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生把两个水桶打满后,让开了打水的位置。
刚想挑着水桶离开,吴军叫住了他,让他等自己一会儿。
吴军随后飞快的把水桶打满,然后两人一起往回走。
“永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回去的路上,吴军问道。
陈永生淡淡的回道:“还能怎么办,努力学习,考大学呗。”
“好,有志气,我支持你!”吴军笑道,“我们几个想考大学的知青现在聚集在一起学习,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陈永生闻言毫不客气的反问道:“得了吧,你自己上次考了多少分心里没有点数吗?”
上年的高考,吴军和三叔都参加了,三叔只差二十分落榜。
至于吴军,差了整整一百分。
而陈家村的知青点,参加高考的知青为数不少,最后只有苏雪薇一个人考上了大学。
去年因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参加考试的考生有五百七十万人,总共录取了大约二十七万人,录取率非常非常低。
说起高考,陈永生倒是有点佩服苏雪薇那个陈世美。
人家不仅长的漂亮,智商还高,怪不得耍的三叔团团转。
吴军闻言尬笑两声,辩解道:“去年我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太晚,根本来不及复习,手上又没有学习资料,一点准备都没有,糊里糊涂的就去参加了考试。”
“今年不一样,家里邮来不少书,我肯定没问题!”
陈永生看着信心十足的吴军,并没有打击他。
因为上一世吴军考了三年都没考上。
最后还是吴爸主动从市里的食品厂退休,这才让吴军接了班。
也因为如此,陈浩小时候吃了很多他带来的饼干。
现在想想,都有点馋了。
“那就祝你好运了。”陈永生咽了咽口水,肚子开始咕咕叫,脚步不由加快。
吴军笑容满面,憧憬道:“我跟永丽说好了,计划报考省城的大学,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陈永生扭头看了吴军一眼,突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吧,少年!”
说完,快速往家里赶去。
吴军落在后面,看着陈永生速度如同飞一般,水桶里的水却没洒出来,不禁啧啧称奇。
突然想到什么,喘着粗气快步跟上去,朝陈永生背影喊道:“永生,你慢点,等等我,我家给我邮来几包饼干和奶粉,一会我拿给你补补身体。”
世界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吴军之所以这般讨好陈永生,自然是想对方给他说好话。
他早就打听清楚,陈华轩作为一家之主,最疼爱的就是陈永生这个三儿子。
而且,陈永生学习好,今年有很大几率考上大学,到时候说话的分量更重。
吴军脑海中浮现陈永丽娇俏的脸蛋,幻想两人在一起的场景,傻傻的笑着。
……
回到家后,郑兰已经把玉米面糊糊煮好。
陈永生把水倒进水缸里,跟正在烧火的郑兰说道:
“水缸没满,我再去挑趟回来。”
说完,不等郑兰说话,快步离开了屋子。
村里的岔路口,吴军拎着一个网兜站在那里张望,看到陈永生过来,急忙迎了上去。
“给,这里面有一袋奶粉,还有两包饼干,你拿回去补补身体。”
陈永生看了眼网兜,眼睛微亮。
但他并没有急着去接,习惯性的摆手拒绝:“军哥,这是你爸妈给你吃的,我怎么好意思拿,你快带回去,我是绝不会要的。”
“哎呀,给你你就拿着,我那里还有。”吴军急了,强行塞到了陈永生的手上。
接着好像生怕陈永生把东西还回来,飞速的转身离开。
陈永生见状,只能‘无可奈何’的收下了。
……
从井边回来,陈永生并没有急着回家。
先把水桶放在陈永国家门口,然后拎着网兜推门进了院子。
秦芝正在家里吃饭,听到开门声,抱着菲菲从屋子里出来。
“永生,你来了。”
“三叔。”
菲菲甜甜的叫人,明亮的眸子里满是灵气。
“嫂子,你们吃饭了吗?二哥呢,上班去了。”陈永生把小奶娃抱在怀里,随口问道。
“嗯,你哥上班去了,我跟菲菲正吃着呢,你这是……”
秦芝看着陈永生手里的网兜,面露迟疑。
陈永生没有说话,直接进了屋,扫了眼炕上的饭桌,上面仅有半盆玉米糊,还有一大一小两个碗。
叹了口气,把网兜放在了炕上。
“这里面有一袋奶粉,两包饼干,菲菲年纪太小,只吃玉米面糊糊身体哪受的了。”
看来昨晚送的两个鸡蛋是家里仅有的两个了。
秦芝眼圈泛红,用手背擦了擦眼睛,虽然女儿需要补充营养,但是知道绝不能收下。
因为陈永生不挣钱,这些东西肯定是家里拿来的。
这要是让婆婆知道,肯定闹得天翻地覆。
陈永生知道秦芝担心什么,就把东西的来源说了一遍。
至于吴军送礼的目的,自然不会说是为了讨好他这个未来三舅哥,而是说吴军学习不好,为了让自己给他补课,这才送这么多东西。
秦芝听到这个说法,松了口气,她知道小叔子学习一向很好,今年有很大希望考上大学。
不过还是犹豫道:“永生,要不你把奶粉留下,其余的带回去,给永辉和永花……”
“不用,他们那么大的人了,吃这些东西干嘛。”陈永生眉头一皱,毫不犹豫的拒绝。
昨晚看的不清楚,今天低头打量怀里的小奶娃,竟然有点营养不良。
菲菲盯着网兜,吮吸着自己的手指,口水都要流出来。
陈永生赶紧把她的手指拿下来,笑道:“嫂子,菲菲饿了,我先帮你看着,你去冲碗奶粉,泡点饼干喂喂她。”
“好,好。”
秦芝感激的看了小叔子一眼,转身去橱柜里找了一个碗回来。
陈永生看着秦芝泡好奶粉,又把两页钙奶饼干放进碗里,用勺子轻轻搅拌几下。
菲菲早就急不可耐,陈永生刚把挣扎的小丫头放在炕上,她就爬到了妈妈面前,仰着小脑袋求喂。
“嫂子,水桶还在外边,我先回去了,你不用出来送我。”
陈永生看着菲菲吃的香甜,嘴角露出满足的笑意,制止要送他出门的秦芝,离开了这里。
……
回到家,陈华轩他们已经开始吃饭,郑兰特意舀了一碗玉米糊糊给他凉着。
陈永生把水倒进水缸里,又去洗了手,这才上炕。
今天陈永生已经没有病号餐吃了,不过因为昨晚送的鸡蛋不少,郑兰特意给每人煮了一个鸡蛋。
陈永生是真饿了,顾不上烫嘴,一口气喝了五六碗玉米面糊糊。
看的众人目瞪口呆。
“三哥,你是饿死鬼托生啊,我才喝了不到两碗,你五六碗都下了肚。”陈永辉不平的喊道。
“我又没吃你挣的粮食,你心疼什么!”陈永生斜睨了一眼,没好气道:“你吃饱了没有,吃饱了赶紧上学去,再晚就迟到了。”
“你要是再去逃学被老师找上门来,我踢死你!”
此话一出。
陈永辉如同霜打的茄子,顿时蔫了。
抬头对上老爹冷峻的目光,讪笑道:“谁逃学了,我早就学好了,现在可爱学习了,老师昨天还特意表扬我了呢。”
说完,拖拖拉拉的去了自己屋里,好一会儿才斜挎着书包从屋里出来。
上学如同奔赴刑场!
陈华轩懒得搭理这个小畜生,待小女儿陈永花也背着书包离开家后,看向正在刮盆底的陈永生。
“三儿,你今天怎么饭量这么大?”陈华轩倒不是嫌弃儿子吃得多,只是怕他撑着。
郑兰满脸苦恼:“这么大饭量,定量怎么够!”
陈家村社员有句口号:“够不够,三百六!”
意思是无论大人小孩,每人的平均口粮是三百六十斤。
包括玉米,地瓜,小米,麦子等等。
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家里劳力多,口粮就多,劳力少,口粮就少。
但是最少也得三百斤以上。
像陈家这种情况,陈永生的标准就是三百六十斤。
平均下来,每天才不到一斤粮食。
以陈永生如今的饭量,一斤粮食不够他一顿吃的。
若是吃不饱,只能花钱买高价粮。
听到郑兰还在唠叨个不停,陈华轩不满的看过去,“你说什么胡话呢,永生吃得多证明他身体好,定量不够就去集市上买点,正好今天是去公社赶大集的日子。”
说完,又看向陈永生,“三儿,今天你去学校吗?”
陈永生说:“我今天有点事去办,明天再去上课,正好赶集去。”
“嗯,休息一天也好。”
陈华轩点点头,从衣服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去,“这钱你拿着,去集上多买点玉米面回来。”
陈永生接过钱揣进兜里,心里却叹了口气。
买一斤有粮票的白面是一毛八分钱,玉米面是八分钱。
而去大集上购买白面最少也要两毛八分钱,玉米面要一毛三分钱。
五块钱仅能购买三十八斤玉米面。
按照陈家如今的条件,即使顿顿吃白面馒头都可以。
但是陈华轩和郑兰太爱面子了。
无论是陈华轩的侄子侄女,还是郑兰的娘家人,谁来开口借钱都答应。
这也就罢了。
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来打秋风。
弄的自家人竟然吃玉米面糊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其实陈家家里有一袋白面,但那是郑兰特意留着待客的。
陈华轩和郑兰的性子是,宁愿苛待自家人的肚子,也要招待好客人。
如今再加上自己这个大胃王,若是没有苏雪薇邮来的三百块钱,陈永生恐怕真要饿肚子。
刚吃完饭,村里的赤脚医生王建国就来了。
虽然陈永生已经好了,在陈华轩的坚持下,还是拿体温计量了体温。
看到陈永生的体温正常,陈华轩特别高兴。
王建国背着药箱离开后,陈永生找了一个竹篮,往里面倒了些花生壳,把竹篮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又让郑兰找了两个麻袋和白面袋子,这才骑着车离开了村子。
陈家村距离公社不到二十里路,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
公社就是后来的镇子,直到六年以后名称才改回来。
大集在公社的最南头,而陈永生上的高中在公社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