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营中,粮草骤然被烧,主帐又传出陈沛生死未卜的消息,叛军骤然乱作一团。
谢凌苍策马疾驰,偶有几名兵士前来阻截,也被他挥剑抵挡过去。
他拥着云琼华,冲杀出敌营,往京都城门飞奔。
云琼华听着喊杀声渐远,一直高悬的心放下,整个人也因失血渐渐昏沉。
“别睡!”
谢凌苍的声音骤然响起,云琼华咬了咬牙,想打起精神。
可是寒风凛冽,她只觉如坠冰窟,眼皮还是越来越沉。
“云琼华!”
谢凌苍的声音再度传入云琼华耳中,他声线微颤,带上了几分哽咽。
精神涣散间,云琼华忽然听见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喊杀声再度响亮起来。
“……是谁?”她声音虚弱,整个人微微颤抖。
谢凌苍回头望去,看清所来队伍旗帜后,他长舒一口气,眼眶瞬间红透。
“……是江宁的援军。”
云琼华扯动唇角,眼前逐渐朦胧。
“是怀慎。”
忽然有什么冰凉的东西坠落在她脸颊,她眨眨眼睛,让眼泪滴落,而后抬头向天空看去。
火光闪烁间,片片雪花飘落,洁白纯净,仿佛能掩埋一切血腥与罪恶。
“下雪了。”
云琼华呢喃一声,而后浑身松懈下来,瘫软在谢凌苍怀中。
她陷入黑暗之中,无穷无尽地下坠,似乎又回到了前世在天牢服毒后的那一刻。
她耳边隐约响起一声悲鸣,像是时怀瑾。
他声音凄厉,似乎经受了剜心蚀骨之痛。
可云琼华只觉得聒噪。
自己身死,都是他一手铸就,又何必在这里假装深情。
她依旧下坠着,忽然被一双手接住,紧紧拥入怀中,她的意识迅速回笼。
她艰难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时怀瑾俊美无俦的面容。
云琼华一愣,而后发觉自己竟然正在仁寿宫的床榻上,整个人半倚在时怀瑾怀中。
她微微使力,想挣脱他的怀抱,可是身上毫无力气,她只得偏过头去,不再看时怀瑾。
时怀瑾察觉到云琼华的抗拒,面上的惊喜散去,眼神也逐渐黯淡。
他缓缓开口:“……是微臣逾矩。”
云琼华仍不看他,“谢凌苍呢?”
时怀瑾一顿,“……谢将军正在清点禁军残余人数。”
云琼华点点头,再度发问。
“婉儿可安好?”
“云姑娘安好,与娘娘同去敌营的女子皆平安归来。”
云琼华舒了口气,眼眸亮了几分,又再开口。
“怀慎……”
“娘娘心中的人真多。”
时怀瑾打断了云琼华的话,松开了手,将云琼华安置在软榻之上。
云琼华的话被堵在喉咙,她抿了抿唇,不再言语。
寝殿一时陷入寂静。
许久后,时怀瑾轻叹一声,伸手给云琼华掖了掖被角。
“骆公公随着谢凌苍去处理战后事宜。”
“环瑶守了昏迷的你一天一夜,实在累极,便去睡了。”
“苏曼娘重伤,月隐白正在给她医治,性命应是无虞。”
“禁军与江宁援军合围,叛军被悉数剿灭,皇上与两位辅政大臣及镇国公明日便会回到京都。”
“……娘娘还想问谁?”
云琼华的手攥了攥,目光又回到时怀瑾身上。
他本身形匀称,如今清减了许多,整个人少了些精明与强势。不像权倾朝野的宰相,倒像个柔弱书生。
“……多谢你。”
云琼华眼神淡淡,声音微不可闻。
时怀瑾的眼眶却瞬间红透,“你猜到了?”
云琼华唇角微微勾起,“火烧粮仓,声东击西,怕是你的谋算。”
时怀瑾喉结微微滚动,似还想说些什么。
云琼华眼神转开,抬眸望向纹绣精致、薄如蝉翼的床幔,她先时怀瑾一步开口。
“时大人,本宫多谢你。”
一语罢,时怀瑾的眼中的光芒骤灭,他微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喑哑。
“……环瑶已将你留的书信交予我,之前是我错怪了你,误以为你挟势弄权,枉顾百姓性命。”
云琼华听见他出手相救的前因,心口似有若无的旖旎淡去,微眯了眯眼睛。
若不是环瑶拿出了书信,恐怕即使叛军真的结果了她的性命,时怀瑾也会为铲除了妖后而长舒一口气。
她本以为时怀瑾对她尚有半分信任,原来重生一次,她依旧是蠢得可怜。
时怀瑾依旧深陷愧疚之中,“幸好谢凌苍救出了你,不然我此生亦会如前世般,错失了你。”
云琼华轻笑一声,再度看向时怀瑾,声音温柔如水。
“幸好今生,与前世不同。”
时怀瑾怔愣,而后释然一笑,眼中波澜层叠。
“是了,苍天有眼,让一切尚能重来。”
时怀瑾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而后定定地望向云琼华。
“……你可愿,再信我一次,让我稍稍弥补前世之过?”
云琼华抬眸,与他四目相对,笑靥如花。
“我垂帘理政,若连你都不信,又能指望谁?”
时怀瑾面色微红,而后不自觉笑起来。他伸手,想如前世一般,去理云琼华的鬓发。
可是手伸到半空,他又笑着摇了摇头,默默收回了手。
“你身中数刀,昏睡一天一夜才醒,身子定然虚弱透了。”
“我去让人传膳,你且再睡一会儿。”
云琼华点点头,缓缓闭上眼睛,心中思绪万千。
今生的时怀瑾,与前世并无半分区别。
他城府深沉,又杀伐果决。即使与他朝夕相处之人,一旦阻碍了他的前路,他亦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纵使重来一世,有朝一日,他为了铲除云家,也必然会对自己这位摄政太后动手。
时怀瑾的脚步声渐远,她又睁开眼,目光灼灼,面上笑意全无。
叛乱止息,离清算云仲昌的日子便不远了。
时怀瑾此刻的愧疚,会是她对付云仲昌时,趁手的利刃。
云仲昌之后,便是时怀瑾。
等一切尘埃落定,她再无性命之忧时,大概能睡个安稳觉吧。
江南叛乱如风卷残云般波及京都,而后又在十日之后被迅速平定。
叛乱平定后三日,太后便颁布罪己诏,痛陈自己未能砥砺德行,考核官员,选拔贤才,体恤民情。
又过了三日,一系列新政颁布,事涉官员每岁考核、减免丁税、科举取士与军务整顿等事。
一时间全国议论四起,百姓额手称庆,部分官员却心生怨怼。
再三日,对江南叛乱涉事官员的处罚晓谕全国。
原江宁总兵不战而逃,被判斩立决。破例保举、提拔他的云仲昌也受到牵连,被褫夺镇国公爵位。
有官员要替云仲昌鸣冤,却在摄政王与时怀瑾的合力压制下作罢。
如此雷霆手段下,原本对新政的反对声也弱了下去。
又三日,平定叛乱的功臣悉数得到封赏。云琼华原本承诺的爵位一一兑现,云琼婉等女子也位列其中。
除却京都官员,各地官员亦因及时驰援、护城有功等名目或多或少得到了赏赐。
一时间上下一心,一派祥和之气,举国臣民皆称颂太后与皇帝的德政。
然而为京都守城立下奇功的谢凌苍却迟迟未得到提拔。
京都中猜测四起,都言太后介怀叛军所编排的轶事,将要弃用谢凌苍。
二月二,御花园中的柳树已然抽芽。
云琼华自繁琐的新政推行事宜中抽出身来,将谢凌苍召到了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