说殷郊离开九仙山,借土遁往西岐赶去。正走着,忽然感觉遁光飘飘悠悠,落在一座高山上。这山可真好,有赞词描述:
高耸入云,占据大地,能转动日月,生成云雾。高耸的地方尖峰林立,占地广阔的地方山脉绵延。转动日月的,是岭头郁郁葱葱的松树;生成云雾的,是崖下嶙峋的石头。松树四季常青,石头万年不变。林子里常常能听到夜猿啼叫,山涧里常见妖蟒游过。山禽叫声呜咽,走兽吼声呼呼。山獐和山鹿成双成对地跑,山鸦和山雀成群结队地飞。山上的花草看不尽,山桃和山果应时更新鲜。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但却是神仙往来的地方。
话说殷郊正在看山巅险峻的地方,只听到林子里一声锣响,只见一个人面如蓝靛,头发红得像朱砂,骑着红砂马,穿着金甲红袍,长着三只眼,手里拎着两根狼牙棒,那马飞奔着上山来,看到殷郊也是三头六臂三只眼,就大声喊道:“长着三个头的是什么人,竟敢到我这山前张望?” 殷郊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正是纣王的太子殷郊。” 那人赶紧下马,拜伏在地,口称:“千岁为什么要经过这白龙山上呢?” 殷郊说:“我奉师父的命令,往西岐去见姜子牙。”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人戴着扇云盔,穿着淡黄袍,拿着点钢枪,骑着白龙马,面如傅粉,留着三绺长髯,也奔上山来,大声问道:“这是什么人?” 蓝脸的人说:“快来拜见殷千岁。” 这人也是三只眼,滚鞍下马,拜伏在地。两人一起说:“请千岁上山,到寨中相见。” 三人步行到山寨,进了中堂。两人把殷郊扶到正中的交椅上,磕头便拜。殷郊赶忙扶起他们,问道:“二位尊姓大名?” 蓝脸的回答说:“末将姓温,名良;那位白脸的姓马,名善。” 殷郊说:“我看二位仪表不凡,都有英雄之志,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往西岐立功,帮助武王讨伐纣王呢?” 二人问:“千岁为什么反而要帮助周灭纣呢?” 殷郊回答说:“商朝的气数已经尽了,周朝的王气正旺盛,况且我父亲犯下了许多得罪天下人的罪行,如今天下诸侯顺应天命人心,以有道讨伐无道,以无德让给有德之人,这是常理,难道我还能守着这没前途的家业吗。” 温良、马善说:“千岁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以天地百姓为念,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像千岁您这样的人可不多见啊。” 温良和马善就摆酒庆祝。殷郊一边吩咐喽啰换上周兵的衣服,放火烧了寨栅,随即起兵。殷郊三人一起上了马,离开白龙山,往大路进发,直奔西岐而去。正是:
殷郊一心想归顺周主,就怕老天爷不答应。
殷郊正走着,喽啰来报告:“启禀千岁,有个道人骑着虎来了,要见千岁。” 殷郊听了,赶忙吩咐左右旗门官:“让队伍停下,把道人请来相见。” 道人下了虎,走进营帐。殷郊赶紧迎上去行礼,口称:“老师从哪里来呀?” 道人说:“我是昆仑门下的申公豹。殿下这是要去哪里呀?” 殷郊说:“我奉师父的命令,往西岐去投奔姬周,姜师叔不久就要拜将,我去助他伐纣。” 道人笑着说:“我问你,纣王是你什么人?” 殷郊回答:“是我父王。” 道人说:“这不就对了!世上哪有儿子帮外人讨伐父亲的道理!这可是乱伦忤逆的说法。你父亲不久就会龙御归天,你原本是东宫太子,自然应该继承成汤的基业,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承接帝王的正统,怎么能反过来帮助别人,灭掉自己的国家,毁掉自己的宗庙呢,这可是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的事啊!而且你日后百年之后,有什么脸面去见成汤等各位先王的在天之灵呢!我看你身怀奇宝,可以安定天下;你这形象也能定乾坤,你应该听我的话,这样就能保住自己的天下,去诛杀无道的周武,这才是长远之计啊。” 殷郊回答说:“老师您说的虽然有道理,无奈天数已经定了,我父亲无道,天命和人心都已经背离他了,周主应当兴起,我怎么敢逆天而行呢!况且姜子牙有将相之才,仁德遍布天下,诸侯们没有不响应他的。我老师曾吩咐我下山去帮助姜师叔东进五关,我怎么敢违背师父的话呢,这件事我实在不能从命。” 申公豹心想:“这话打动不了他,也罢,再激他一下,看看他什么反应。” 申公豹又说:“殷殿下,你说姜子牙有德,他的德表现在哪里呢?” 殷郊说:“姜子牙为人公平正直,礼贤下士,仁义慈祥,是个有良心的君子,有道德的大丈夫,天下人都服从他,怎么能小看他呢。” 申公豹说:“殿下有所不知。我听说有德行的人不会破坏人的伦理纲常,不会伤害人的天性,不会随意杀害无辜,不会自夸功劳。殿下的父亲固然得罪了天下人,你可以把他当作仇人;但殿下的胞弟殷洪,听说他也下山去帮助周了,没想到他为了邀功,竟然用太极图把殿下的亲弟弟化成了飞灰,这到底是有德之人做的事,还是无德之人做的事呢?如今殿下不顾手足之情,去侍奉仇人,我觉得殿下这样做不可取啊。”
殷郊听了大惊失色,说:“老师,这事是真的吗?” 道人说:“天下人都知道,我怎么会骗你呢。实话告诉你,现在张山就在西岐驻扎人马,你去问问他就知道了。如果殷洪没有这回事,你再进西岐也不迟;要是真有这事,你就该为弟弟报仇。我现在再给你请一位高人,来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申公豹骑着虎走了。殷郊心里十分疑惑,只好催动人马,继续往西岐进发。殷郊一路上都在琢磨:“我弟弟和天下人无冤无仇,怎么会被这样对待呢,肯定没这回事。要是姜子牙真的这么对我弟弟,我和姜尚誓不两立,一定要为弟弟报仇,然后再做其他打算。”
人马在路上走了不止一天,终于来到西岐,果然看到有一支打着商汤旗号的人马在这里驻扎。殷郊让温良去营里问问:“是不是张山在这儿?” 话说张山自从羽翼仙当晚离开后,两天都没见回来,派人去打听,也没得到确切消息。正在纳闷的时候,忽然军政官来报告:“营外有一位大将,口称‘请元帅迎接千岁大驾’,不知道怎么回事,请元帅定夺。” 张山听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寻思:“殿下早就失踪了,这儿怎么会有殿下呢?” 赶忙传令:“让他进来!” 军政官出营对来将说:“元帅让将军进去相见。” 温良进营来见张山,行礼。张山问:“将军从哪里来?有什么事要说?” 温良回答:“我奉殷郊千岁的命令,让将军来相见。” 张山对李锦说:“殿下早就失踪了,怎么这里又冒出个殿下?” 李锦在旁边说:“说不定是真的。元帅可以去见一见,看看真假,再做打算。” 张山听了他的话,和李锦一起出营,来到军前。温良先进营回话,对殷郊说:“张山到了。” 殷郊说:“让他进来。” 张山进营,看到殷郊三头六臂,相貌凶恶,左右站着温良、马善,也都是三只眼。张山问:“请问殿下,是成汤哪一支的宗派?” 殷郊说:“我是当今的长殿下殷郊。” 接着把之前的事说了一遍,张山听了,非常高兴,赶忙行礼,口称:“千岁。” 殷郊问:“你知道二殿下殷洪的事吗?” 张山回答:“二千岁因为讨伐西岐,被姜尚用太极图化成飞灰已经好几天了。” 殷郊听了,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众人赶忙把他扶起来。殷郊放声大哭说:“兄弟果然死在恶人手里了!” 然后一跃而起,把一支令箭折成两段,说:“要是不杀姜尚,我就跟这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