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的天水镇,被一层暖橘色的光晕所笼罩。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夕阳的余晖中像是被镶上了一道金边,轮廓显得越发清晰而壮美。镇口的银杏树,粗壮的枝干伸展开来,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镇中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归家的人们匆匆忙忙,身影被夕阳拉得修长。街边的店铺陆续开始打烊,伙计们一边收拾着货物,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中袅袅升起,那淡淡的烟雾在空中弥漫,带着饭菜的香气。孩子们在狭窄的巷子里奔跑嬉戏,笑声在这宁静的傍晚格外清脆。
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条流动的金色丝带。岸边,有几位老者正悠闲地垂钓,他们的脸庞被余晖染上了一层古铜色,神情安详而满足。
整个天水镇沉浸在这温馨而祥和的氛围中,仿佛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让人心安。
曹逸回到镇上的家,二娘笑着问他:“回去做啥了?”
曹逸笑着回答:“去帮黑娃家干了点农活,顺便和他们聊了会儿天。”
二娘点了点头,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心善。不过可别耽误了自己的学业。”
曹逸连忙应道:“二娘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耽误的。”
二娘让曹逸快去放好东西,洗手准备吃饭。曹逸应了一声,便匆匆往房间走去。
三姐也从房间出来,询问道:“弟弟,今日回家感觉如何?”
曹逸一边放东西一边回道:“三姐,挺好的,帮黑娃家干了点活,和他们聊得也开心。”
三姐笑着说:“那就好,快收拾好出来吃饭,今天有你爱吃的菜。”
曹逸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不一会儿便收拾妥当,洗了手来到饭桌前。
三姐在饭桌上打趣道:“弟弟还去地里了,没想到。”
曹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去帮个忙,也没干啥。”
二娘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曹逸碗里,说道:“不管干啥,都是有心。”
三姐接着说:“我还以为你就知道读书,都快成书呆子了,没想到还能下田干活。”
曹逸无奈道:“三姐,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我这不是也想活动活动筋骨嘛。”
一家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了,二娘问曹逸:“逸儿,你不是很关心家里野兔、野蚕的嘛,这次回去怎么样了?”
曹逸回道:“家里人照顾挺好的,秋收后会繁殖更多。”
二娘点了点头:“那就好,你在镇上读书,心里还惦记着这些,也是有心了。”
三姐笑着插话:“他呀,啥都操心。”
曹逸说:“那毕竟是咱们家里的一份产业,能多些收成总是好的。”
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在学堂里,曹逸一直是众多同窗学子敬仰的榜样。他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浩然正气,为人正直善良,从不与人勾心斗角,总是真诚待人。
对待学问,他更是刻苦到了极致,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他便已来到学堂,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开书卷,沉浸其中。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未有过一天的懈怠。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双眼紧紧盯着夫子,耳朵竖得直直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课后,他也不似其他同窗那般嬉戏玩耍,而是独自温习功课,反复思考夫子所讲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虚心向夫子请教,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正因如此,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无人能及。
当同窗们得知曹逸家在镇上有着诸多产业时,学堂里原本单纯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有些同窗开始刻意接近曹逸,他们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言语间满是奉承与讨好。“曹逸,你如此优秀,家中又有产业,真是令人羡慕啊。”其中一个同窗阿谀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巴结。
“就是就是,你这简直是人生赢家啊,以后可得多多关照我们啊。”另一个同窗也赶忙附和着,那副讨好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厌恶。
曹逸总是谦逊地回应:“家中产业皆是长辈们辛苦经营所得,与我在学堂的学业并无关联。我只愿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学问上有所建树。”他的声音不卑不亢,眼神清澈而坚定,丝毫没有因为同窗们的奉承而有半分的骄傲自满。
也有同窗在背后暗自嫉妒,他们聚在角落里,压低声音私下议论:“哼,他曹逸不就是家里有点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凭什么他什么都好,成绩好,家里还有产业,老天真是不公平。”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酸味和嫉妒,那扭曲的表情暴露了他们狭隘的心胸。
好友王路和师弟陈玉轩也听到了那些闲言碎语。
陈玉轩为人仗义,听到那些对师兄曹逸的嫉妒和诋毁之词,气得满脸通红,忍不住为师兄曹逸打抱不平:“这些人真是胡说八道,师兄的努力和正直大家有目共睹,他们这般嫉妒,实在是小人行径!”
王路性格较为温和,但此刻也满心愤慨,攥紧了拳头说道:“曹逸兄平日对大家多有帮助,那些人不知感恩,还在背后说这些酸话,实在过分!”
王路决定和陈玉轩一起,在同窗中为曹逸正名。他们逢人便说曹逸的种种优点和他为学堂付出的努力,试图让那些被嫉妒蒙蔽双眼的同窗清醒过来。
“曹逸师兄每日刻苦学习,我们都该以他为榜样,而不是在这说些风凉话。”陈玉轩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王路也附和道:“没错,曹逸兄不仅学问好,为人更是没得说,大家不能听信那些谣言。”
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同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那些闲言碎语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曹逸从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扰,依旧每日早早来到学堂。天边还只是泛起了鱼肚白,他便已步伐坚定地走在通往学堂的小径上。
当他踏入学堂的大门,那或谄媚或嫉妒的目光便如芒刺般纷纷投射过来。有人满脸堆笑,试图引起他的注意;有人则撇嘴侧目,目光中满是不屑与嫉妒。然而,曹逸就像身披无形的铠甲,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他安静地穿过人群,身姿挺拔如松,步伐沉稳有力。那专注而坚定的眼神,仿佛前方有着他一心追寻的真理之光,而周围的喧嚣与纷扰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目不斜视,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轻轻放下书包,有条不紊地取出书本和文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即将展开的知识篇章。
在这看似纷扰的学堂中,曹逸用他的淡定与从容,为自己营造出了一方宁静的天地,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向学。
夜晚,当其他同窗都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他还在油灯下温习功课。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难题;时而展颜一笑,因为想通了某个知识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堂迎来了一场关乎众多学子前途命运的重要考试。考试的前夕,夜色如墨,浓重地笼罩着学堂,可室内却灯火通明。那些曾经刻意接近曹逸的同窗又围了过来,他们一个个神色紧张又带着几分期待。
“曹逸,这次考试你可得帮帮我们呀。”其中一人急切地说道,眼睛里满是渴求。
“是啊是啊,你就透露一点题目或者给我们点提示吧。”另一人也跟着附和,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
曹逸听闻,眉头紧皱,目光中透着坚定与严肃,严词拒绝道:“学问之事,当靠自己努力,不可走歪门邪道。考试是对我们所学的检验,若靠作弊蒙混过关,又怎能真正掌握知识,将来又如何担当重任?”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让那些企图不劳而获的同窗们顿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考试结束后的几日,成绩公布的日子终于来临。阳光洒在学堂的榜单上,曹逸的名字高高在上,独占鳌头,那成绩的耀眼程度让人无法忽视。而那些曾经嫉妒他的同窗,看着自己那不尽人意的成绩,不禁面红耳赤。他们有的咬着嘴唇,有的低垂着头,暗自懊悔自己平日里没有像曹逸那般刻苦,只知道嫉妒和投机取巧。
曹逸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他深知学无止境,反而比以往更加勤奋。每日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学堂,开始诵读经典;夜晚,他依然在微弱的烛光下埋头苦读。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帮助那些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同窗。每当有同窗前来请教问题,他总是停下自己手头的事,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难题。他会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部分,用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让同窗们恍然大悟。他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提高记忆力。
渐渐地,同窗们在曹逸的影响下,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把心思放在攀附权贵或者嫉妒他人上,而是一心向学。课间休息时,不再是打闹嬉戏,而是三五成群地讨论学问;放学后,也不再匆匆离去,而是留在学堂继续钻研功课。整个学堂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书声琅琅,笔墨飘香。
李夫子走进学堂,看到这一幕,欣慰不已。他眼中满是赞赏,心中感叹道:“曹逸这孩子,当真是学堂的福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