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人和张将军领命后,各自奔赴栎阳与陇西。
林羽和李斯虽留在咸阳,但心系两地改革进展,每日都盼着能收到好消息。
先说陈大人这边,他一路快马加鞭赶到栎阳。
刚进城,便感受到这座昔日旧都的繁华与复杂。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在这繁华之下,似乎又隐藏着一些微妙的紧张气氛。
陈大人没有丝毫耽搁,立刻着手准备改革事宜。
他先召集栎阳当地的各级官员,准备开个通气会,了解下当地情况,同时也宣布律法改革的相关事宜。
会议室内,气氛略显压抑。栎阳的官员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
陈大人环视一周,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此次我奉陛下旨意,前来栎阳主持律法改革试点工作。律法改革关乎大秦未来,也与栎阳的发展息息相关,还望各位通力合作。”
一位年长的官员微微皱眉,率先开口:“陈大人,律法改革兹事体大,我们栎阳一直遵循现行秦律,百姓也都相安无事,为何突然要改革呢?”
陈大人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王大人,如今秦国局势变化,旧有的律法在某些方面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此次改革并非无端生事,而是为了让律法更加完善,更好地保障百姓权益,促进栎阳的繁荣。”
另一位年轻官员也站起身来,面带忧虑:“陈大人,话虽如此,但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推行起来恐怕困难重重,还望大人能三思啊。”
陈大人心中明白,这些官员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但改革势在必行。
他坚定地说道:“我理解各位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按照既定的方案稳步推进,相信定能克服困难。而且,律法改革是陛下的旨意,我们身为大秦官员,理应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尽管陈大人说得诚恳,但仍有不少官员面露难色。
陈大人知道,想要让这些官员真心支持改革,还需要时间和实际行动来证明。
会后,陈大人决定深入民间,亲自了解百姓对律法的看法。
他换上便服,带着几个随从,走街串巷。在一个集市上,陈大人看到一个卖菜的老汉,便走上前去闲聊。
“老人家,您在这卖菜多久了?”陈大人微笑着问道。
老汉看了看陈大人,叹了口气说:“好些年喽。唉,这日子啊,虽说还过得去,但就是税赋有点重,家里孩子多,都快养不起咯。”
陈大人心中一动,问道:“老人家,您觉得这税赋怎么个重法呢?”
老汉挠了挠头说:“大人您想啊,咱这菜卖不了几个钱,可交的税却不少。有时候辛辛苦苦忙活一天,除去税钱,剩下的就没多少了。听说现在要改律法,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税赋给降降。”
陈大人默默记下老汉的话,又和其他百姓聊了许久,发现百姓们对税赋、劳役等方面的律法确实有不少意见。
与此同时,在陇西,张将军也遇到了麻烦。
他刚到陇西,就得知当地的几个部落因为争夺水源,矛盾激化,冲突一触即发。
张将军深知,律法改革还未开始,若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恐怕难以推行。他立刻召集部落首领们前来商议。
部落首领们坐在营帐中,气氛剑拔弩张。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领大声说道:“张将军,这水源本就是我们部落的,他们非要来抢,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另一位首领也不甘示弱:“哼,那水源是大家的,凭什么你们独占?”
张将军眉头紧皱,大声喝道:“都别吵了!如今秦国正推行律法改革,旨在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你们为了一点水源就闹得不可开交,成何体统?”
一位年长的首领不屑地说:“律法改革?那是你们的事。我们只知道,这水源关乎部落存亡,必须争个明白。”
张将军深知这些部落首领的脾气,强硬手段恐怕难以奏效。他缓了缓语气,说道:
“各位首领,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大家想过没有,一直这么争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不如我们一起商量个办法,合理分配水源,这样既能保证大家的用水需求,又能维护陇西的稳定。而且,律法改革后,说不定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处。”
部落首领们听了张将军的话,虽不再争吵,但仍面有疑虑。张将军知道,要化解他们的矛盾,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陈大人在栎阳面临着官员的质疑和百姓对律法的不满,张将军在陇西则要平息部落间的冲突,为律法改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