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这边一大早便来到院子里练武,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和专注。
二娘笑着走过来,说道:“逸儿真勤奋,将来定能有大出息。”
曹逸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二娘,我会努力的。”
二娘点点头,转身去做早餐了。厨房里很快传来了切菜和烧火的声音,不一会儿,阵阵饭香就飘了出来。
二娘做好早餐后,先去叫二爷和三姐起来吃早餐。
她轻轻敲着房门,喊道:“慧丫头,起来吃早饭啦!”
不一会儿,二爷和三姐睡眼惺忪地走出房间,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始享用早餐。
曹逸练完武,走进屋里,看到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早餐,心里暖暖的。
“快趁热吃,多吃点才能长身体。”二娘把筷子递给曹逸。
曹逸大口吃着,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二娘做的饭最好吃了。”
二娘看着曹逸的样子,脸上满是慈爱。
吃过早饭后,二娘说道:“咱们一起看看回村里过春节的东西还差什么,早点准备齐全。”
于是,大家开始在屋子里翻找起来。
曹逸一边翻着柜子,一边说道:“二娘,我觉得给村里孩子们的甜点好像少了些。”
二爷则在一旁检查着行李,说道:“布料倒是都备齐了,就是这烟花爆竹还得再准备点。”
三姐也跟着说道:“还有给长辈们的礼物,也得再核对核对。”
二娘听了,点了点头说道:“逸儿说得对,甜点得多准备些,不然孩子们可不够分。夫君,烟花爆竹你一会儿去再买点。慧丫头,那咱们现在就把给长辈们的礼物都拿出来再清点一遍。”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曹逸跑去屋里拿纸笔准备记录,二爷准备出门去买烟花爆竹,三姐和二娘则把给长辈们的礼物一件一件地摆出来仔细核对。
一家人忙活了好一阵,终于把东西都清点得差不多了。
二娘看着清单,松了一口气说道:“这下应该都准备齐全了,就等着出发回村咯。”
曹逸兴奋地说:“太好了,真想快点回到村里和小伙伴们一起聚聚。”
三姐笑着打趣道:“瞧你那着急的样儿。”
二爷从外面买烟花爆竹回来了,说道:“可算买回来了,这集市上的人还是挺多的。”
看着天色快到午时了,二娘忙着和三姐准备午饭。
厨房里,二娘切菜的声音“笃笃笃”响个不停,三姐则在灶前烧火,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庞。
就在这时,赵四赶着马车来到了院子里,高声喊道:“二爷,我来啦!”
二爷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说:“小四,来得正好,一会儿一起吃饭。”
赵四把马车停好,走进屋里,说道:“二爷,一路上可热闹了。”
不一会儿,二娘和三姐就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
“这饭菜真香啊!”赵四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道。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屋子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
二娘放下筷子说:“大家都吃完,收拾收拾,咱们也该出发回村了,别耽误了时辰。”
众人纷纷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很快就都放下了碗筷。
曹逸积极地开始帮忙收拾桌子,说道:“我来把碗碟收进厨房。”
三姐也动手整理着行李,说道:“我再检查一遍给长辈们的礼物有没有都带上。”
二爷和赵四则把买好的东西搬到马车上,捆绑牢固。
一时间,屋子里又是一阵忙碌,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踏上回村的路程。
一家人收拾妥当后,便坐上马车向杨家村出发。
一路上,微风轻拂着众人的脸庞。曹慧兴奋地望着窗外,不停地和大家分享着她看到的新奇事物。
“快看,那边有几只羊!”曹慧指着远处说道。
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二爷赶着马车,嘴里哼着小曲儿。赵四则和曹逸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不一会儿,就走了一半的路程。二娘看着大家,说道:“很快就能见到家里人了,也不知道他们身体怎么样。”
曹逸连忙说道:“肯定好着呢,咱们回去他们一高兴,啥毛病都没了。”
众人都被曹逸的话逗笑了。
镇里到村里就十多里地,此刻大家的心情却格外激动,因为那里有他们最温暖的港湾和最牵挂的亲人。
到家了,马车刚停下,曹逸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
“祖父祖母,我们回来啦!”曹逸欢快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
祖父祖母闻声从屋里走了出来,脸上满是惊喜和慈爱。
“哎哟,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祖母笑着说道,眼里闪烁着泪花。
众人纷纷上前,簇拥着祖父祖母,嘘寒问暖。
这时,祖父看到了跟在后面的赵四,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哟,小四也跟着来了?已经很多年没有跟着回来了。”
赵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祖父,我想您和祖母了,就跟着一起回来看看。”
祖母连忙拉过赵四的手:“好孩子,能回来就好,快进屋,屋里暖和。”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走进屋里,屋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祖父祖母看着赵四,眼里满是感慨。
祖父开口说道:“一晃这么多年了,你都没回来。”
赵四低垂着头,神色有些愧疚。
二爷连忙接过话头:“父亲,娘亲,小四他在镇上忙,所以一直没抽出空。”
赵四心里却很清楚,并不是因为忙。他暗自想着:自己那时年轻不懂事,总觉得不是这个村里的人,不想回来一起过年。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了,他才越发觉得自己当年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荒唐。
想到这里,赵四抬起头,看着祖父祖母,真诚地说道:“祖父祖母,是我以前不懂事,以后我会常回来看您们的。”
祖父祖母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祖父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祖母看着赵四,感慨地说道:“一晃就这么大了,小四你还没成家吧?”
赵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祖母,还没呢。”
祖母叹了口气,接着说:“村里和你一样大的孩子都几个了。”
这时,二娘帮着赵四说话:“娘,小四这不是一直忙着嘛,而且缘分这事儿急不得。”
祖母点了点头,说道:“也是,不过小四啊,也该上心了。”
赵四应声道:“祖母,我知道了。”
祖母说完,拉着二娘的手去屋里,嘴里还念叨着:“走,咱们娘俩到屋里说点体己话。”
二娘顺从地跟着祖母走进屋里,留下其他人在堂屋。
赵四站在原地,显得有些局促。二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在意,娘亲也是关心你。”
曹慧在一旁眨着眼睛,好奇地看着赵四。
而屋里,祖母和二娘坐下,祖母轻声说道:“老二家的,你说小四这孩子到底咋想的?”
二娘宽慰道:“娘,小四心里有数,您就别太操心了。”
堂屋里,祖父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来说说家里这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老二掌握方向,眼光独到,总能看准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爷谦逊地笑了笑,说道:“父亲,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祖父接着说:“还有逸儿这孩子,头脑灵活,常常能出谋划策,给咱们家的产业发展提供不少好点子。”
曹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祖父,我也是跟着大家学的。”
祖父又道:“村里的事儿呢,都是老大和老三忙活。他们任劳任怨,把村里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说到这儿,祖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才有了如今的光景啊。”
二爷想了想问祖父:“父亲,我们回来时路上,听村民们都在说答谢宴,这是怎么回事呀?”
祖父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哦,那是咱家办的一场答谢宴,邀请的都是平日里帮咱们曹家干活的人。这些人啊,平日里家里有个什么大小活儿,他们都尽心尽力地帮忙,可给咱家帮了大忙了。咱曹家能有如今的日子,也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呀,所以就想着办个答谢宴,好好谢谢他们。”
二爷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父亲,您考虑得周到。那这答谢宴办得怎么样?”
祖父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说道:“办得不错,热热闹闹的,大家都很开心。那些帮忙的人也直说咱们曹家仁义,以后有啥事儿还会继续搭把手。”
曹逸在一旁插话道:“祖父,那明年春节,还让大家都感受感受咱们家的感激之情。”
祖父摸了摸曹逸的头,说道:“好,逸儿这想法好。”
这时,祖母和二娘从屋里走了出来,祖母笑着问道:“你们在聊啥呢,这么热闹?”
祖父把答谢宴的事儿又跟她们说了一遍,祖母连连点头,说道:“这是应该的,做人就得懂得感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继续谈论着村里的家长里短,屋子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