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刚刚破晓,曹家一大家人便纷纷从睡梦中醒来。夏日的村里,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祖父曹庆起得最早,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对新增产业的期待。大爷曹云动作麻利地收拾着东西,嘴里还不停念叨着需要注意的事项。父亲曹武则认真检查着牛车,确保出行的安全。
女眷们将干粮和水仔细地包好,大娘帮着曹帅把货物搬到牛车上。
家里的祖母廖氏带着二姐曹艳也开始了她们一天的忙碌。祖母步伐沉稳地走向兔舍,仔细查看兔子们的情况,添水加食,一丝不苟。二姐则负责照看着家里的牲畜,给牛羊喂草,确保它们都能吃饱喝足。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驾着两辆牛车。祖父曹庆和大爷曹云分别坐在车头,手中握着缰绳,轻拍牛背,牛车缓缓启动,沿着乡间的小道,向着镇上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祖父曹庆给大家讲述着过去的经历,大爷曹云规划着新产业的发展,父亲曹武则默默地听着,偶尔插上几句自己的想法。兄弟姐妹们好奇地望着窗外,对即将看到的新产业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牛车缓缓驶进天水镇,停在了二爷曹文家的门前。二娘闻声快步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二娘一边说着,一边帮忙招呼着众人。
大家纷纷从牛车上下来,却不见二爷的身影。二娘解释道:“当家的不在家,在自家的酒楼呢,刚接手,事儿多着哩!咱家里还有布店、肉铺,他忙得脚不沾地。”
众人随着二娘走进屋内,一路上的疲惫仿佛在这温暖的迎接中消散了不少。
曹武把牛车拴好,仔细检查了一番,确保牛儿也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大家围坐在一起,稍作歇息,喝了口茶,便开始商量着先去酒楼看看二爷,了解一下产业的具体情况。
一路上,大家都满怀期待,想象着酒楼的模样和经营状况。夏日的阳光炽热地洒在街道上,行人们来来往往,街边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终于,他们来到了酒楼前。这座酒楼气派非凡,门楣上挂着一块写有“曹记酒楼”的牌匾。
一进门,小二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当看到是自家亲戚时,连忙引着他们往楼上的雅间走去。
此时,二爷曹文正在雅间里与赵四商量着事务,看到众人到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大家来了,快坐快坐!”二爷起身招呼着。
众人纷纷落座,二娘让小二赶紧上茶水。
二爷说道:“今日孩子们的大姑和小姑两家人也会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家里产业的事儿。”
大姑一家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大姑忙着收拾东西,大姑父则在院子里整理礼物。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便出发了。大姑牵着赵婷,大姑父和赵鹏提着大包小包,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向镇上走去。
小姑一家也起了个大早。小姑精心梳妆一番后,开始帮忙小姑父把准备好的礼品打包。随后,小姑父扛着东西走在前头,小姑拉着张辽和张合兄弟俩跟在后头,也踏上了前往镇上酒楼的路途。
大姑一家这边,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赵鹏想着能不能在镇上有个事做,赵婷安静的看着周围,不时说上几句。大姑父虽然扛着不少东西,步伐却依旧沉稳。
小姑一家那头,小姑轻声给孩子们讲着故事,安抚着孩子们因为走路而产生的些许疲惫。小姑父则时不时回头看看妻儿,眼神中满是关切。
大姑一家终于来到了酒楼门前。大姑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赵婷的脸蛋也红扑扑的。大姑父和赵鹏放下手中的东西,整了整衣衫。
另一边,小姑一家也到了。小姑的发丝被汗水微微打湿,贴在脸颊上,小姑父的肩膀被重物压得有些发酸,孩子们都累坏了。
大姑笑着说道:“小妹,你们也到啦!”
小姑用手帕擦了擦汗,应道:“是啊,大姐,这一路可把我们累坏了。”
大姑父憨厚地说道:“快别站在这儿说了,咱们赶紧进去吧。”
小姑父点点头:“行,进去坐着休息休息。”
大姑看向孩子们:“瞧这俩小家伙,跑得一头汗。”
小姑摸了摸自家孩子的头:“兴奋得很,一路上就没消停过。”
大姑接着说:“也不知道里面都等着咱们呢。”
小姑宽慰道:“大姐,别着急,咱这不是到了嘛。”
说罢,两家人一同走进了酒楼。
两家人走进酒楼,正碰上出来迎接的二爷曹文。
二爷满脸笑容说道:“大姐,小妹,你们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众人跟着二爷走进雅间,里面已经坐满了曹家的人。
大姑说道:“哟,都在呢,让大家久等了。”
曹武连忙起身招呼:“大姐,小妹,快坐,一路辛苦了。”
大家寒暄几句后纷纷落座,祖父笑着说道:“人都到齐了,咱们这就开始商量正事吧。”
小姑父说道:“好,先听听二哥讲讲这产业的情况。”
二爷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酒楼、布店和肉铺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规划。
“咱们这产业,都是低价从那倒台的王家手上买的。之前各方争夺得厉害,好在如今落在了咱们曹家手里。”二爷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众人听得认真,时不时插上几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大姑父接过话头:“是呀,这机会难得,咱们可得好好经营,不能辜负了这番机缘。”
小姑父也点头附和:“没错,之前争夺的时候,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赵四在一旁说道:“我也参与了那场争夺,过程那叫一个激烈。不过现在好了,产业到了咱们手里,定要做出个样子来。”
二爷接着说:“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如何把这生意做大做强。”
大家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
二爷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自己的规划。
“咱们先说这酒楼,我打算重新聘请几位手艺精湛的大厨,推出几道特色招牌菜,吸引更多的客人。再把酒楼重新装修一番,弄得气派些。布店呢,要多进一些时下流行的布料款式,还要拓展客源,不能只局限于咱们镇上。至于这肉铺,保证肉质新鲜是关键,还要和周边的饭馆建立长期合作。”二爷目光炯炯,越说越起劲。
众人听得认真,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蹙眉思索。
大姑父开口道:“二爷这规划确实不错,只是这聘请大厨和重新装修,怕是要花不少银子。”
二爷自信地笑了笑:“只要经营得好,这点投入很快就能赚回来。”
小姑父也说道:“那布店拓展客源这事儿,得派些人手去周边的村镇宣传。”
二爷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我也想到了,咱们要多管齐下,才能让这产业兴旺起来。”
正讨论得热烈时,曹逸从学堂午休回来,来到了酒楼。
“我也来凑凑热闹!”曹逸面带自信的微笑说道。
众人看到曹逸,眼中都露出期待的神情。
二爷说道:“逸儿,快说说你的想法。”
曹逸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咱们家族的发展,不能只看当下。先说这兔舍,不能仅仅满足于零散养殖,要扩大规模,形成产业化。可以雇佣专人负责管理,引进优良兔种,提高兔毛和兔肉的产量与质量。同时,开设兔肉特色菜肴在酒楼供应,兔毛加工成各类织物在布店售卖。
再谈这野蚕,以前就有闻名遐迩的丝绸之都,他们的成功在于精细养殖和高超的纺织技艺。我们可以借鉴,邀请经验丰富的蚕农指导,提升蚕丝品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设计独特的丝绸图案,打造自家品牌。
还有这酒楼,除了之前说的聘请大厨和装修,我们可以举办主题活动,比如文人墨客喜爱的诗会、雅集,吸引更多文人雅士前来,提升酒楼的文化氛围和知名度。
布店要紧跟潮流,推出高端定制服务。肉铺除了和周边酒肆合作,还可以在集市上设摊,拓展零售渠道。
另外,我们要注重家族品牌的宣传,可以效仿以前富商,在节日期间举办慈善活动,提升家族声誉。”
众人听得入神,不禁对曹逸的规划啧啧称赞。
大姑父激动地说道:“逸儿这想法,真是周全详尽,咱们家族有望兴旺发达啦!”
小姑父也点头认同:“是啊,这规划有条有理,未来可期!”
二爷满脸欣慰:“好,就按逸儿说的办!”
讨论的起劲之时,二娘说道:“先吃饭,边吃边聊,这都过了饭点,可别饿着肚子谈事儿。”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肚子早已咕咕叫了。
于是,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继续交流着想法。
曹逸夹了一口菜,说道:“这饭菜真香,不过咱们的事儿可不能耽搁。”
二爷笑着回道:“那是自然,吃饭不耽误咱们商量大计。”
大姑父嘴里嚼着食物,含糊不清地说:“对,吃饱了才更有劲儿想办法。”
小姑父也点头应和:“没错,边吃边谈。”
一时间,饭桌上欢声笑语,大家对家族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