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代多考虑考虑!”
这句话像个魔咒,将这群胡搅蛮缠的人的脖子牢牢掐住,掐得他们就要窒息了。
小秦秀才成了县令大人钦点的镇专司教化官,他迷蒙又兴奋地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想他寒窗苦读数十载,最后还是败在了资质之上,不得不饮恨回家,当一个郁郁寡欢的夫子。
这么些年当夫子当的已经将他当年的锐气磨砺尽去,但此时此刻,县令大人竟然点他为镇里的教化官。
虽然是不入流的小吏,可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也想不来的位置。
小秦秀才压抑住内心即将喷涌地激烈,跟着众人的脚步往回走。
许员外见县令大人说了几句话安排了一个人,就把这群目无法纪的人给震慑住了,简直是简单地不能再简单了。
按他所想,他还要跟几位员外轮番上阵,跟这群人讲一堆大小道理,最后嘴巴都说干了才把这群人说通,然后双方经过漫长的拉锯,啊,不是,经过他们几个员外的调解,达成友好的和解。
皆大欢喜!
怎么县令大人不是按这个步子走的呢?
果然,县令大人就是县令大人,比他们这种没功名的就是会办事!
果然,人家能考中两榜进士又能为官多年,就是与他们这种多年考不中的人不一样!
果然,为官之人只有能为官的智慧和道理,是他这种人不能比拟的!
专司教化官,虽然他以前并没有听过这个官名,但县令大人当众钦点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这过水镇的天,大概是要变啦。
不过,显而易见地是往好的地方变去。
这是许员外非常乐意看到的。
房家洼众人感觉自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虽然与原本想象的画面不一样。
他们以为双方要吵上好几个回合呢。
巧遇到县令大人的时候,他们以为县令大人会拉这群人打板子呢。
没想到,就一句话摆平了这个事。
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叫摆平,按他们的理解,这叫说开了,以后那群人会长期接受“教化”,有县令大人钦点的教化官,房家洼人再也不怕这过水镇里其他村里的人眼红他们了。
有人说,这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有人说,这叫不费吹灰之力。
但无论他们怎么理解,房家洼的孩子们以后肯定都不会再被人言语攻击,阴阳怪气了。
只是,房家洼还要继续走自己的发展路子,以后与其他村子的差距势必会越来越大,不知道到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石大这个村民极力推荐的村长,此刻就在忧心这个,他知晓房家洼没有靠山,以后要是作坊做大做强了,那其他村的人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情了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靠山,自己坚持竖起来一道铜钱铁壁山来。
这是上晚课的时候,宋夫子教他们自强时候说过的话。
用在这个时候,似乎再合适不过。
石大把这些心事藏在心里,准备回村之后召集全村人来个第一次村大会。
教化官要如何教化,教化什么内容,何时教化,在哪里教化。这些问题被小秦秀才一一罗列出来。
杜庭难得来一趟过水镇,把这群目不识丁人安排完后,就心情颇好地跟儿子聊起了治民的事情。
许秀才几个人在两侧听着,一路上也不敢插嘴。
毕竟是县令大人在“授课”,他等秀才只有听的份儿。
其实不然,主要是杜庭把“专司教化官”安排下去之后,突然想到百姓虽需教化,但这教化却大有文章。
光是教化尊老爱幼等习俗,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宣讲律法,很多似乎不受用;而且老百姓都是目不识丁,家中几代贫农,大多还是佃户,教化官除非能每天跟在这群人后面耳提面命,不然,初一说的事,十五大概忘得差不多了。
可眼下为了未雨绸缪,他连威胁的话都说了出来,可未来时日,到底能教化成如何,这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了。
在来的路上,他无意间生出的这个想法,但在回去的路上,又觉得这个想法实行起来或许有些难度。
只是,眼下百姓的情况他一眼就能看穿,要如何保持教化的长久进行,最主要的是让那个百姓识字,再让百姓赚钱。
可这两件事,自古未有人真正做成过。
杜庭长叹一声,吓得跟在身后的一群人大气也不敢出。
他顿了顿,问向身边的几个老秀才:“诸位,不知对于教化之事有何见解啊?”
这话问得诚恳,语气恭敬,几个老秀才一下子竟然有些不适。
小秦秀才刚才一路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眼下倒有些一丁点的眉目。
几个老秀才面面相觑,一时哑然,最终是老秦秀才先开了口:“会县令大人,不知县令大人有何打算,我等老头子一时间还未有明显的眉目。”
其实哪里是没有眉目,不过是想听听县令怎么说,好跟在他后面顺坡下驴。
几个都是人精了,虽然在为官上不如杜庭,但在对人事上却有自己独特的手段。
但他们不会说也不敢先说。
杜庭目光扫过这群老秀才,心里呵呵一笑,顿时有些无语,然后又看向小秦秀才,心道,看来人老了,反而胆小了,既然如此,那就按刘小冬以前说的,用年轻人,多多地用年轻人,年轻人才是这片大地的未来。
“小秦秀才思考一路,似乎有了些眉目吧。”杜庭准儿问他。
小秦秀才忽然被点名,有些激动,整理好思绪,便回道:“回大人的话,小民无才,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但既然大人选了我,我想结合自家夫子的身份,对镇上的民众教授文字。”
“古人言,人不学不知义,这群人不知感恩,眼红他人,心存歹毒,不过是没有读书知礼造成的,我想,若是他们学了知识礼仪,明白事情轻重,礼义廉耻,自然能分辨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尊老,爱幼,尚贤,明礼,知耻,护家,厚德,自强,懂法,守法,用法。然后可以为君子。君子即成,家风即生。”
杜庭听着有些满意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