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远在潞西县(今芒市)的日军 56 师团长松山佑三,正坐在他那略显昏暗的办公室里。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文,电文的内容是 148 联队请求撤退。
松山佑三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满脸怒容,他的手紧紧握着那份电文,仿佛要将它揉碎一般。他气得浑身发抖,对着空气大声骂道:
“混蛋!懦夫!”
接着,他猛地站起身来,对着站在一旁的通讯兵吼道:
“马上去给我发报,告诉藏重康美,必须死守腾冲城,不得退后一步,违令者军法从事!”
松山佑三的日子最近非常不好过,几乎每天他都会收到一封来自部下的请求撤退的电文。这些电文就像一根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让他焦虑得几乎要失眠好几天。
然而,松山佑三内心深处却有一股强烈的不甘心。他从骨子里看不起中国军队,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在他的观念里,被这些曾经被他们打得抬不起头来的敌人追着打,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藏重康美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松山佑三的回复。当他收到松山佑三的命令时,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觉得自己的联队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不能及时撤离,一旦中国军队完成了对腾冲城的合围,那他们 148 联队可就真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了。
然而,面对如此命令,藏重康美感到束手无策。日本的等级制度极其严格,他深知若此时违抗命令擅自撤离,不仅自己会遭受严厉惩罚,恐怕连远在国内的家属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无奈之下,他只得强压内心的焦躁,重新起草一份电文。
在这份电文中,藏重康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腾冲城已失去战略桥头堡的重要意义,继续坚守只会让士兵们白白牺牲,得不偿失。因此,他主张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以图来日再战。
然而,这封电报发出后,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藏重康美不禁感到一阵绝望,他知道以师团长的刚愎自用,多半是不会采纳自己的建议的,他现在隐隐有一些恐惧,那是对自己接下来命运的恐惧。
别看这帮家伙嘴上喊得震天响,说什么要为天皇尽忠,但实际上呢?在有退路可走的情况下,又有几个人会真正选择去尽忠呢?就拿后来的东条英机来说吧,这家伙在日本战败后,竟然悠哉悠哉地躲在家里,完全没有一点要为他们天皇尽忠的样子。
直到美军找上门来要抓捕他的时候,他才慌了神,想要开枪自杀。结果呢?他对着自己的胸口连开了四枪,居然都没死成!这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啊!
这种所谓的精神,或许只能用来忽悠那些被洗脑洗得傻乎乎的底层士兵吧。对于这些高级军官来说,他们可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小命的。
相比之下,德国的那些高层军官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数都会追随自己的领袖,要么服毒,要么吞枪自尽。而且,在临死前,他们还会特意吩咐下属,等自己死后,一定要用汽油将自己的尸体焚烧掉,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尸体落在敌人的手中,遭受敌人的侮辱。
相比之下,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与此同时,祁天正正站在来凤山的山顶,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腾冲城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转头对着站在身旁的董剑说道:
“你记一下,等会儿回去跟工兵团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赶紧修一条路通到这里来。这路不用修得太好,能保证我们的重型火炮可以顺利拉上来就行,如果我们把重榴弹炮布置在这个地方,那可真是居高临下啊!到时候整个腾冲城都在我们的射程范围内,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董剑连忙点头应道:
“是,旅座,我这就去安排!”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将祁天正的指示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完成对来凤山阵地的视察后,祁天正带着一行人返回了旅部。一回到旅部,他就开始了他那套“哭穷”的表演。虽然实际上他现在的粮食、武器和弹药都非常充足,但他还是想尽办法多给自己的部队争取一些资源。
并且为了给炮兵部队保驾护航,祁天正这个家伙还得寸进尺的将防空营给要了过来,虽然日军现在已经丧失了制空权,但祁天正还是十分谨慎的。
对于祁天正的这种行为,何长官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哪个军官不希望自己手下的部队实力强大呢?而且,像祁天正这样懂事的下属,实在是太难得了,支持,必须全力支持。
有道是:“上边动动嘴,下边跑断腿”,这句话用在此时的场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何军长只是挥了挥手,各种战略物资,就如同怒江的江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向83旅。
一旁的赵兴,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的羡慕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不禁暗自感叹,同样都是军队,待遇竟然如此天差地别。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物资,他的口水都快流了出来,但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感慨一句:
“嫡系就是嫡系呀!”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军部工兵团的效率也堪称惊人。仅仅过去了短短三天时间,通向来凤山山顶的道路便已初具雏形。
尽管这条道路虽然看上去不太美观,但它的实用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至少,现在大型火炮已经能够顺利地被拉到山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