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天来,王连虎又很早就赶到槐树岭,小五和丁伟光正和新队员们在聊天见他过来赶忙起身迎接。
“队长,早”
“队长,早”
许多新队员也纷纷打招呼,他们现在对于王连虎除去刚开始的敬畏外有多了许多钦佩,敬畏自然是因为前晚上对于他们的团长,营连排长和那些有过恶行的人说枪毙就枪毙,钦佩是显然丁伟光和小五明显正在和他们讲王连虎以前的光辉战绩。
王连虎微笑着打招呼:“小五,武器弹药和物资都入库了吧?”
“已经入库了,就是具体数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清点,今天我会带后勤队员一起清点出来,”小五昨天到达王家峪后就直接回去休息,今天一早才过来,而且还有不少队员没有到达,清点工作自然是也没有开始。
“好,不急,东西就堆那里也不会跑,等下先要分配好这些新队员,伟光,你们营的队员选好了吗?选好了就把名单给小五”这七百多新队员丁伟光带走两百,剩下五百多除去几个去后勤炊事班的就由其他四个营平分,每个营一百多,公平的很,至于这些新队员的实力如何,那就全凭运气了,反正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但要是真有神枪手,那肯定要给山子的,多次战斗证明,山子的神枪手小组重要性仅次于铁柱的炮兵组,所有现在但凡有事就先紧着这两个小组,那是要装备给装备,要人员给人员,挑人的话只要他们需要,各营直接送上。
王连虎和新队员们一边聊天一边等其他队员到来,除去执行任务的队员外,一般队员都会来槐树岭,时间每天定在早晨七点集合,当然,外村的会吃些,不过也就相差半小时,队员们没有手表,所以大多数会来的比较早,而且民兵也没有迟到一说,来迟的训练会自动延长,民兵不像正规部队,人员都在一起,军纪要严,王连虎对队员们的要求也就任务时军纪严格,平时倒没有太苛刻,训练的话这些队员也很自觉,每个人都很刻苦,毕竟这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尤其是那些老兵,更加清楚多训练的重要性。
等各营长到达后,王连虎就让他们分配好队员,至于驻地,一部分在槐树岭,一部分还是去庞家庄,槐树岭虽说经过扩建,多了不少窑洞,但住这么多人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庞家庄,房子虽然够用,但全部驻扎在那里的话还是不大方便,要是其他几个营的人都在那里的话还差不多,但水生和根生两个营大多数队员来自王家峪,就算不是,也基本来自旁边村庄,王有胜的是其他村庄队员较多,但他本人也是基本待王家峪中,更别说平时训练,执行任务什么的都是在王家峪方便。
经过这次的战斗,王家峪民兵的战斗能力又提升了不少,尤其是防弹盾牌,这东西在有些时候还是非常实用的,它或许防不了鬼子的炮弹,也难顶掷弹筒,手雷,但只要使用的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打土匪,打地主大院这些缺少炮弹以及重机枪的地方能让队伍大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尤其是搭配掷弹筒使用,能在近距离的时候很好的做到攻防互补。
下次能弄到油漆就好了,给所有盾牌涂上土色,再上方放些泥土和草甚至可以骗骗飞机,经过这次实战,不少营长也开始琢磨起盾牌和掷弹筒以及其他队员的协同作战问题,当然,如果和鬼子在野外相遇的话,那这盾牌就有些不大够用了,主要也是现在这铝合金以及炼钢技术不大够,要是能达到后世航空铝合金,以及后世不锈钢的水平的话,那即使是野战中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一下子无法解决,王连虎只能等机会找寻更好的设备。
新队员分配完毕,队伍进入了正常的日常轨道,训练,巡逻,制作火药手雷,多管炮,穿墙弹,炸药包,地雷,民兵们的日常也是非常忙碌的。
小五也统计完了战利品,这次的缴获远超以前的,主要是完整的缴获了133团的全部装备,也就是伪军没有炮,不然也全给端回来。
清单交到王连虎手中,王连虎看了一眼,好家伙,这133团的家底是真够厚实,正好一个整编团,光步枪就一千多,只不过步枪的型号有点杂,有鬼子的三八大盖,有中正式,有辽造,还有一些用的居然是德国毛瑟步枪,这杂乱的和我们八路军的武器有的一拼,好在这有些子弹还是通用的,不然后勤就要骂娘了,机枪有近五十挺,以捷克式为主,也有一些歪把子,就是没有重武器,甚至连掷弹筒都没有,更别说迫击炮这类火炮了。
子弹的话也是比较杂,不过没武器那么多样,而且数量不少,鬼子在这方面到是没有克扣,有二十多万发,这个数字看上去挺大,但分配到一个团也就是每人一百多发而已,其中的机枪要占去一部分,当然,这个数字对于八路,国军来说算是多了,也就比鬼子的弹药基数稍微少点而已。
武器弹药这算是主要收获,财务方面主要就是一些大洋,金条了,大洋五千多,由于离开的人并不多,王连虎给出的路费都不到一百个大洋,金条就少了,就张金奎和那个刘副团长那里搜出来一共刘根而已,估计基本孝敬鬼子了,不然就算是国军的团长也不止这么一点家底。
粮食也有不少,足足有三万斤,一个团近一个月的口粮,其他就是一些衣服行军被褥之类的杂物了,这些也不少,一个整编团,每一样都有一千多。
而给王连虎一个惊喜的是这次缴获了五匹战马,三匹驽马,前几次战斗中还真没缴获过这些,他们这边是晋东南地区,战马数量远不如晋西北尤其是像他们这些更靠近太行山区的地方。这次一下子缴获这么多还真是个惊喜,不过接下来饲养这些战马到也是个麻烦的事情,战马的口粮更精细些,除去草料外还需要经常喂豆饼,高粱,荞麦等粮食,远比拉车的驽马麻烦。
拉回来的物资中倒也有不少马匹的口粮,估计能顶一段时间,吃完后王连虎只能另想办法了,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也有一些,但没有鬼子的那么多,鬼子的缴获洋玩意儿会多一点,别的不说就那手表就有不少,而这个133团拢共就缴获了5块手表,至于其他的像钢笔,好的手枪之类的就更少了,连张金奎这个团长也就配的一把驳壳枪,一把勃朗宁而已,至于刘副团长,就配了两把驳壳枪。
让小五把武器弹药和物资搬到新的仓库中去,在调拨了一部分粮食到庞家庄,这次的忙碌总算告一段落,其他的收获不算啥,但这新加入的近七百人可是实打实的巨大收获,加上原来有的队员,目前王家峪民兵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五人,妥妥的一个整编团,而且还是武器弹药充足的整编团,这才是真正的兵强马壮。
接下来的日子王连虎和营长开始了训练整合,主要就是营长负责训练,王连虎和小五负责新兵的思想工作,这政委提上去都好久了,上面一直没派人来也是个头大的事情,现在王连虎也只好自己硬着头皮上,小五的话现在稍微有点那个架势了,但这嘴还是不够能说,丁伟光倒是能说的,但他的身份在哪,短时间内还不行,最大的问题还是入党问题,都不是党员,这可就有些麻烦了。
为此王连虎已经找了大伯好多次了,大伯也已经反映上去,只不过现在刚过完年都还忙着,而且上面对于他们的资料还处在两三百人的时候,根本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这个民兵队能快速发展到千多人的整编团。
因此,王连虎接下来的主要工作还真不是继续打击鬼子,而是需要稳固自身,训练新兵,等到团队基本磨合后才能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