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
收到情报之后,洛轩猛的站起,吉尔哈请求归顺……这样异想天开的事情,如今竟然是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洛轩当即是召开廷议,众臣闻之,神色各异,有人眉头紧皱,陷入沉思,有人鄙夷那狼狈如丧家之犬的吉尔哈,当然,面露兴奋之人最多 。
“众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臣以为,此事我等无需理会,狗咬狗一嘴毛,便是让那些鞑子们都便是了。”
“此言差矣,那吉尔哈手上不过一万兵马,如果哈木大军来了,也抵挡不了多久,到时候就不是什么狗咬狗,而是狮子猎食。”
“那又如何?难不成还要为了那些鞑子,和建奴的主力斗上么?”
洛轩意外,他本以为诸多臣子都会是支持的,毕竟这件事情怎么看,可操作的空间都极大。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这个道理他懂,在座的这些个大臣们也都是懂,吉尔哈在金国的地位远不如天子,但是好歹是额泰亲子,若是能够控制住他,他们干预白山黑水便是有了最佳的理由。
但是……洛轩却是发现,不少臣子都是反对干预,但我也不是说怕了建奴,只是不愿意与建奴开战。
若是收留吉尔哈,哈木很有可能会挥师南下,而宁国与大周朝廷还没有做好准备。
看到众臣吵做一团,洛轩喝道:“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许卿,你以为如何?”
许恒道:“回大王,臣以为应当庇护吉尔哈!”
许恒作为王府长史,一如曾经的宰相,地位极高,他这一句话顿时便是让现场炸开了锅。或是附和,或是反驳。
许恒却是不管其他人的想法,而是转过身看了一眼百官,又转回了身,缓缓开口道:“启禀大王,若是让哈木将吉尔哈捉了回去,便是彻底掌握了金国大权,上下再无反对之人,届时,金国大军一样会南下,不会有任何改变!”
“但总比直接对上建奴,更能让我等有准备时间,不是么?”有官员反驳道。
许恒大声打断道:“臣不敢苟同,建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贼首额泰执政十余年,根深蒂固,金国百姓和不少额真定然是拥护吉尔哈继位。”
“若是吉尔哈在我等手里,只要吉尔哈一日不死,金国内部便是不可能安定,我等可再遣人到白山黑水,散谣退敌,言哈木篡位,若是哈木南下,便是想要杀死吉尔哈,金国百姓必不会真心效力,哈木若是不蠢,便不会这般时候南下,若是真是强动兵戈,金国内部不稳之下,我等也不会怕了!”
随着他说着,那些一开始出言反对的官员也大多是退了回去,面露沉思之色,不得不说,许恒所言有理。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暗暗地看到了大王的眼神之中的赞许,显然大王是支持这样的做法的。
大王已经是有了定夺,自然是是不会有人出来反对的,在这朝廷之上为官的,哪有人眼睛是不尖的。
果不其然,洛轩大笑道:“长史所言,甚得我意,李晟,长史所言金国百姓多有拥护额泰者,可有此事啊?”
李晟走出,道:“回大王,锦衣卫日夜查探,金国百姓之中不满哈木者众,大有不愿汗位被哈木篡夺之人!”
李晟没有正面回答,金国百姓是否拥护额泰不知,但是反对哈木的不少。不过这种时候这样的回答就已经是足以得到答案了。
毕竟如今金国应当为汗者,要么便是有兵马之威的哈木,要么便是有名义所在的吉尔哈!
“善,那又该如何安置吉尔哈部?”
许恒这倒是不知,而靖安伯刘墉却是站出来,回道:“启禀大王,臣有一策,可支持吉尔哈称汗,不可放吉尔哈入关,但可以允许吉尔哈部沿长城游牧而居,充作朝廷与建奴的屏障,我等再下令从国内女真奴隶中抽调人手,训练军队,以资吉尔哈部,又遣人传播吉尔哈称汗之事,自会有金国旧臣来投!”
说白了,就是宁国绝对不能亲自下场,但是除了这件事情以外,其他的事情都要做,吉尔哈存在越久,对哈木便越是棘手,建奴也就愈发衰弱!
“妙极!靖安伯此乃老臣谋国之言!”
洛轩大喜过望,许恒与刘墉一文一武之首都是这般说了,剩下的那些臣子自然没有其他的意见,当然这是除去了洛仪,不过洛仪身份特殊,一般时候不轻易献策。
“便是照这般去做吧,但也不可大意,各军操练时刻备战,若事有变故,大军立即北上!”
“诺!”
——————
“宁王要支持我称汗?”
镇北关外,吉尔哈大喜过望,根据宁国朝廷来的使者的意思,宁王不止是要让自己称汗,还要帮助自己训练军队,给予刀兵,更帮自己招揽旧臣……做到这一步,怕是哈木与科尔沁部的同盟都没有这般亲密!
“贝勒爷啊,那宁王不过是扶弱之强、借力打力之策,狼子野心啊……”
被放回了营帐的朝敬中倒是不曾这般乐观,反而是叹息,将背后因果一一道明。
不愧是能够得到额泰信任的人物,也不愧是这么多年在金国朝廷上屹立不倒之人,其深谋远虑,一下子就已经是把宁国君臣打的主意猜的七七八八了。
吉尔哈听后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不过很快便又是振作,不以为意,道:“当务之急,先是壮大己身,纵使是被当了刀子也得是认的,再者说,刀子锋利了,也是会反噬的,捕猎的狼长大了也是会咬人的。”
见自家贝勒爷能够明白其中深意,也能够做下决策,朝敬中便是安心了,贝勒爷有如此雄心壮志,又有这般心性,何愁大事不成?
那哈木狼子野心,胆敢掀起叛乱,必然会被砍下头颅!
“贝勒爷,宁国使者言,想要与贝勒爷镇北关一叙,说是想要与金国真正的大汗共饮!”
吉尔哈听到禀报,眼神闪烁,然后便是哈哈大笑,应允了要求。
隆庆七月底,额泰亲子吉尔哈率部求救宁国,宁王当即是支持吉尔哈称汗,宣告哈木为篡位之人,天怒人怨。
大周朝廷得到消息之后,不像宁国一般言明支持何人,至少还在辽东的兵马与宁军默默的站在了同一阵线,其意自显。
隆庆七年八月,吉尔哈称汗,为阿巴泰汗,意为勇士之汗。
此消息迅速传遍白山黑水,当即便是有不少额真南下,更有正红旗南下投靠,正红旗与哈木素来不和,若是不走,迟早会被哈木清算!
随着正红旗加入,阿巴泰汗实力大增,又在宁国帮助下整兵备马,以待战机!
哈木听闻此事,勃然大怒,有心南下消灭吉尔哈,却是因夺权之后焦头烂额之事暂且耽搁,只得是前线对峙……