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非常感兴趣,阎解旷说道:“我重点说一下香港吧,毕竟我去过香港,对那里还算了解。
香港的电影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而且他们拍摄,其实并没有我们精细,很多镜头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因为他们的电影拍摄出来是商品,且那些市民有钱去看大银幕电影。
现在香港最有名的电影公司就是邵氏电影和嘉禾……”
阎解旷详细的说了两家公司的运营方式,以及幕后人员的工作方式,可以说分工非常明确,快速。
电影拍摄出来就是为了赚钱。
李连杰在一旁听闻,好奇问道:“阎导,那香江做导演容易吗?”
“这个?谢导是名导,让谢导给你解答。”阎解旷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李连杰。
他是知道,李连杰其实也是有导演梦的。
在原时空,李连杰因为《少林寺》火了,不过自己每天只有一块钱,而香江来的后期人员工资都好几百,身为主演的他其实是不服气的。
所以做起了导演的工作,还拍摄出来了抗日电影《中华英雄》。
只是这部电影在香江失利了,所以后面才带着老婆黄秋燕赴美发展,直到九六年才回到香江拍电影,专心当演员,从此迎来事业的第二个高峰期。
谢铁骊笑道:“这就是你们剧组的男主角?不错,很精神。”
“他还拿过武术比赛的全能冠军,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阎解旷说道,他比李连杰大十岁左右,因此说李连杰是年轻人,还真没问题。
想到这,阎解旷突然意识到,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也是年轻人啊!
才二十多岁,还非常年轻,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才刚刚毕业没几年……
“不错。”谢铁骊看着李连杰微微点头,接着才说道:“导演其实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想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导演,不仅要会美术,摄影,剪辑,灯光……
等一切都学会之后,才有可能升为副导演或者执行导演……”
看着李连杰迷茫的样子,阎解旷笑道:“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单独拍戏,咱现在的体制内,最起码也要三四十岁。”
“这么严格?”李连杰愣了,他其实成绩不怎么好,听完谢铁骊的话,感觉自己当不成导演啊!
不过,李连杰很快也反应过来,看着阎解旷问道:“那阎导,你为什么二十多岁就能单独执导了?”
听到李连杰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副导演张城说道:“你别看阎导年轻,但是阎导十五岁入伍,接着就成为最年轻的音乐创作员,之后出了两张专辑更是卖往全世界。
所以,你们阎导现在可是全球知名的大音乐家,后来你们阎导又转行学导演专业,第一部电影也获得了成功,包括香江在内的票房,赚了三四百万美元的版权费。
所以大家接下来好好拍戏,说不准等电影拍摄出来拿去海外播放,你们就全都成为知名大明星了。”
听到副导演张城的话,在场的所有剧组人员全都愣了一下,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导演那么厉害啊!
尤其是于海,于承惠,计春华三个主演,来首都拍戏,有自己想要看看拍电影是什么情况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武术队给他们的任务,让他们前来配合北影厂工作。
到达首都之后,三人在培训期间虽然觉得阎解旷年轻,懂得多,但是也没想到阎解旷的经历会那么丰富。
这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回过神来的众人纷纷说道:“放心吧副导演,我们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拍戏,不要给剧组拖后腿。”
“是啊,导演,副导演,我们肯定会努力的,也想让自己的名字红遍大江南北。”
“哈哈哈,不错,这一次真的是太幸运了,才能被阎导选进来拍戏,你们是不知道,单位的其他人有多羡慕我。”
“我也一样,我们学校其他人也非常羡慕我们,尤其是当上剧组的演员之后,剧组还拨给了我们伙食费,这段时间不仅锻炼成绩好了,肌肉长出来了,人都高了不少。”
“对对对,虽然不像连杰一样当上主演,但是我们都很满足。”
这些武生之所以肌肉那么快成型变好看,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本来就是练武的。
练武的伙食比起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很好了,再加上阎解旷的鸡蛋肉类补贴,那肌肉更加明显有型。
阎解旷笑道:“大家相信我,那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让电影成为内地最红的电影,也要带着电影走出内地,红遍整个亚洲!”
随着阎解旷的话音落下,整个车厢的氛围更加热烈,拍电影在这个年代,本来就是高大上的象征,如果电影红了,那么就更加值得他们吹嘘了。
“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待久了,我都觉得年轻了几岁。”年龄最大的摄影师吴印咸说道。
“哈哈哈,吴老,就是因为剧组太年轻了,所以需要你们几个老的镇镇场子。”阎解旷笑道。
听到这话,吴印咸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决定到了嵩山之后,一定要带着几个徒弟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把最好的镜头拍摄出来。
李连杰则是用更加崇拜的目光看着阎解旷,以前都是同学崇拜他,但是现在却反过来了。
他以前也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和阎导比起来,他差了很多。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阎解旷和谢铁骊导演聊了很多,同时也跟着他去见了《大河奔流》的剧组成员。
这部电影本来应该是由谢铁骊导演和陈怀恺两人联合执导的,不过去年陈怀恺因为和阎解旷一起联合执导了《妈妈再爱我一次》。
电影大获成功,因此他们两个导演都是功臣。
所以,陈怀恺在今年有了单独执导的项目。
《大河奔流》也变成了谢铁骊导演一个人主导。
而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泛区人民群众在组织的领导下,同脚盆鸡和白狗子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解放后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改造黄河、变害为利的英雄业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