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风云骤变,不过一日之间,大战气氛便是让所有辽东百姓窒息,稍微有点能力的大户都是能够得到消息,知道这一次大战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规模。
而稍微有一些年老的百姓,都是能够想起几十年前辽东外的那一场大周与金国的大战,二三十万大军的战争,打的辽东之外一片破败,最后大周战败,辽东彻底糜烂……
而现在之景色,比之昔日,纵有不如也不远矣,让辽东百姓不由得面容失色。
而比起百姓,辽东总兵府也是凝重万分,宁京的求援信已经是送到了辽东总兵府,辽东总兵李显看着斥候的回报,心情已经是沉到了底。
虽然大周早已经是定下基调,开春之后,对建奴发动大战,但是毕竟还在调动兵马的阶段,如今大部兵马都还在京师之中未动,想要赶过来少说也得有个十来日,而辽东总兵府总共也不过兵马三万!
“宁王已经是出动兵马八万北上御敌,也不知能否挡住建奴!”
李显忧心忡忡,建奴正黄旗和镶黄旗实力可不是盖的,作为金国大汗亲自统领的两旗,实力比起其余几旗要强上不少,而且金国大汗御驾亲征,金兵必然士气高涨。
“传本帅命令,令参将刘三刀领兵马一万人,速速驰援义州,护住通道,令孙可中领兵马五千,于城外安营扎寨,形成掎角之势,以应万全!本帅亲领本部驻守凤凰城,以防建奴调转枪头!”
李显立刻安排了下去,已经是把手中能用的兵马都是用到了极致,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懂,宁国不容有失!
而且他也第一时间想到大周与宁国的通道之重要,这可是生命线!
“速速遣使回禀陛下,请求朝廷援兵!”
“诺!”
——————
“鞑子气势汹汹,唉……也不知道朝廷援军何时能到。”
刘三刀接到命令之后,便是不敢有半刻拖延,即刻去点齐兵马,迅速出城。
兵贵神速,战事不可有半分拖延,更别说建奴骑兵为主,若是慢了,正面碰上赶过来的建奴骑兵,他这一万大军怕是就要全军覆没了。
说起来这刘三刀也是个传奇,其是辽东人士,幼时辽东遭到建奴劫掠,家破人亡,幸好其当时还小在桌底下躲过了一劫,但是也是和建奴有了血海深仇。
后来刘三刀靠吃着百家饭长大,长成后为报家仇毅然参军,从一小兵做起,几乎参与了辽东大大小小大部分的血战,最后硬生生干成了参将,成为辽东总兵司的一方大将。
其人猛烈,常常上了战场便是悍不畏死,与敌军厮杀,亲手杀死的建奴便是多达百人,外号人屠,脸上有着一次战斗之中留下的疤痕,从外表看过去恐怖无比。
只是这样的一员猛将,现在却是脸色忧愁。
“再快些,全员急行军务,必在明日晌午之时抵达!”
“诺!”
众兵将埋头赶路,第二日大早便已经是抵达了义州城附近的界河之侧。
来到这里却是发现已经布满了防御工事,或是栅栏,或是了望台,又或是各种小型营寨拱卫大营,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宁军兵马。
建奴大军调动,虽然骑兵居多,但是也不可能立马就到达,各种调度什么的也是占了非常多的时间。
而宁京距离义州并不遥远,而且有着官道沿途北上,不过数日先头部队便已经是抵达,而早在他们抵达之前义宁边军已经是开始抢修工事,再把城外百姓迁入城中,稻田全部抢收,牛羊全部收走,不留在外。
刘三刀率领大军靠近,宁军见是友军,验明身份之后便是迅速放行,两军汇合在一起。
刘三刀走进大寨之中,见到营中暂时最高将官,为京营一参将李传,宁京主力还要些时日,他是率领先头部队轻装上路迅速抵达的。
“李将军,幸会。”
李传还未开口,刘三刀便已经是主动问候,拱手抱拳。
“哈哈哈,刘将军威名本将听了许久了,传闻刘将军曾率领大军冲击鞑子军阵,有过阵斩甲喇额真之威。”
李传也是笑着道,这刘三刀的名字在这辽东也确实响亮。
提到自己威风事迹,刘三刀笑意更甚,一时间滔滔不绝了起来,最后更是道:“那建奴,看似强势,却也不过如此!”
李传笑了笑,不在这件事情继续聊下去,反而谢道:“还得谢将军领兵来援!”
刘三刀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都是为朝廷做事,友军有难,自要相帮。”
真要说也没错,宁王是大周藩王,宁王手下的军队不也是大周的军队么?这不正是都是为朝廷做事么?
“刘将军,这大寨根据大帅的安排,尚有补充防御之地,还请将军替为镇守!”
“自无不可,还请指出,本将军这便领兵前去!”
两人一合计,刘三刀便是立刻带领军队往其防御驻守下去,以待敌军。
接下来数日,宁国大军渐渐都是赶到,其甚众,浩浩荡荡,让刘三刀安心了不少。
而随之而来的建奴军队在城外和营寨之外安营扎寨,与宁军、周军对峙,又让他心情沉重了起来……
兴平侯、靖安伯等一众主帅也已经是到了,此刻坐镇中军。
“守住,便会有办法!”
刘墉心里清楚的很,依靠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军队想要击溃金兵根本不现实,唯有等到大周朝廷的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