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曹逸一大早就去学堂开始学习。他到达学堂时,陈玉轩已经坐在桌前等待。
两人相视一笑,交谈片刻后,便开始温习春节前的学习内容。
“师兄,这‘学而时习之’一句,你可有新的感悟?”陈玉轩问道。
曹逸略作思考,回答道:“我觉得不仅要时常温习所学,更要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方能体会其中真谛。”
陈玉轩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温故而知新’这句呢?”
曹逸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笔,说道:“温习旧知识,往往能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就如我们此刻温习,或许能发现之前未曾留意的深意。”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热烈。就在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李夫子走进了学堂。
李夫子微笑着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不错不错,能如此积极温习旧知,值得称赞。但切记不可只拘泥于过往所学,还需不断开拓新的视野。”
曹逸和陈玉轩连忙起身,恭敬地向夫子行礼:“谨遵夫子教诲。”
李夫子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今日,我们便接着探讨刚才你们谈论的经典,看看还有哪些精妙之处等待我们去发掘。”
于是,在李夫子的引领下,曹逸和陈玉轩又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中,他们时而沉思,时而发言,学堂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中午,曹逸回二爷家吃饭。一进家门,只见二娘正在厨房忙碌,曹帅和曹慧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二娘,我回来啦。”曹逸喊道。
二娘探出头来,笑着说:“逸儿,快去洗手准备吃饭。”
曹逸应了一声,乖乖洗手坐在桌前。
饭菜端上桌,二娘一边给孩子们夹菜,一边说道:“都多吃点,读书的读书,玩耍的玩耍,都费力气。”
曹帅嘴里塞着饭菜,含糊不清地说:“娘,今天的菜真好吃。”
曹慧也笑着说:“我要多吃点,下午和小伙伴们玩才有劲。”
大家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吃完饭,曹逸帮着二娘收拾好碗筷,稍作休息后,便又匆匆赶回学堂去了。
曹逸和师弟陈玉轩趁着午休时间,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过年发生的趣事。
曹逸眉飞色舞地说道:“师弟,我过年的时候跟着家人去走亲戚,那场面可热闹了。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们小孩子就到处疯玩,还放了好多烟花爆竹。”
陈玉轩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接话:“这有啥,我过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去逛庙会,那才叫精彩呢!各种杂耍表演,还有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我都看花眼了。”
曹逸好奇地问:“那你有没有买什么好玩的东西?”
陈玉轩得意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木雕,说道:“你看,这是我买的木雕,是不是特别精致?”
曹逸拿过木雕仔细端详,赞不绝口:“真不错,我过年的时候还吃到了祖母亲手做的糕点,那味道,现在想起来都还馋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
说起昨天的元宵节,曹逸更是来了精神,他兴奋地对陈玉轩说:“师弟,昨天的元宵节可真是热闹非凡!我和家人去街上看花灯,那花灯各式各样,有兔子形状的,还有莲花形状的,真是美不胜收。”
陈玉轩也满脸欣喜地回应道:“我也是,我还看到有人在猜灯谜,那谜面可有趣了,我也试着猜了几个。”
曹逸好奇地问:“那你猜对了多少?”
陈玉轩挠挠头说:“没猜对几个,不过过程很有意思。对了,我还看到了舞龙舞狮的表演,那狮子活灵活现的,特别精彩。”
曹逸点点头说:“我也看到了,还有街头卖艺的,喷火、变脸,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还有那甜甜的元宵,我吃了好几碗呢。”陈玉轩舔舔嘴唇,仿佛还在回味。
曹逸笑着说:“哈哈,我也是,感觉昨天真是太开心了。”
两人正说得兴起,李夫子走进了课堂。
他们赶忙住了嘴,端正坐好。李夫子看了他们一眼,微笑着说道:“看你们聊得如此欢快,不妨与我也分享分享这元宵节的趣事,稍后再开始今日的课程。”
曹逸和陈玉轩对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夫子讲述起来。
夫子听完,抚着胡须说道:“如此佳节,确实令人难忘。好了,现在该收收心,开始学习了。”
接下来的课程,曹逸和陈玉轩都学得格外认真,心里还回味着昨天元宵节的欢乐。
傍晚放学时,曹逸对陈玉轩说:“师弟,明日咱们接着聊聊。”
陈玉轩笑着点头:“好的,师兄明天见。”
曹逸和师弟陈玉轩告别后,便背起书箧往家赶去。
一路上,街边的酒肆已掌起了灯,阵阵酒香飘来。曹逸加快脚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路过一个卖糖人的小摊,他不由得驻足片刻,想起儿时与伙伴们争抢糖人的欢乐场景,轻叹一声后继续前行。
行至一条小巷,几只归巢的鸟儿叽叽喳喳叫着。曹逸拐进巷子,不多时便来到二爷家的门前。
他轻轻叩门,门内传来二娘温柔的声音:“来啦!” 门开后,二娘微笑着接过他的书箧,说道:“逸儿回来啦,快进屋歇歇。”
曹逸感激的说道:“谢谢,二娘。”
曹逸走进屋内,看见桌上已摆好了饭菜,顿时感到一阵温暖。
吃过饭后,曹逸回到自己的房间,点亮油灯,坐在书桌前准备学习。
他从书箧中拿出今日在学堂记下的笔记,仔细翻阅起来。微黄的灯光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他时而轻声诵读,时而提笔书写,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大哥曹帅进来准备睡觉了,他看见曹逸还在埋头苦读,轻声说道:“二弟,这么晚了还在学习,别太辛苦了,早些歇息。”
曹逸抬起头,冲曹帅笑了笑:“大哥,我再温习一会儿,书本中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曹帅走到曹逸身边,看了看他的书本,说道:“那也别太累着自己,我先睡了,你也早点睡。”
曹逸点点头:“好的,大哥,你睡吧。”
曹帅脱了外衣,躺到床上,不一会儿便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曹逸继续在油灯下研读着,直到夜深了,才合上书本,吹灭油灯,上床歇息。
曹逸醒来,看着窗外下着小雨,丝丝缕缕的雨线在微风中斜斜地飘洒。窗棂上已布满了晶莹的水珠,滴滴答答地滑落。
他起身穿上衣裳,走到窗前,伸出手感受着那微凉的雨滴。
曹逸不禁想起那些描写雨景的诗句,心中涌起一丝淡淡的愁绪。
曹逸收拾妥当,拿上一把油纸伞,便出门去学堂。
他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街边的店铺有的已经开门,伙计们正忙着擦拭柜台。
路上的行人不多,偶尔有几个也是行色匆匆。曹逸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积水,脚下的青石板因雨水的浸润而显得格外光滑。
一阵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曹逸紧了紧衣裳,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学堂。收起雨伞,轻轻抖落上面的水珠,走进了教室。
师弟陈玉轩已经在了,正坐在书桌前整理着书本。
曹逸走过去,放下雨伞,说道:“玉轩,你来的真早。”
陈玉轩抬头笑了笑:“这雨倒是让清晨更添了几分宁静,适合读书。”
曹逸点点头,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拿出书本:“那咱们可得抓紧这好时光,多学点知识。”
两人相视一笑,开始温习所学。
曹逸轻念着文章,陈玉轩则在一旁认真书写着注释。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过了一会儿,李夫子走了进来。他看到两人如此专注,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日这雨虽带来几分凉意,但你们求学之心炽热,甚好。”李夫子说道。
曹逸和陈玉轩起身向夫子行礼。
夫子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接着便开始了新一天的授课。
夫子授课时,声音沉稳而有力,他手持书卷,目光炯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位需深知此理,学与思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夫子一边讲解,一边在纸上写下这几个大字。
曹逸和陈玉轩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点头,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夫子又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日我们便来讲讲前朝之兴衰,尔等需用心领悟。”
接着,夫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前朝的风云变幻,兴衰荣辱。曹逸和陈玉轩听得入了神,仿佛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夫子停下话语,说道:“今日所讲,望尔等回去后细细思量,明日我们再继续探讨。”
曹逸和陈玉轩起身恭送夫子,心中却还在回味着夫子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