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多斤稻谷,八百多斤稻谷,堆在一起就跟个小山似的。
生产队粮仓门口,每个社员看到陈建军家领到的粮食都忍不住驻足看上两眼,露出一副羡慕表情。
心里畅想着要是自家也能分到这么多粮食就好了。
大伯陈建国家的粮食就堆在不远处,除了羡慕,内心还多了一丝嫉妒跟怨恨。
要是去年陈伟南不闹着分家,现在陈建国家分到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陈伟南站在粮食堆旁边,心里盘算怎么处理他们。
老爹跟老娘脸上堆满笑容,围着粮食堆,拍拍这个,看看那个,心情非常激动。
跟大伯他们分家前他们看过这么多粮食,但那是两家人的。
如今堆在面前的粮食全部归自己一家人,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但如今却变成了事实。
就在他们畅想着眼前这么多粮食怎么吃的完时,一旁的陈伟南突然开口。
“爹,娘……”
“咱家就算顿顿吃白米饭,这么多的稻谷也吃不完吧?”
老娘脱口回答:“肯定吃不完……”
“咱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虽然称不上大鱼大肉,但家里最起码不缺油水,各种腊货几乎没断过。”
“加上你经常在外面做席带回来好菜,家里就更不缺油水了。”
“平时吃得油水多,吃的饭自然就少了。”
“两千斤稻谷足够咱家吃上一整年,甚至还有多。”
陈伟南脱口回答:“那就把多出来的五百斤稻谷全部换出去。”
老爹陈建军一听就急了:“不能换……”
“这么好的粮食,吃不完也能存在家里。真要是换了出去,再想买回来就难了,还要粮票,咱家去哪儿搞那么多粮票。”
陈伟南笑着解释:“爹……”
“我既然决定把多出来的五百斤稻谷全部换出去,那就没打算换回来。”
“咱们又不是不挣工分了,明年到这个时候还会分粮食,而且比今年只会多,不会少。”
“既然年年都有粮食分,咱们存那么多稻谷干什么?”
“再说了……”
“就算明年粮食减产,分到手的稻谷没今年多,咱家还有这么多的苞谷跟红薯,永远不会缺粮。”
“我想把多出来的稻谷换成苞谷。”
“打成包谷面,既可以给人吃,又能喂猪……”
“喂猪的话三四斤苞谷就能长一斤肉,咱们最少能多赚一倍的钱。”
“再拿出一些粮食换布票,肉票……”
“过年前咱家怎么着也要给每个人搞一身新衣服穿。”
“洛寒要给陈夏喂奶,不能经常吃腊肉,但又要保证营养,肯定也要换些肉票回来。”
自从分家以后,陈伟南在家里做出来的各种决定从来没有吃亏过,不然老爹也不会让他当家。
看陈伟南越说越起劲儿,家里也确实需要一些肉票跟布票,当即不再拒绝:“行……”
“这些事儿我都听你的。”
“你是一家之主,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得到老爹支持后,陈伟南也不废话,直接爬上粮堆,扯着嗓子朝周围社员喊道:“各位叔叔伯伯……婶子大娘……”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家今年添口了,需要一些肉票跟布票。”
“但生产队每家每年的布票跟肉票都是限量的,肯定不够。”
“应该有不少人家里有存货。”
“今年家里分到的粮食有点多,吃不完,就想跟大家换一些肉票跟布票。”
“规矩跟去年一样,三斤稻谷换一尺布票或者一斤肉票,总共换一百五十斤稻谷的肉票跟布票,换完截止。”
“另外……”
“我家今年喂了两头猪,猪草越来越难搞,想不减重只能喂粮食。”
“还打算拿三百五十斤稻谷出来换苞谷,一斤稻谷换两斤苞谷,大家肯定不吃亏,有想换稻谷的尽管来找我。”
陈伟南话一说完,周围就有好几个社员露出了感兴趣表情,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陈建军。
在外人眼里,陈建军家就算是陈伟南当家,真要是有什么事儿他们家打交道也要陈建军这个当爹的点头。
陈建军很清楚这些邻居的想法,跟着接话:“我儿子说得没错,家里确实缺一些肉票跟布票,也要换一些苞谷喂猪。”
“有想法的可以找伟南换。”
因为抗旱,生产队不少社员分到了比往年还多的苞谷。
大家正愁要不要把这些苞谷送到粮站卖掉,没想到陈伟南竟然愿意用自家稻谷换大家手里的苞谷。
对比拉到粮站卖掉,大家肯定更愿意从陈伟南手里换稻谷。
虽然从价格上看两种办法给大家带来的收入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如果大家把苞谷送到粮站换钱,再花钱买稻谷,两斤苞谷的价格确实可以买一斤稻谷。
但在粮站买粮食除了钱以外还要粮票,如果直接跟陈伟南换稻谷,那粮票就省了。
同样的道理。
如果陈伟南去粮站卖稻谷,再花钱买苞谷回家喂猪,同样也需要粮票。
直接在生产队换粮食,价钱方面谁都不吃亏,还省了粮票,可以说是双方互赢。
当场就有一个关系比较好的邻居站了出来……
“伟南……”
“叔今年家里的苞谷有多,可以跟你换两百斤……”
“家里好像还有两尺布票,一斤肉票,反正留着没啥用,也换给你。”
对方张嘴就换走了一百斤稻谷,其他想要换苞谷的邻居顿时就急了,马上道:“我也换一百斤苞谷……”
“我换一百五十斤苞谷……”
很快陈伟南拿出来的三百五十斤苞谷就换的一干二净,看周围还有不少邻居要换苞谷,陈伟南没办法,只能再拿出两百多斤稻谷出来。
最后陈伟南面前的粮堆直接大了将近一倍,虽然其中一半粮食都是苞谷,但对于陈伟南而言,这些苞谷都是白花花的猪肉。
“等家里的两头猪把他们全部吃光,过年肯定会给家里一个巨大惊喜。”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父子二人借来生产队板车,前后拉了四趟才把所有粮食全部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