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于莉的母亲非要留在医院里照顾于莉母子,让其他人都回去休息。杨芬跟周蓉拗不过她,只好回去了。
“柱子,你媳妇生了没?”阎埠贵看到人都回来了凑上前问道。
“生了”何雨柱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
“男孩女孩?”
“是个儿子”。
“恭喜,恭喜”阎埠贵笑得满脸褶子。
“三大爷抽根喜烟”何雨柱掏出烟递给阎埠贵一支。
“喜烟那必须得抽”阎埠贵接过烟笑着说道。
“三大爷。你先忙我回去做点吃的给于莉送过去”。
“行,你忙你的”。
“柱子。我家里还有点鸡蛋一会拿过来,你做了给于莉送过去”周蓉说道。
“嫂子,我家里还有鸡蛋”自从于莉怀孕后,何雨柱还真没让她缺过嘴。
“那行,缺什么到家里来拿”。
“成,对了二哥,明天你给我买两只老母鸡过来呗,我想给于莉炖点鸡汤”何雨柱对李强说道。
“行”李强经常往家里拿东西,虽然东西都是空间产的,可他又不能跟家里人说,只能说是自己有个战友有关系能弄到一些物资,家里人也没怀疑过。
无论什么消息只要阎埠贵知道了,用不了多久整个四合院肯定也就知道了。
“妈,你听说了吗,傻柱媳妇生了个儿子”秦淮如说道。
“生儿子有什么屁用。就傻柱那个傻样,儿子估计也得随他,你看我们家棒梗多聪明,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能当大官”贾张氏看着棒梗眼里充满了溺爱。
“妈,你在外面可不能这么说啊”秦淮如笑着说道。
“我才不会去外面说呢,再说了就算我在外面说别人又能拿我怎么样”贾张氏神气的说道。
“老易,刚刚听老阎媳妇说柱子媳妇生了个儿子”一大妈说道。
“嗯,我也听说了”易中海闷闷不乐的回了一句。
易中海心里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就连傻柱都有儿子了,自己却连个闺女都生不出来,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转眼到了五九年,各地的大食堂也停了,炼钢炉也关了。开设大食堂的时候各地过度的铺张浪费,使得很多地方连储备粮都吃没了,炼钢炉也因为缺乏技术,炼出来的钢严重不合格也被关了。
五九年又持续几个月没下雨,导致严重的干旱,各地更是欠收甚至绝收,加上要还苏联的外债,国家一下陷入严重的困难时期。
“都出来开全院大会了”晚饭刚过,院里传来阎解成的喊声。
“现在开什么全院大会啊”周蓉好奇的说道。
“不知道,等下我去看看,你在家看孩子就行”。
“爸爸,我要去看弟弟”李涛抱着李强的胳膊用可怜的小眼神看着他。
“行,带你去看弟弟”李强领着李涛就往外走。
何晓快一岁了,李涛几乎每天都要去找他玩,以前他喜欢跟李乐,现在李乐上学了,他就只能去找何晓玩了。
于莉由于要上班,就把母亲接过来替她看孩子。
“二哥,你们吃了没?没吃一起吃点吧”李强来到何雨柱家的时候,何雨柱一家正在吃饭。
“你们吃吧,我们吃过了,我不是听阎解成说要开全院大会嘛,就过来看看”。
“我也听到了,正打算吃过饭去看看呢”何雨柱边吃边说。
李涛可不管大人的事,从进了何雨柱家他就跑去逗何晓玩了。
何雨柱放下碗就跟李强去了中院,此时的中院已经围满了人。
李强看到王主任带着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正站在院子中间,两个人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了。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开这个全院大会是有件事要向大家宣布一下”王主任说完停顿了一下,下面原本有些邻居还在交头接耳的交谈着。现在听王主任说有事要宣布也立刻停住了嘴,聚精会神的听着王主任下面要宣布的事。
“今年的形势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粮食减产也非常严重,因此上级决定将定量下调两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王主任严肃的说道。
邻居们听说定量减少了两成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王主任,我们家本来就只有东旭一个人有定量,淮如又生了一个,现在定量又减少了两成,你让我们这一大家子怎么活啊”贾张氏反应是最强烈的。上个月秦淮如刚生下小当,全家都指望着贾东旭的定量,就这样他们家还得买溢价粮吃,贾东旭的工资每个月除了买粮食别的根本就不敢乱花了。
“贾张氏,我早就跟你说过,造成今天的结果的责任完全在你,现在减定量不是减你一家,也不是只有我们四九城在减,是全国都在减,既然你说活不下去了,我看还是把你送回户籍地吧”王主任一点不客气的说道。
贾张氏听王主任说要把她送回农村老家,她也不敢吱声了。她哪舍得四九城的生活啊,在四九城除了看棒梗她是什么都不做,原本还会纳点鞋底做做鞋,现在也不做了。特别是秦淮如生完小当以后,她原本以为秦淮如能再给她生个孙子,可谁知道是个女孩,对于严重重男轻女的贾张氏来说简直没办法接受,态度也和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秦淮如生棒梗的时候她好歹还伺候几天月子,现在好了她是一天月子也不愿意伺候,秦淮如生完孩子三天就自己洗衣服做饭,还得伺候贾张氏。贾张氏跟个皇太后似的。过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你说她还会愿意回农村吗,在四九城哪怕一天吃一顿饭她都不想回去。
“好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我再去其他四合院宣布”王主任说完就带着那名工作人员离开了。
“孩他妈,现在定量减少了,以后晚饭就别做了,反正晚上也不用做什么,早点上床睡觉还能省点煤油”回到家的阎埠贵也开始执行减量了。现在四合院很多人家都通了电,阎埠贵不舍得交电费,还点着煤油灯。那个时候的电费不是每家都装一个电表,而是按户收的,家家也就只有一个十五瓦的小灯泡,又没什么家用电器,大家也都能接受这种分配方案。
“爸,晚上不吃会饿得睡不着”最小的阎解睇说道。
“是啊,爸不吃饭真的睡不着”阎解成也跟着说道。
“那每天晚上就熬点棒子面粥吧,就不做干的吃了”阎埠贵看家人都反对,他也只能这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