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曹逸正在课堂专心攻读,李夫子踱步而来。
“曹逸啊。”李夫子轻唤一声。
曹逸连忙起身,恭敬地作揖道:“夫子。”
李夫子微微一笑,捋着胡须说道:“近日学堂要举办一场诗文比赛,为师觉得你当参加。”
曹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谦逊道:“夫子,学生才疏学浅,怕难以胜任。”
李夫子轻斥道:“莫要妄自菲薄,你的才华,为师心中有数。此次比赛,乃是一次难得的磨砺机会,你定要好好把握。”
曹逸听闻,郑重地点了点头,应道:“学生谨遵夫子教诲,定当全力以赴。”
李夫子满意地颔首,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转身离去。
学堂里的几位学长听闻了曹逸与同窗之间的纠葛,他们心中也打起了小算盘,想着要在即将举办的诗文比赛中好好教训一下曹逸。
“这曹逸如此张狂,连同窗的夸赞都不理睬,定要让他知道知道厉害。”一位学长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
“没错,咱们在这学堂里待的时间长,经验总归比他丰富,这次诗文比赛就是绝佳的机会。”另一位学长附和道。
他们凑在一起,秘密商议着比赛的策略。
“咱们得提前准备几首精妙的诗文,到时候让他相形见绌。”
“对,还要在比赛中故意给他施加压力,扰乱他的思绪。”
为了在比赛中一举压倒曹逸,学长们日夜苦读,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满心期待着比赛的到来,好让曹逸在众人面前出丑。
比赛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学长们的斗志愈发昂扬,仿佛已经看到了曹逸落败时的窘态。
学堂的诗文比赛这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照得整个房间明亮而温暖。但屋内众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反而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参赛的学子们早早地来到赛场,个个正襟危坐,手中紧握着笔,目光时不时地瞟向放置在正前方的题目卷轴。曹逸坐在角落,神色淡定,目光清澈而坚定。
夫子走上讲台,轻轻展开卷轴,大声念出比赛的题目。话音刚落,学子们便迫不及待地低头沉思,有的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有的则面露喜色,似乎灵感瞬间涌现。
赛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曹逸微微眯起眼睛,稍作思索后,便开始动笔。他的笔触流畅,一行行优美的文字在纸上逐渐展现。
旁边的一位学子不时偷瞄曹逸,看到他写得如此顺畅,心中愈发焦急,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而另一边,几位学长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们看似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实则在留意着曹逸的进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有的学子已经完成,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有的则还在奋笔疾书,试图在最后的时刻完善自己的诗文。
曹逸停下笔,轻轻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然后仔细检查起来。此时,学长们也终于搁笔,他们偷偷观察着曹逸的表情,试图从中看出端倪。
夫子宣布比赛结束,学子们纷纷交上自己的作品,赛场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大家都在等待着最终的评判结果。
在比赛进行之时,李夫子、陈玉轩和王路在学堂外焦急地等待着。
李夫子来回踱步,眉头微蹙,喃喃自语道:“也不知曹逸这孩子发挥如何,能否应对此次比赛。”
陈玉轩则一脸紧张,对李夫子说道:“夫子,您说师兄有把握吗?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王路在一旁安慰道:“我相信曹逸兄,他平日里的才学定能助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终于,比赛结束,学子们陆续走出赛场。李夫子、陈玉轩和王路赶忙迎上去,围住曹逸。
李夫子急切地问道:“曹逸,此次比赛,你感觉如何,可有把握?”
陈玉轩也跟着问道:“是啊,师兄,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王路则目光期待地看着曹逸。
曹逸微笑着,神色从容地说道:“夫子,师弟,王路兄,我已尽我所能,至于结果,就看先生们的评判了。但我自认为发挥还算不错,应当有些把握。”
听了曹逸的话,李夫子微微点头,陈玉轩和王路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期待着最终的结果揭晓。
经过一个时辰的等待,终于到了公布比赛结果的时候。
学堂里挤满了学子,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先生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成绩。
“此次诗文比赛,第三名是......”夫子的声音在学堂里回荡,大家的心情愈发紧张。
随着第二名的名字被念出,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逸和几位学长身上。
此时,夫子微微一笑,大声说道:“本次诗文比赛的第一名,是曹逸!”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曹逸站起身来,向大家鞠躬致谢,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
旁边的学长们则面露惊讶和不甘,但也不得不佩服曹逸的才华。
夫子开始点评曹逸的作品,赞不绝口:“曹逸的诗文,立意高远,词句精妙,结构严谨,实乃佳作中的佳作。”
曹逸谦虚地听着先生的赞扬。
从此,曹逸在学堂中的名声更盛,成为了众多学子们学习的榜样。
自曹逸在诗文比赛中夺魁后,那几位曾试图教训他的学长和那些心怀嫉妒的同窗,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学长们望着曹逸,眼中不再有先前的狡黠与不甘,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钦佩。其中一位学长走上前,对着曹逸拱手说道:“曹逸,之前是我们心胸狭隘,如今你的才华我们心服口服,往后还望多多交流切磋。”其他学长也纷纷点头附和。
而那些曾经嫉妒曹逸的同窗们,也不再冷嘲热讽。他们围在曹逸身边,满脸羞愧地说道:“曹逸,以前是我们不对,你的优秀我们服气了,以后咱们一起努力!”
曹逸微笑着面对众人,谦逊地说道:“大家过奖了,日后还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自诗文比赛夺魁后,曹逸在学堂的日子发生了许多变化。
学堂其他夫子对他更加器重,常常单独为他讲解更深奥的学问,还让他在课堂上为其他学子答疑解惑。曹逸也不辜负先生的期望,讲解得清晰透彻,让同窗们受益匪浅。
同窗们对他的态度也彻底转变,不再有嫉妒和诋毁,而是真心地向他请教问题,与他一起探讨诗文。曾经那些故意捧高他的人,如今的称赞也变得真诚而由衷。
陈玉轩和王路更是与他形影不离,三人时常一起交流心得,互相鼓励。
而那几位学长,也放下了之前的成见。他们会与曹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共同进步。
曹逸在这样的氛围中,愈发勤奋刻苦。
学堂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也总能看到曹逸活跃的身影。他带领着同窗们在学术辩论中屡屡获胜,在知识竞赛中斩获佳绩。
在一次次的考验和挑战中,曹逸不仅在学问上日益精进,更在为人处世上变得成熟稳重,成为了学堂中众人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