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赵来英跟王冬麦婆媳就起床准备蒸包子。
昨晚赵来英和好的面放在锅里,用灶膛里的余温一直催发着,早上起来的时候正好起发了。不然,眼下这个腊月的冷天,温度不够,面是发不起来的。
刘小冬起来的时候,婆媳俩已经蒸好了一锅荠菜肉包子。
四个绣娘已经简单吃了饭去继续做羽绒服了,老刘头去村外找其余的老头子们看堆肥,这是明年春天整个房家洼所有粮食的重要肥料。
刘礼夏今天准备再做一次纸,用年初准备好的构树皮来做。
这几天的羽绒都是村里男人们在处理,他已经不需要去随时看着了。
赵小狼也难得休息一下,陪陪他躺在家里的老爹。
一家人吃完早饭,刘小冬已然将今天要做的课业和要练的字抛在脑后,带着刘礼秋,刘枕月,还有那只大鹅,准备继续挖荠菜去。
昨天那地方的荠菜实在太多了,她们还要去挖,最好是从村口一直往外面找去。
不光她们几个挖,她还要纠集全村的小孩都跟着一起挖。
这种新鲜的绿叶蔬菜,在这个时代的冬季可是非常稀缺的,也就房家洼附近地多人少,才能幸存下来,要是赶上特殊年份,没等长出来估计就被吃了。
她们每个人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个小锄头,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叫人。
于是,房家洼全体小孩,今天集体出动,准备对周围方圆五六里之内的荠菜下狠手。
大家都是在私塾一同读了一年书的人,有的还跟着刘礼秋一起去作坊做事,彼此大大小小成群结队又叽叽喳喳地往外走。
房家洼现在整体比较“富裕”,家家有吃有喝,也有闲钱买布做新衣服,尤其是端午节的时候,宋若梅还给每家都送了一批上好的麻布,这就更有衣服穿了。
吃得好穿得好,房家洼的小孩子们整体长得就不差,现在一起出动,这一道亮丽地风景线着实惊到了附近村的村民。
惹得大人小孩都出来看热闹。
不过好在她们挖得荠菜都是长在路边和河梗上的,没有挖别人家田里的,所以其他人看她们挖荠菜也没法说什么。
房家洼的变化,附近的村民是看在眼里的,今年的他们也因为卖乌桕子和柿子,赚了一点银钱,虽然少,但几百文的进项对于现在的穷户们来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财产了。
但饶是他们知道房家洼变有钱了,在看到房家洼的一众小孩子面色红润,脸颊圆润,身上穿着新布做的袄子时,还是不得不感慨,不得不羡慕,甚至不得不嫉妒。
这房家洼真是运气好,怎么他们就没有这个运气呢?老天爷真是不公平。
所以,刘小冬一群人一路挖过来,从一开始 遇到人笑呵呵地跟她们打招呼,同龄小娃儿们围着她们跑,到现在一些大人问些稀奇古怪又阴阳怪气地问题,部分小孩子见到她们也是躲得远远地用有些仇恨的目光审视她们。
队伍里几个大一点女娃很快就看破了这些人的神情,刘小冬听说的时候,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而又全部明白了,然后再一次见证了人的生物多样性。
爱富,同时又仇富。
对勤劳致富的人仇富,但对打压剥削他们的富主们却是敢怒不敢言地点头哈腰。
这,畸形的性格。
这,万恶地旧社会养出来的可怜的人。
唉!一声长叹,刘小冬顿时觉得挖荠菜一点都不好玩了,这个时代,终究不是她所在的那个时代,全面富裕,全体高学历的时代,是这里的人从来都不敢想象的。
于是刘小冬建议大家放弃挖荠菜,一起回家。
不然越挖越远,越有可能遇到心术不正的人。她们一群小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五岁,还都是小姑娘,大人轻而易举地就会将她们全部抓起来,一个个打晕卖掉。
哪怕她不惧怕这些,但也不敢赌人性。
于是,房家洼挖荠菜大队,便齐刷刷收起小锄头,拎着小篮子,脚步飞快地往家里回。
一回家,这群小孩就找到了村长石大告状,将路上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说了出来。
石大一听有大人绞尽脑汁得打听房家洼的生意,还阴阳怪气,有的小孩被大人教得对她们这群小姑娘怒目以视。
就直觉不好。
这是记恨上了他们房家洼啊。
都是一个镇上的邻居,说不定还是平时经常见面的邻村人,就这么赤裸裸地对群孩子表露出这么恶心的心思,实在是可恶至极。
不等到中午,石大将此事对村里一众老头子说了,然后这群老头子就要闹开了。
石大跟着这群老头去了里正家,然后准备带着里正找到镇上的几个员外,让他们把其余几个里正都找过来,他们要好好谈谈这个事。
房家洼从秋收之后,就从附近村里买了不少的乌桕子和柿子,每家每户因此得了不少收入,虽然对比他们来说,这点钱不过塞牙缝,但在这个一年赚不到一分银子的过水镇,这些钱已经不算少了。
同时,今年他们还家家得了县令开荒的公告檄文,房家洼每个来他们收货的人都告诉他们明年他们还会继续来家里收东西,大豆,麻,乌桕子,柿子,甚至柴禾,只要房家洼要他们有,说一声立马就会有人上门收购。
这种不费力气得赚钱方式,也是房家洼人支持附近的村民的最好方式。
而且,年后房家洼准备扩建作坊,腐乳和变蛋成为四季常规产品,羽绒和鸭肉鹅肉虽然是季节性产品,但开荒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这些需要人手的工作,他们都打算就近找人,就是在帮他们改善家庭生活。
然而令房家洼人没想到的,却是一些人因为仇富而首先对孩子们言语开炮。
这是他们非常不能忍受的。
哪怕你们找到房家洼来跟大人们打一架,都比针对一群小女娃娃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