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日加更一章?w?】
最后,朱由校提起笔,开始伏案书写。
不多时,便书写完毕。
他满意地点点头,将写好的内容递了过去。
江宁接过一看,不禁暗自感叹:到底是当皇帝的,一点就通。这些话语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江宁仿佛已经看到,一旦报纸发行,这必定能为朱由校赢得一大波民心。
于是,他赶忙称赞道:“陛下当真才高八斗,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情泛滥,出口成章,胸有成竹啊!”
朱由校听了,脸色微微泛红,开口说道:“江兄,你就别再夸朕了,再夸下去,朕可要骄傲了。”
江宁闻言,微微一笑。
这时,朱由校又开口说道:“江兄!
后天大明英烈祠就要举行英烈牌位入驻仪式,届时朕会亲自出席,你也务必得来。”
江宁点头应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准时到场。”
朱由校接着说道:“那个,江兄,朕觉得如此隆重的事情,一般的祭祀礼乐有些配不上,要不你帮忙想一套出来。
毕竟上次朕大婚之时,你谱写的《大明奇妙曲》,朕甚是喜欢,每次听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江宁一听,顿时咳嗽连连,脸色涨得通红,心中忍不住暗骂:这朱兄可真是一点不见外,不对,简直是不把自己当人看,什么差事都往自己身上推。
感情在他心里,朝廷上下就自己一个拿俸禄该干活的,其他官员都是免费白干的!
但看着朱由校满脸期待的神情,江宁实在狠不下心开口拒绝。
随即,他咬了咬牙,开口说道:“陛下放心,此事就交给臣。
到时候,臣一定谱写一套与这般隆重场合和仪式完全适配的曲子。”
眼见江宁答应,朱由校激动地点了点头:“江兄,一定要谱写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充分体现我大明男儿的英勇气魄,以及视死如归、杀敌报国的决心。”
江宁只得含泪点头应下,随后拉着李若琏匆匆告辞。
来到皇宫之外,江宁半晌都没说话。
李若琏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如今报纸这事算是敲定了,剩下的交给张文和,基本就能顺利推进。
但是,为大明英烈牌位入驻大明英烈祠谱写礼乐这事,该如何是好呀?”
江宁一脸无奈地说道:“老李,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我也不是全知全能呀!”
李若琏看着江宁发愁的表情,也一阵头大,自家大人都被难住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随后,二人起身上马,带着一众锦衣卫返回江宁府上。
江宁让李若琏拿着朱由校书写的内容去找张文和,让他据此制定《天启时报》的初稿,一旦确认无误,便要大量刊印,在京师发放。
而江宁自己则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整整思索了一个时辰,脑袋都快想破了,却实在想不出,阵亡将士灵位入驻英烈祠该用哪首曲子才合适。
就在这时,忽听窗外传来“咚”的一声。江宁赶忙推开窗户转头看去,只见是房檐上的积雪掉落了下来。
望着落在地上的积雪,江宁瞬间灵光一闪,心中暗自思忖:“苦一苦阿三,美名我来担。”
随即,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大明出征曲”五个大字,不禁笑出声来,自言自语道:“他娘的,老子还真是个人才,这不就有办法了嘛!”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原来是李若琏拿着《天启时报》的初稿回来了。
江宁接过初稿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笑着夸赞道:“文和果然有大才,明天就可以正式发行了。”
李若琏接过初稿,一眼瞧见江宁写下的“大明出征曲”五个大字,不禁开口问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江宁笑着解释道:“这便是给大明英烈谱写的曲子的名字。”
李若琏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江宁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笑着说道:“老李,你先去给文和传个话,让他今晚务必连夜赶工,争取明日就在京城开始发行《天启时报》。
至于这《大明出征曲》,等会儿回来我带你去京营一趟,你就明白了。”
李若琏点了点头,随后拿着初稿快步离去。
没过多久,李若琏便返回了。
江宁和李若琏二人骑上马,带领一众锦衣卫,迎着漫天风雪朝着京营赶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大营门外。
守门的将士都认识江宁,但江宁依旧依照规矩递上腰牌,待确认无误后,才领着李若琏进入大营。
大营之中,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正在大营之中,轮流给一众青年将领传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和知识。
一众青年将领们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是提出心中的疑问。
其中,卢象升和孙传庭二人提问最为积极,还不时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每每都能获得满桂、赵率教和曹文诏三人认可地点头与称赞。
江宁和李若琏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江宁心中不禁感慨,卢象升和孙传庭,不愧是后世被称作“明末双壁”的猛人。
这二人中的任何一位,都具备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倘若能对他们加以培养,再让他们历经一些磨练,日后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江宁的目光又移向旁边的曹变蛟、黄德功、周遇吉、孙应元、孙元化、茅元仪等人,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也皆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
尤其是曹变蛟,江宁对他格外看重。
在江宁看来,只要稍加培养,让他多经历些磨练,说不定曹变蛟就能成为天启朝的“常十万”。
江宁仔细观察后发现,满桂所讲述的行军打仗风格,全然是以刚猛路数为主。
身为将领,冲锋在前,悍不畏死,以此激发全军斗志。
不过,这种战术的优缺点都极为显着。
江宁眉头微微皱起,对身旁的李若琏说道:“老李,满桂所讲的这种打法,确实能在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往往可以起到一击制胜的效果。
然而,其缺点也相当突出,一旦主帅率先阵亡,军队便会群龙无首,届时必定兵败如山倒。”
李若琏听后,点头称是,开口说道:“满将军这种打法,更像是先锋将领的做派,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毕竟,真正优秀的将领,应当稳坐中军,统筹全局。”
反观赵率教,他在讲述行军打仗经验时,主打一个出奇制胜,还将三十六计轮番搬出来讲解。
江宁算是看明白了,赵率教这人打仗,根本不拘泥于常规,唯一的宗旨就是能赢就行。
他所讲述的兵法,甚至已经超出了三十六计的范畴,什么坑蒙拐骗的手段,只要能打赢,就没有他赵率教不敢用的。
就连一旁的李若琏也被赵率教讲述的五花八门的计策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禁感慨道:“赵将军当真是将‘兵不厌诈,出奇制胜’这八字诀玩得明明白白啊!”
由于曹文诏讲课之时,江宁他们来晚了,未能听到。
不过,对于这位曹将军,江宁同样十分看重。
曹文诏有勇有谋,且忠勇双全,属于将帅型人才,但更偏将才一些。
随着讲课结束,曹文诏、满桂、赵率教三人朝着江宁走来,抱拳行礼道:“姜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军中了?”
江宁笑着与三人一一打过招呼,开口说道:“本官今日前来,是有事要与三位将军商议。
后天便是大明英烈牌位入主大明英烈祠的日子,皇上命本官谱写一首用于祭祀大明英烈的曲子,所以本官才来找三位将军。”
听到江宁这话,曹文诏三人一愣。谱写曲子?
这可着实是他们完全不会的事。
要说抄起刀子上阵杀敌,他们三个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看着三人面露难色,江宁笑了笑,说道:“放心,曲子本官已经想好了。
主要是想在军中挑选一些鼓号手进行演练一番。”
眼见江宁并非是要他们亲自操刀谱写曲子,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随后,曹文昭大手一挥,不多时,上百名鼓号手便被召集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鼓号手,江宁不禁感慨,这些人在战场上可是极为重要的联络媒介呀!
一旦爆发大规模对战,主帅对将领们的指挥,全靠这些旗手、鼓手来传达指令。
毕竟,一旦军队人数上万,那场面无边无际,像古代战争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与。
若是仅仅依靠传令兵,那黄花菜都凉了,全得靠旗手和鼓号手通过旗语、鼓声来传达军令。
随后,江宁开始向鼓号手们详细讲述《大明出征曲》的节奏、韵律和演奏要点,并且亲自示范演练了一番。
示范完毕,示意众人开始演奏。
这对鼓号手们来说也算专业对口,没过多久,他们便将其中的要领融会贯通。
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上都抓住了精髓。
随后,江宁下令开始正式演奏。
刹那间,鼓声如滚滚惊雷,震得人耳鼓生疼;号声似龙吟穿云,响彻整个大营。
江宁激动得手舞足蹈,大喊道:“就是这个感觉,就是这个感觉!”
一旁的曹文诏、满桂、赵率教三人也不禁为之深深动容,李若琏同样神情激动。
这曲子低沉压抑却又透着肃穆,庄严之中尽显铁血不屈,正是江宁苦苦追求的效果。
随即,江宁振臂高呼:“明军威武!”
身旁几人立刻跟着齐声呼喊:“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见几位将军如此激动,鼓号手们演奏得愈发卖力。
周围不少士兵纷纷被这激昂的氛围所感染,停下手中事务,驻足观看,也跟着齐声高喝:“明军威武!明军威武!”
不多时,整座大营近十万兵马,都听到了这震天动地的高喊声。
他们虽不明所以,但也纷纷加入其中,那声音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穹撕裂一般。
鼓号手们更是神情庄重,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卯足了全力进行演奏。
江宁此时浑身热血沸腾,瞬间涌起一股带领人马直扑辽东,与建奴决一死战的冲动。
不多时,演奏完毕。
江宁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激动的状态。
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双眼,说道:“不错,就是这样子,你们做得很好!”
随后大手一挥,下令道:“给众人每人赏银二十两!”
一众鼓号手纷纷领赏谢恩。
这时,曹文诏三人激动地开口问道:“大人,这曲子实在是太妙了!
虽然末将三人都是粗人,但也能听出其中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之势。”
满桂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说道:“大人,俺老满听了这曲子,觉得现在俺老满提刀返回辽东,就能把努尔哈赤那狗贼的脑袋一刀给剁下来!”
一旁的赵率教也跟着附和道:“俺也一样!”
江宁见状,顿时哭笑不得,笑着说道:“三位将军,先别着急。
努尔哈赤那老狗的脑袋,迟早要被咱们砍下来。
不过咱们还得一步一步来。
既然如今演奏没问题的话,那接下来两日便抓紧排练演奏。
后天可是要在大明英烈祠前进行演奏,迎接英烈们的牌位入驻英烈祠,届时皇上也会亲自前来,大家可要加把劲!”
这时,曹文诏、满桂还有赵率教三人,顿时上前将江宁围住。
满桂激动地说道:“大人,这曲子在大明英烈祠演奏完之后,咱们军中能不能也用起来?”
江宁闻言当场傻眼,开口问道:“军中不是有军乐吗?”
曹文诏赶忙笑着搓起了双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人,末将觉得这首曲子实在太妙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军中也想用它来提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