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的布品和野兔得以顺利进入郡城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家族生意逐渐兴旺起来。
郡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纷纷谈论着曹文家的布品,那细腻的质地、精美的图案,无不令人称赞。而野兔更是成为了富贵人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鲜嫩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曹文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和自豪。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多亏了与柳员外的合作,以及严松的相助。
与此同时,柳家也因为这次合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柳家的产业也随之扩大,柳员外时常感慨:“与曹文兄弟的合作,真是我之幸啊!”
随着家族生意的日益兴旺,曹文却并未被眼前的繁荣冲昏头脑。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书房,思考着自家生意存在的不足之处。
曹文深知,虽然布品和野兔当下销量可观,但产品的种类相对单一。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久立足,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再者,家族的生产规模仍有待扩大。如今的产量在应对当前的需求时已略显吃力,若市场进一步拓展,恐怕难以供应充足的货品。
还有,家族中的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家族里能独当一面的经营人才稀缺,若不及时培养,日后恐会成为发展的瓶颈。
运输环节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尽管之前的运输任务大都顺利完成,但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应急机制。
曹文将这些问题一一写在纸上,反复思量着解决之道,他明白,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家族的生意才能真正长盛不衰。
一日,曹文将曹逸唤至书房,打算与他商讨家族生意的现状与未来。
曹逸恭敬地走进书房,向曹文行礼后,在一旁坐下。
曹文神色凝重地说道:“逸儿,如今咱家生意看似红火,实则暗藏危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曹逸略作沉思,说道:“二爷,我觉得咱们的布品款式虽美,可长久不变,恐让顾客生腻。野兔的养殖规模也需扩大,保证供应不断。”
曹文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不错,我也在担忧生产规模和人才培养之事。你觉得如何解决为好?”
曹逸思索片刻,回答道:“二爷,咱们或许可以招募一些有经验的工匠,传授技艺,培养自家的人才。至于扩大规模,需先筹备资金,购置土地和设备。”
曹文听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逸儿,你所言在理。那对于运输环节的隐患,你有何见解?”
曹逸皱起眉头:“我认为,可提前规划多条备用路线,与沿途的驿站打好招呼,以备不时之需。还可训练一批专门应对突发状况的人手。”
曹文拍了拍曹逸的肩膀:“逸儿,你能有如此见解,我甚是欣慰。日后,家族的生意还需你多多费心。”
曹逸郑重说道:“二爷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
曹逸和二娘、三姐一起吃饭时,二娘每次谈起二爷曹文都是心疼不已。
二娘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二爷啊,整日为了家族的生意奔波操劳,我看他都瘦了一圈,夜里睡也睡不安稳。”
曹逸默默地听着,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三姐接着话头说道:“是啊,娘亲,父亲太辛苦了,咱们得想法子让他多歇歇。我也在学怎么经营,会帮助父亲的。”
二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那敢情好,你要是能帮上你父亲的忙,也能让他轻松不少。”
曹逸也说道:“三姐聪慧,一定能学好经营之道,为家族出力。”
三姐红着脸说:“我会努力的,只希望能减轻父亲的负担。”
随着曹家生意的蒸蒸日上,曹家在村里的名望也与日俱增。
过去,曹家虽也算殷实,但在村里的地位并非顶尖。如今,因布品和野兔生意的兴旺,给村里带来了众多就业机会,让不少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农忙时节过后,村里的壮劳力不再无所事事,而是在曹家的产业里有了一份稳定的活计。妇女们也能帮忙处理野兔的皮毛,挣些贴补家用的零钱。原本贫困的家庭,如今也能给孩子添件新衣,餐桌上多了几样荤腥。
村民们对曹家充满了感激和敬重,提起曹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在村里的大小事务中,曹家的意见也备受重视,成为了众人信服的楷模。
哪家有了矛盾纠纷,也会请曹家人来主持公道。就连嫁娶喜事,主家也都盼着曹家能来捧场。
就连村里的长辈们也时常感叹:“曹家是咱村的福气啊,有这样的人家,咱村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如今,村里的孩子们都以曹文为榜样,立志长大后要像他一样,有本事、有担当,为村子的繁荣贡献力量。
曹云走在村里,旁人投来的羡慕和尊敬的目光,让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深知家族的荣耀来之不易,心中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维护这份荣誉。
曹武看到家族的兴旺,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也更加谨慎,时常提醒家中众人不可骄纵,要保持谦逊。
祖父曹庆,经历过岁月的沧桑,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起伏。如今家族的昌盛让他老怀甚慰,常常坐在门口,与路过的村民唠唠家常,言语中充满了对后辈们的夸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祖母则是满心欢喜,她去地里摘菜时,村里人也会摘自家菜给她,嘴上还说着:“这是给曹老太太的一点心意。”她把这份尊重都记在心里,回家后叮嘱家人要多行善事,回报村民的厚爱。
曹逸又到了休假之日,回村里看望长辈们。
他身着整洁的衣裳,手里提着为长辈们精心准备的礼物,满心欢喜地走进村子。一路上,遇到的村民们都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曹逸也微笑着一一回应。
他来到祖父祖母的住处。一进门,便看到祖父正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晒太阳,祖母在一旁缝补衣物。
“祖父、祖母,我回来看你们啦!”曹逸大声说道。
祖父睁开眼睛,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祖母也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迎了过来。
“逸儿啊,可把你盼回来了!”祖母拉着曹逸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慈爱。
曹逸将礼物递给祖母,说道:“这是给您和祖父带的一些补品和小物件。”
祖父欣慰地说:“孩子有心了,快坐下歇歇。”
告别祖父祖母后,曹逸信步走向野兔舍。还未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嘈杂的声响,他加快脚步,只见大伙正忙碌地穿梭其间。
曾经熟悉的场景如今更加热闹,新添的兔舍一间接着一间。正瞧着,突然几声欢快的犬吠传来,曹逸转头看去,原来是曾经自己养的四只小黄狗。
时光匆匆,当初的小黄狗如今都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黄狗。它们欢快地朝着曹逸奔来,尾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围着他不停地打转,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久别重逢的欢喜。
曹逸蹲下身子,挨个抚摸着它们的脑袋,眼中满是欣喜和亲切:“好家伙,都长这么大啦!”
孙寿看到笑着说:“逸娃儿,我喂的怎么样?”
曹逸直起身来,望着孙寿爽朗地笑道:“孙叔,瞧这一只只活蹦乱跳的,您喂养得那自然是极好的!”
孙寿嘿嘿一笑:“那可不,我可是尽心尽力,不敢有半点儿马虎。”
曹逸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那些肥壮的野兔和欢快的黄狗,说道:“孙叔,辛苦您啦!就凭您这喂养的本事,咱们这野兔舍的生意定会越来越红火。”
孙寿摆摆手:“嗨,说啥辛苦,能为咱曹家出份力,我高兴着呢!”
曹逸询问孙寿:“孙叔,我父母,大爷,大娘他们在做什么?”
孙寿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回道:“你父母啊,在忙着处理新到的草料呢。你大爷大娘嘛,好像是去邻村采购些物件去了。”
曹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孙叔您先忙着。”
孙寿应道:“好嘞,逸娃儿你去看看他们吧。”
曹逸转身离开野兔舍,朝着存放草料的地方走去。一路上,他心里琢磨着,等见着父母,要和他们商量商量如何进一步改进草料的处理方式,以提高效率。
不多时,他就来到了存放草料的仓库,看到父母正满头大汗地忙碌着。
“父亲,娘亲,我回来了。”曹逸喊道。
父母听到声音,停下手中的活,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逸儿,你回来啦。”母亲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曹逸走上前,帮忙一起整理草料,“这天越来越冷了,咱们得多备些草料,可别让兔子们冻着饿着。”
父亲点点头,“是啊,这冬天不好过,得多费些心思。”
曹逸说道:“父亲,娘,你们要多管理,只是也别累到自己。”
父亲笑了笑,“逸儿,放心吧,这点活累不着我们。倒是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母亲接过话茬,“是啊,逸儿,这家里有我们,你别太操心。”
曹逸看着父母略显疲惫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爹,娘,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了,能雇些人手帮忙就雇些,别太辛苦了。”
父母对视一眼,父亲说道:“逸儿,咱们能自己多做些就多做些,节省些开支,也是为了家族更好。”
曹逸无奈地摇摇头,“我知道你们一心为了家族,可身体要紧,要是累坏了,得不偿失。”
母亲拍了拍曹逸的手,“好孩子,我们心里有数,会注意的。”
曹逸叹了口气,“那好吧,反正你们一定要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