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照进学堂,曹逸怀揣着满心的疑惑,恭敬地走到夫子面前,躬身行礼道:“夫子,学生有几处学问不明,还望夫子赐教。”
夫子放下手中的书卷,微笑着看向曹逸,温和地说道:“但说无妨。”
曹逸挺直身子,目光专注,说道:“夫子,近日学生研读经典,对于‘仁’之一字,虽有诸多思考,却仍感似懂非懂,不知夫子如何解读?”
夫子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仁’乃道德之核心,仁者爱人,心存善念,推己及人,方为仁之真谛。”
曹逸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又问道:“那夫子,‘礼’与‘仁’又有何关联?”
夫子轻拍曹逸的肩膀,耐心地解答:“礼为外在之规范,仁为内在之修养。依礼而行,方能体现仁心。”
曹逸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继续问道:“夫子,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与‘礼’呢?”
夫子目光深邃,语重心长地说道:“从身边小事做起,尊老爱幼,诚信待人,举止得体,皆为践行之法。”
曹逸再次行礼,感激地说道:“多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当铭记于心,努力践行。”
曹逸面带诚挚的笑容,朝着夫子深深一揖,说道:“夫子,学生家中休假那日杀年猪,准备了宴席。学生斗胆邀请夫子到家中做客,共享这欢乐时刻。”
夫子微微一愣,旋即爽朗笑道:“难得你有此心意,为师便应下了。”
曹逸眼中满是欢喜,连忙说道:“夫子能来,家中定是蓬荜生辉。学生放学回去告知家人,好生准备,恭迎夫子大驾。”
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曹逸满心欢喜地转身离去。
晚上,曹逸一回到家,便兴冲冲地奔向二爷和二娘。
“二爷,二娘,我今日邀请夫子来咱村家中吃杀猪宴啦!”曹逸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二爷和二娘听了,先是一惊,随后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二爷忙说道:“逸儿,这可是大事,我明日托人回去告知你父母,让他们好好准备准备。”
曹逸连连点头,“那就有劳二爷了。”
二娘则拉着曹逸,一边笑着一边念叨:“夫子能来,真是咱家的荣幸,可得把宴席办得妥妥当当。”
二爷皱着眉头思索道:“这夫子来咱村,路途不近,得安排辆马车去接送才好。”
曹逸赶忙说道:“二爷,这事我明日去学堂告知夫子。”
二爷点了点头:“行,莫要失了礼数。”
二爷来到马车行,仔细地挑选着。一辆辆马车整齐地排列着,有的装饰华丽,有的朴实无华。二爷心里想着,既要让李夫子坐得舒适,又不能太过奢华引人侧目。
经过一番斟酌,他终于选定了一辆看起来稳当又干净的马车。与马车行的老板谈妥价钱后,曹文又亲自检查了马车的车轮、缰绳等关键部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曹逸第二日一早便匆匆赶往学堂,见到夫子后,恭敬地行礼说道:“夫子,家中长辈知晓您应下了邀请,特意安排了马车接送您。
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甚好,有劳你家中费心了。”
曹逸忙道:“夫子,您能去,是学生一家的荣幸。”
夫子看着曹逸,说道:“休假日你便与我一同前往吧。”
曹逸惊喜道:“多谢夫子,学生定当陪同。”
曹逸完成告知任务后,又向夫子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满心期待着夫子到家中做客的那一天。
二爷一家听到夫子让曹逸陪同的消息时,正在屋内闲聊。
“啥?夫子让逸儿陪同?”二爷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拿稳。
二娘也是一脸的惊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说明夫子看重咱们逸儿。”
二爷放下茶杯,激动地站起身来:“那是自然,咱们逸儿聪明伶俐,能得夫子赏识也是意料之中。”
曹帅在一旁插话道:“这下二弟可要飞黄腾达了。”
二爷瞪了他一眼:“说什么飞黄腾达,只要逸儿能多学些学问,将来有个好前程,咱们也跟着沾光。”
二娘连连点头:“对对对,赶紧准备些东西让逸儿那日带上,别在夫子面前失了礼数。”
一家人忙忙碌碌地为曹逸收拾起来,心中满是对他的祝福和期待。
冬日的清晨,天色还未完全亮透,寒风凛冽地吹着。曹逸穿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提着精心准备的礼品,早早地乘坐马车来到了学堂门口。
他跳下马车,呵了呵冰冷的双手,跺了跺有些发麻的双脚,满心期待地望着学堂紧闭的大门。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他脚下被踩的声响。
过了一会儿,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学堂的门终于开了。曹逸急忙迎上去,向夫子行礼道:“夫子,学生已在此等候多时。”
夫子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脸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难为你起这么早,且随我一同出发吧。”
曹逸忙将礼品放到马车上,扶着夫子上了车,然后自己也跟着坐了进去。马车缓缓启动,车内布置得简洁而舒适。
曹逸略显拘谨地坐在一旁,时不时偷瞄一眼夫子。夫子倒是气定神闲,面带微笑。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马蹄的嗒嗒声交织在一起。
曹逸试图打破沉默,开口说道:“夫子,这一路风景还算不错。”
夫子轻轻点头:“嗯,乡间风光,自有一番宁静之美。”
随着马车的颠簸,两人的交谈也渐渐多了起来,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融洽。
曹逸向夫子讲述着村里的趣事,夫子时而倾听,时而发表几句见解。
不知不觉,马车离村子越来越近,曹逸的心情也愈发激动起来。
马车还未到村口,守在村口的曹云就看到,赶忙上去交谈带路。
马车缓缓驶入村子,那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村里的人们听到动静,纷纷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
“这马车里坐的是谁呀?”一个小孩扯着大人的衣角问道。
“瞧这阵仗,莫不是来了什么大人物?”一位老者眯着眼睛猜测。
“说不定是哪家的亲戚呢。”一个农妇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说。
众人议论纷纷,都想弄清楚这马车里的神秘来客究竟是谁。
看到曹逸大爷曹云之后,众人仿佛找到了答案的线索,纷纷围了上去。
“曹云,这马车里坐的是谁呀?”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曹云脸上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故意卖起了关子:“你们猜猜看。”
小孩急得直跺脚:“曹大爷,您就别逗我们了,快告诉我们吧!”
曹云这才缓缓说道:“是逸儿和李夫子。”
众人一听,顿时炸开了锅。
“哎呀,原来是李夫子,难怪这么大的阵仗。”
“曹逸这孩子真是有出息,能把李夫子请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满是兴奋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