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说书人做好了准备,开始了讲述:“诸位,请听一段新鲜的故事,昨晚,《西游记》全本已由花满堂先生完成,今天一早发行。
今天的段子就是最新的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台下观众一听是《西游记》,立刻热烈欢呼。
经过数月的宣传,《西游记》早已是大庆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每次发售新卷时,乾坤书局前都会排起长队。
整个京都城内都在议论齐天大圣孙悟空,“凡有水井的地方,必聊《西游》”,确实不过如此。
所以当得知《西游记》的新章节问世,楼下的听众顿时兴奋不已。
“你今天来是为这个?”太子惊奇地问道。
“正是。”李承渊点点头。
“这本书不是你自己写的吗?”李承泽反问。
“二哥怎么知道是我的手笔?”李承泽笑了回答:“你说什么书能像《西游》这般奇妙?而整个京城中能写出这种奇书的除了庆国首屈一指的才子三弟,还有谁?”
“行,算你夸得妙。”李承渊笑了笑继续说:“我真没骗你们,我今天确实是来听故事的,也可以说是出来散散心。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还从没有听过别人讲演,心里挺好奇。
关于范闲嘛,那是巧合。
若是为了他,我才不会这么大费周章带这么多人呢!”
太子和李承泽对视一眼,觉得确实误会了他。
太子有些歉意地说道:“看来我们倒是搅乱了你的消遣。”
“没关系!”李承渊笑道:“玩嘛!自然人越多越热闹。
既然来了,大家放松心情,听听书。
这位说书人的功力是我亲自挑选的,绝对不错。”
李承泽笑起来:“那我还真得好好听,我可是三弟铁粉,已经看过不止十遍了。”
“铁粉是什么意思?”李承渊问。
“哦,书迷的一种叫法,这个词据说是从范府流行出来的。”李承泽解释道。
“原来如此!”李承渊点头明白,这词是之前范闲不小心在信中提及的。
随着屋里人的逐渐沉浸在故事里,李承渊偷偷打开了他的系统:
【叮!恭喜宿主达成庆国第一小说家成就,获得《封神演义》、魔改版《三国演义》及魔改版《水浒传》作为奖励。】
这一刻,终于实现了目标!
系统内设有一个成就统计界面,里面列出了李承渊尚未达成的成就之一是“庆国第一小说家”。
这个成就要求他写出首部被庆国文坛认可为传世经典的小说,并且必须是首位完成者。
否则,例如若范闲比他先完成《红楼》,李承渊就需另写一部同等经典才能获得这一称号。
因此,为了抢夺这一头衔,李承渊急于完成《西游》这部着作。
而成就达成后的奖励极为诱人:封神、三国与水浒!这样四大名着一下子齐集,外加还多了一本《封神演义》!
手握这三本书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全世界第一小说家”的称誉。
所谓的魔改版书籍,则是按照此地的古代历史改编原有小说内容,令其更为贴近世界的文化与地理知识。
时代设定会架空处理,但一些地名和风俗习惯则进行调整,让这里的读者更有代入感。
这样一来,撰写这类书籍时他可以更加从容了,因为他已经确保这个称号再没有人与之争抢了。
尽管范闲能抄出一本《红楼》已经难能可贵,估计很难再有第二本杰作了;更何况,《四大名着》中李承渊已占得三席之位。
所以即便范闲继续努力,也只能是一些普通作品,不会对其构成重大威胁了。
同一时间,范闲等人正在二楼聆听他人阅读书籍。
“哥哥,这本书可是由三皇子写的《西游》,似乎它比你创作的《红楼梦》更受欢迎!”范若若听后说道。
此时的范闲陷入了沉思中。
他曾阅览过这部作品,并深感其绝妙不凡。
他自己很清楚《红楼》其实并非原创而是抄来的。
相比之下,《西游》是完全原创,甚至其质量也能与《红楼》抗衡,并在口碑与销量方面表现优异。
这让范闲十分难受,尤其作为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却在文化上不敌一个土着。
范闲觉得自己的家乡颜面尽失,而且自己也无从反击。
突然他发现原本熟知的经典书籍如今记忆全无,对此并未产生疑惑只以为穿越时间太长导致遗忘罢了。
但他心中怒意愈发浓烈——三皇子似乎成了克星一般。
武力和文学方面都难以匹敌。
他不禁有些失落,恰逢此时楼下突然响起一阵喧闹声。
他们赶紧跑到阳台栏杆边一看究竟,只见一群护卫清场将卖《红楼梦》的书贩驱逐了。
一位憨直气派的青年从轿子里走了出来,正是礼部尚书郭宝坤。
他说:“各位父老乡亲我是礼部侍郎之子——郭宝坤。
此书记载的是污秽文字有损我等士人名声,应予取缔。”说着就把手中《红楼》弃之踩碎并看向范闲,言道禁书势在必行。
范闲感到心头涌起阵阵火气,本已因自身行为给“祖国”抹黑,现在又见心爱的《红楼》遭受如此羞辱,内心岂能不痛?
然而不等他说什么,身边的弟弟便按捺不住爆发,“胡说八道!”喊罢即刻跑下楼。
在三楼李承渊透过窗子看见此情状,甚是恼火。
他对一旁观剧的太子问道:“兄长这位莽夫是不是你的党羽?” 太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点头道,“是啊!他是我府里的食客。”
紧接着李承渊进一步追问:‘’那此举是出自于您的意思吗?”
太子急忙摆手说道:“那并不是我的意思,是他的决定!” 李承渊嘴角微微上扬,不置可否。
见此情形,太子一脸不解地问道:“三弟,我看你似乎不太高兴?难道你并不讨厌范闲吗?”
李承渊摇了摇头:“确实,我并不是很欣赏范闲!我不喜欢他那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尽管如此,我仍然非常推崇他的作品。
虽然《红楼》因为某些原因不适合广泛传播,但在文学价值方面,这本书绝对堪称杰作,甚至单就文学性来说,远超我的《西游记》!
这种文学经典,不该被轻贱和践踏!
大哥,我们认为在斗争中可以不惜一切手段,但是有些原则还是应该坚守。
比如此刻的郭宝坤,他不仅仅是在贬低一本《红楼》,实际上也是羞辱了我们庆国文坛的尊严!”
“我完全赞同!”李承泽随即附和道,“我认为三弟说得非常有道理。
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本《红楼》,几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这样的巨着理应受到应有的尊重,绝不是用脚去踩的。
郭宝坤这么做确实太过分了!”
这番话让太子愣住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忽然他就感觉像是被人教训了一番?
不过,莫名地,太子觉得李承渊和李承泽所说的话颇有道理。
对《红楼》,他也有所认同。
这么好的书,尽管封禁可以理解,然而公然侮辱确实有些过了!
“我明白了,三弟放心,我回头会好好‘教导’郭宝坤,请他正式登门向范闲道歉!”
“不用了!”李承渊摇头说:“我只是觉得《红楼》太可惜,并不涉及个人恩怨。
对于范闲,郭宝坤针对他,我很满意。
所以道歉并没有必要。
让他回去写一篇不少于一千字关于《红楼》的感想,要求内容深刻且真诚。”
听完,李承泽不由得笑了出来;而太子也同样忍俊不禁——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的惩罚方式。
但太子并无异议!
毕竟一个区区的郭宝坤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三弟。
更何况三弟的要求只是让他多读书思考,对文人而言,这根本不算处罚。
反而像是一种治学上的指导,应该感到荣幸!
“没问题,三弟,我立即回去告诉他!”李承泽应道,同时看着楼上正与郭宝坤激烈争吵的范思辙……
突然,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
“郭公子息怒!”那人拱手一礼,散发出儒雅却透着阴柔气质,这是已投身于李承渊麾下的贺宗纬!
当二楼听到贺宗纬的名字,范若若忍不住惊呼:“是他?”“你怎么认识的?”范闲转头问道。
“嗯,他是京城有名的才子,去年诗会后便成为三殿下门下的弟子。”范若若点头回答道。
“又是这位三皇子!”范闲冷笑一声,“这第三位殿下,好像对我步步紧逼呢。”
范若若神情复杂地说:“哥,我觉得也许是你和三殿下之间有什么误会吧?要不我帮你疏通一下?”
范闲皱眉问道:“你与这三殿下的关系不错吗?”
范若若点点头:“是的,自从那次诗会后,他还亲自给我赋诗。
还承诺等到尘埃落定之后,给我写出最美的赞歌。
之后我也去过他的府上几次,两人相处得很好。
三殿下的幽默风趣,还有那里的丫鬟们也常常喜笑颜开……我能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快乐,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平静的生活,甚至我都有些羡慕了。
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坏人,他对你的做法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听着妹妹的话,范闲心中涌起一丝说不出的感受,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她这般赞誉另一个人。
以往范若若眼中都只有自己……
当然,范闲并不是那种感情用事的人。
他也信任范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