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十一点四十五分。
颁奖典礼后台的喧嚣并未随着落幕而平息,反而因某种无形的压力而更显混乱。
工作人员忙碌地拆卸着设备,空气里混杂着香水、汗水与尘埃的味道。
意大利亚总统贝雷拉,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正准备走向刚刚进入后台休息室的梅丽莎·科斯塔。
他想再次表达祝贺,或许,还有那个午餐邀约。
然而,他的脚步被一群突然闯入的黑衣壮汉拦住了。
他们如同沉默的铁壁,瞬间隔开了总统与梅丽莎。
一个穿着剪裁精良的蓝色西装的中年白人男人,越过保镖,径直走到梅丽莎身边。
他动作迅速,不带任何表情,将一件柔软的羊绒披肩披在了梅丽莎略显单薄的肩上。
随即,他微微侧身,示意梅丽莎随他离开。
“你们要干什么?!”
贝雷拉总统的声音带着愠怒,在这嘈杂的后台显得格外清晰。
身为一国元首,如此被人无视,让他感觉受到了冒犯。
那穿着蓝色西装的中年男人闻声,缓缓转过身来。
他的面容冷硬,眼神锐利,没有丝毫面对国家元首时应有的恭敬或紧张。
贝雷拉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对方深蓝色领带上别着的一个小巧的金属夹上。
那领带夹的顶端,镶嵌着一个并不起眼的徽章。
看清徽章图案的瞬间,贝雷拉总统脸上的怒容如同被冰水浇熄的火焰,瞬间凝固。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嘴巴微张,想说的话语卡在喉咙里,化作了无声的惊骇。
那个徽章,他认识。
或者说,在他们这个层级,无人不认识,无人不敬畏。
穿蓝色西服的男子,正是欧文。
他面色严肃依旧,只是对着瞠目结舌的贝雷拉总统,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致意。
那姿态,与其说是问候,不如说是一种冷漠的告知。
随后,他不再理会呆立原地的总统,护着梅丽莎,在一众黑衣壮汉的簇拥下,快步走向后台的紧急出口。
留下贝雷拉总统,以及他身边同样震惊失语的随扈,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夜晚十一点五十二分。
三辆通体漆黑的菲亚特轿车,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到后台出口的路边。
黑色背景,白色字体外交车牌,深色的车窗隔绝了窥探的视线。
欧文快步上前,拉开了中间那辆轿车的后座车门。
他伸出左手,十分绅士地护住了车门顶框,防止梅丽莎进入时碰到头。
梅丽莎微微低头,仪态依然优雅,顺从地坐进了车内。
柔软的真皮座椅,散发着淡淡的皮革气息。
欧文关上车门,动作干脆利落,随即自己绕到前面,坐进了副驾驶的位置。
引擎低沉地启动,几乎听不到声音。
车队缓缓驶离了星光熠熠的威利斯电影节会场。
梅丽莎将那尊沉甸甸的金色终身成就奖杯,随手放在了身旁的空位上,仿佛那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摆件。
她没有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威尼斯夜景。
而是从华丽礼服的内衬里,再次取出了那张已经有些褶皱的威利斯电影节邀请函。
借着偶尔透过车窗洒入的昏黄路灯光线,她的目光专注地落在纸上那一行手写的意大利亚语上。
“scarpa di cristallo”(水晶鞋)。
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行字迹,神情复杂难明。
“梅丽莎女士。”
欧文的声音从前排传来,他没有回头,视线依旧盯着前方。
“您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吗?”
梅丽莎的目光,仍然胶着在那行字上,仿佛要将它刻进灵魂深处。
她摇了摇头,声音轻柔得像叹息:“我没有什么心愿了。”
“很感谢你,欧文先生。”
车厢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只有轮胎碾过路面的细微声响,以及空调系统送出的微弱气流声。
汽车平稳地行驶着,方向是威尼斯-泰塞拉国际机场。
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进行。
欧文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时间。
凌晨零点零二分。
夜色深沉,前方的路灯连成一条橘黄色的光带,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就在这时,路边出现了一块巨大的蓝色指示牌,白色的箭头清晰地指向机场方向。
欧文一直紧绷的面孔,似乎微微抽动了一下。
他盯着那块指示牌,眼神阴沉得可怕,沉默在车内蔓延。
就在司机准备按照指示牌方向并线时,欧文忽然开口,声音低沉: “不去机场。”
“去加尔达湖。”
司机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但他没有询问,只是立刻拿起车载通讯器,用简短的代码通知了前后护卫的车辆。
几乎是瞬间,三辆黑色菲亚特组成的车队,在下一个路口,毫不犹豫地脱离了通往机场的主干道,转而驶上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高速公路。
加尔达湖,位于威尼斯西北方向,距离大约两百公里。
那里地处中阿尔卑斯山南麓,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但此刻,夜色笼罩下,只有无边的黑暗与寂静。
车队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沉默依旧是车内唯一的主旋律。
一个半小时后,凌晨一点三十分左右。
车队驶离了高速公路,沿着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最终停在了一片僻静的湖边草地上。
这里远离人烟,只有起伏的山峦轮廓,倒映在被月光照得泛着粼粼波光的湖面上。
湖边散落着一些嶙峋的岩石,夜风吹过草地,带来一丝凉意。
前车和后车上,迅速下来几名黑西装壮汉。
他们动作迅捷,训练有素,立刻以中间那辆菲亚特为中心,分散开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警戒圈。
欧文推开车门,下了车。
湖边的冷风吹动了他的衣角。
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了一个极其小巧、造型奇特的黑色手机。
走到距离车辆稍远的地方,他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几乎是立刻就被接通了。
听筒里传来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欧文兄弟,有什么事吗?”
欧文握着手机,声音压得很低:“亚伯拉罕兄弟,我想……”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我想把梅丽莎的身体,在意大利亚烧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听不出情绪:“你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欧文微微垂下眼睑,看着脚下被月光映照的草地:“我想让她……安静地离开。”
亚伯拉罕的声音里,似乎带上了某种探究:“你坚持?”
欧文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回答:“是的,我坚持。”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然后,亚伯拉罕的声音传来:“那就按你想的做吧。”
通话结束。
欧文放下手机,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绝不会小。
他缓步走回中间那辆菲亚特轿车前,伸手,轻轻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车内的灯没有亮起。
梅丽莎低垂着头,靠在座椅上,月光透过车窗,只能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看不清具体的表情。
她的左手,依旧紧紧捏着天蓝色礼服的裙摆。
右手,则死死地抓着那张皱巴巴的威尼斯电影节邀请函,紧紧按在自己的胸口,心脏的位置。
她已经没有了呼吸,气息全无。
仿佛沉沉睡去,带着某种未了的执念。
欧文默默地看着她,眼神复杂。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她肩上那件蓝色披肩稍微整理了一下,盖住了她暴露在微凉空气中的手臂。
然后,他轻轻关上了车门。
他转过身,对着一名站在旁边的黑西装壮汉,用平静的语气下令。
“把这辆车烧掉。”
几名壮汉没有任何迟疑,立刻从后备箱里取出了几个备用的金属油桶。
他们拧开盖子,将刺鼻的汽油,均匀地浇遍了整辆菲亚特轿车,从车顶到轮胎,无一遗漏。
空气中弥漫开浓烈的汽油味。
欧文站在几步开外,看着这一切,脸色在月光下阴晴不定。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银色的Zippo打火机。
“咔哒”一声,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湖边格外清晰。
橘黄色的火苗跳跃而出。
他看着那跳动的火焰,眼神冷硬。
手腕一抖,点燃的打火机在空中划出一道微小的弧线,准确地落在了被汽油浸透的车身上。
轰!
熊熊烈焰,瞬间腾起!
橘红色的火光,映亮了半边夜空,也将欧文冷峻的脸庞照得忽明忽暗。
火焰贪婪地吞噬着车身,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曾经承载着绝代佳人的钢铁座驾,连同她最后留下的躯壳,以及那个关于“水晶鞋”的秘密,都将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欧文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那冲天的火光,直到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他没有再停留。
转身,坐上了另一辆菲亚特。
两辆黑色的轿车,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迅速驶离了这片燃烧的湖边草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只留下那辆燃烧的汽车,在寂静的加尔达湖畔,兀自燃烧,如同一个巨大而沉默的句号。
第二天。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大地,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就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水蓝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所有关注着威利斯电影节后续的人们,都被这条消息震惊了。
“突发!电影黄金时代明星梅丽莎·科斯塔遭遇意外,不幸逝世!”
新闻报道称,刚刚在威利斯电影节荣获终身成就奖的传奇影星梅丽莎·科斯塔,在离开颁奖典礼会场后不久,乘坐的汽车发生不明原因的自燃,导致了一场惨烈的交通意外。
梅丽莎·科斯塔,当场身亡。
意大利亚官方迅速发布声明,将事件定性为一场不幸的意外悲剧,并对梅丽莎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然而,这个官方解释,几乎立刻就遭到了全世界的反驳和质疑。
没有人相信。
尤其是那些亲眼见证了梅丽莎在颁奖典礼上奇迹般返老还童的人们。
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刚刚焕发出青春活力,就在一夜之间,突发意外去世?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阴谋论,如同野火般,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甚嚣尘上。
人们纷纷猜测,梅丽莎的“返老还童”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她的突然死亡,更是让人疑窦丛生。
各种猜测和评论,充斥着社交媒体、新闻网站,以及街头巷尾的议论。
来自不同“旁观者”的犀利评论,它们如同棱镜的不同切面,折射出公众对于梅丽莎·科斯塔之死,以及这起事件背后种种疑点的复杂情绪:
**评论一:来自意大利亚某咖啡馆的退休老影迷**
“汽车自燃? 糊弄鬼呢! 昨天红毯上还光彩照人,今天就烧成焦炭? 当我们是傻子吗? 是有些人不想让她说出秘密, 永远保守那个‘返老还童’的秘密! 可怜的梅丽莎, 刚重获青春, 又被夺走了性命, 唉,红颜薄命啊!”
**评论二:来自白旗国某科技论坛的匿名网友**
“官方说是汽车自燃? 可笑至极!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汽车自燃的概率有多低? 更何况是刚刚参加完电影节的明星座驾, 安保级别能不高吗? 我更倾向于, 这背后有某种更高级的力量介入, 比如, 某些掌握了基因技术或者神秘力量的组织, 他们利用梅丽莎做了某种实验, 现在实验结束了, 自然要‘处理’掉实验品, 细思极恐!”
**评论三:来自炎国某社交平台的娱乐博主**
“梅丽莎奶奶的死, 绝对是本年度最大的悬案! 返老还童, 终身成就奖, 然后猝死, 这剧情比电影还精彩! 我大胆预测, 接下来肯定会有各种‘内幕’、‘爆料’、‘知情人士’出来, 蹭热度, 博眼球, 吃人血馒头! 但我还是想说一句, 请还梅丽莎奶奶一个真相! 别让真相永远沉睡在火海里!”
**评论四:来自欧罗巴洲某新闻媒体的资深记者**
“官方通报漏洞百出, 疑点重重, 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汽车自燃? 现场照片呢? 事故报告呢? 目击证人呢? 统统没有! 只有一句冰冷的‘汽车自燃’就想敷衍了事?
有目击者称看到三辆黑色菲亚特在加尔达湖出现,为什么警方不公布沿途监控? 背后绝对有黑幕! 我怀疑, 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 目的就是为了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梅丽莎, 只是一个可悲的牺牲品!”
**评论五:来自水蓝星球的普通网民**
“一开始以为是神迹降临, 结果是美人陨落。 从天堂到地狱, 不过一夜之间。 梅丽莎奶奶的遭遇, 让人唏嘘, 也让人深思。 或许, 返老还童本身就是一种诅咒, 打破了自然的规律, 就要付出代价。 也或许,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黑暗和复杂, 有些真相, 注定要被永远掩埋。 RIp, 女神,一路走好。”
这些评论,仅仅是网络舆论冰山一角。
各种猜测、质疑、阴谋论,如同潮水般涌来,将“梅丽莎·科斯塔去世”事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中心。
而真相, 如同那场加尔达湖畔的熊熊大火, 被烈焰吞噬, 变得扑朔迷离, 难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