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众多邻居对张建华家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但也只能在背地里默默的说几句风凉话,还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
不然一个侮辱军烈属的罪名就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轻则批斗,重则劳改丢工作。
对于他们的看法,张建华根本就不在意。
之前就不怕他们,如今有了老爹的烈士身份,就更加不用在意他们了。
不仅如此,因为父亲被确定为烈士,轧钢厂调整了母亲王小莲的工作岗位,给了她一个七级办事员的身份,从事妇联工作。
这让张家在院里的地位又拔高了一截,再也不是昔日那般被欺负的对象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又过了三个月。
易中海确实有天赋,最终还是晋升为八级钳工,尽管属于八级垫底的那种,但八级就是八级。
八级工人就是工人里面的天花板,身份地位极高。
成为八级钳工之后,易中海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在厂里,地位都提升了一大截。
轧钢厂八级钳工,自动成为工厂钳工的考官之一。
为了自己的前途,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轻易得罪他们,就是车间的管理人员对他们也很客气。
碍于易中海八级钳工的身份,四合院新搬来的三户人家,对他不敢说是言听计从但也不会轻易得罪。
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他们基本上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一来,易中海等于是天然的拥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住户支持。
再加上刘海忠和阎埠贵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缺陷,两人一个贪婪一个做梦都想着当官,更加有利于易中海对四合院的改造和掌控。
具体做法上,易中海还是按照聋老太太的指点行事。
经过这段时间的口口相传,聋老太太军烈属的身份在四合院流传开来。
除却个别熟悉情况之人,多数邻居还真以为聋老太太就是军烈属,即便知道之人,本着不得罪人的心思,一个个也没有往外说。
这个时候,易中海通过照顾聋老太太,道德君子的人设进一步巩固。
易中海这个人虽然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但很会装人,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个道德模范,工作认真,团结邻里,照顾老弱。
之前的那些行为,也是为了集体荣誉,在道德上没有什么污点。
对于易中海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好人好事,街道办赵干事特意提出表扬,号召四合院的住户向他学习。
在易中海的操作下,他的名声不仅仅在南锣鼓巷,就是在红星轧钢厂也好了起来,说起他绝大多数人都会竖一个大拇指。
将张建华前段时间操作导致其声誉降低的情况挽回了不少。
除此之外,他在处理四合院日常事务上,只要不涉及到贾家,他基本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在四合院的口碑也好了起来。
如今不服易中海的住户也就寥寥几家,而且这几家也不是那种生事之人,只不过就是不配合易中海的计划而已。
很显然,易中海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排挤这几家人。
除却张建华家因身份特殊,许富贵明确搬离外,其余几家都遭到了易中海的对付。
在易中海的示意纵容下,但凡这几户人家吃好吃的,贾张氏就主动拿着自家的大海碗上门讨要,不给就撒泼打滚。
不仅如此,他还在胡同口说人家的坏话,败坏人家的名声。
一旦人家提出报警或者找找街道办评理,易中海就会站出来批评贾张氏,然后就以优秀四合院为借口,拉拢大部分邻居,不让当事人报警或者找街道办。
这些人碍于易中海和邻居们的道德绑架,只能咬牙同意由院里的管事大爷处理。
每次到了最后,三位管事大爷都会象征性的给贾张氏一点处罚,就将此事揭过。
尽管当事人非常不满他们的处理结果,一个个无比憋屈,但在易中海的道德绑架下,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处理结果。
几次下来,直接影响了这几户人家的名声。
碍于名声,他们只能咬牙往肚里咽,吃好吃的给聋老太太端一碗,有时还要给贾家吃,这让他们住的无比憋屈。
只不过因为见识有限,他们也不敢去报警或者找街道办,一个个只能想办法搬离四合院。
就这样,陆陆续续又有四户搬离了95号四合院。
因为易中海的提前打点,住进来的都是轧钢厂的钳工,让他的话语权更重。
1958年末,易中海已经基本上掌控了95号四合院。
事实上,张建华也发现了易中海的手段。
对他来说,易中海所做的一切都是笑话,他随时可以毁掉易中海的操作。
原因是易中海这段时间一直坚持组织大院住户给贾家捐款,他随时可以写信举报,只是如今捐款的数额太小,达不到他想要的理想数字而已。
他准备等捐款达到四五次之后再去写信,到时候易中海如今所做的一切都将成空。
加之易中海没有把矛头对准自己家,和自家关系较好的李飞一家,在三个多月前就离开了四合院。
如今这几家和他家的关系也一般,他也就懒得搭理这件事。
这半年来,他把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学习上。
因为过目不忘的天赋,他的学习效率奇高,已经达到了中专三年级的毕业水平,甚至更高。
学校老师经过测验之后,一致同意推荐他上大学,这里面其实和他军烈属的身份也是分不开的。
不过大学并不是那么好上的,经过协商沟通,他还需要参加明年的高考。
对此,张建华并没有意见,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另外,这半年他又进行了四次诸天垂钓。
第一次就是各科目的基础知识,算是补齐了他的短板,甭说考大学了,他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第二次是一整套的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技术材料,这可是工业母机类装备制造业9个中类之一。
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之一,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非常重要。
只不过,这套材料是21世纪的技术,和当前的国情技术并不匹配,而且张建华也不能说出技术的来源。
他只能等上大学之后,努力学习,然后一点点的往外拿技术,最终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助力提升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第三次是杜卡迪750 双V型摩托车全套技术资料。
是杜卡迪摩托车1972年的技术,领先当前14年。
第四次垂钓上来的却是一个诈骗小团队。
这个诈骗小团队只能使用一次且一旦提取最多只能在本世界停留10天,10天以后将自动消失。
张建华也不知道这玩意能干嘛,便没有点击使用。
半年来,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技术和杜卡迪双V750摩托车技术资料上。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有此功劳在手,他根本不用担心动荡的十年。
有了这个贡献,不用多久,他就能登上教科书或者历史书,若非母亲妹妹住在四合院,他甚至都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